烏蘭圖雅
【摘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之一,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深遠影響意義。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資源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小學德育工作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小學生受其身心發育特點影響無法正確辨別網絡資源的好壞。為此,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切忌因噎廢食,應揚長避短,利用網絡的優越性開展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所在的新時代德育教育,讓網絡助力德育教育。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問題;策略
一、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出現的問題
(一)部分班主任對于德育工作不夠重視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的老師教學模式都是以書本的知識為主要內容,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并不夠重視,并且老師在課堂中只會關注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對小學生德育的培養并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對學生進行講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課程改革也針對社會的發展作出一些調整,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大了對小學生德育培養工作的力度,在政治背景的情況下,班主任對老周的經歷,觀念也應該做出適當的調整,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去迎合新課程改革,讓小學生德育不斷被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對小學生都有工作進行培養,這就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會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小學生過分依賴網絡資源
眾所周知,網絡平臺提供各種各樣的網絡資源,對人們有巨大的吸引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社會的認知程度還不足以辨別網絡資源的好壞,但是又對網絡自然充滿好奇心,就會很容易導致小學生使用網絡時,就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上學下雪路上低頭看手機,就連吃飯的時候都是iPad不離手等,這些不良現象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并且小學生在使用網絡的時候,網絡界面經常會產生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就導致小學生對網絡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難以做出辨別,導致小學生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培養會越來越趨于低谷。
(三)網絡環境在監督的過程中比較困難
網絡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任何人在任何地點,只要在有網絡的情況下都能對信息進行公布,并且網絡信息的內容較為復雜。然而,我國對于網絡環境的管理制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這就讓一些非法分子讓這種缺陷更好地利用起來,就會通過非法渠道對網絡禁止的信息進行傳播,也會讓小學生誤入歧途。
二、針對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一)利用網絡時代的特征開展德育工作
網絡時代的出現也能夠讓每個人都能夠處于平等的地位。所以這是間接地告訴我們,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尊重他們的差異性,讓每位小學生都能夠逐漸融入到德育工作的教育中。比如我班主任可以針對網絡時代的平等性,開展主題班會。在開展班會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逐漸融入到小學生當中,與他們平等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并且也告訴孩子們自己所遇到的麻煩和困難,從中告訴孩子們當自己遇到麻煩和困難時該如何解決。另一方面,班主任還可以征求學生們的意見,然后都有工作不斷在小學教育中被完善。
(二)德育工作中科學融入網絡的共享性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教育工作也逐漸與網絡進行融合,教師中出現的多媒體教學,不斷反映出網絡時代的教學方式,這樣也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老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設備,讓小學生們搜集有關德育的動人故事,并且讓他們在課前對其他學生進行分享,長此以往,每位小學生都能夠對這種德育精神有更好的感觸,并且自己也愿意發揚德育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所以班主任也應該充分利用好這個優勢,對德育工作進行完善。比如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的共享性,利用網絡中出現到都用知識對之前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現的不足進行完善。比如班主任可以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班級的網頁,在網頁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制作屬于自己的日志,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還可以進行匿名處理,防止出現小學生不好意思的情況。
(三)利用網絡的生動性優化德育工作
現在德育工作都是較為傳統的教育模式,小學生會感覺到枯燥乏味,這是小學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的多樣性,然后就人生感受到不一樣的德育教育,以此來推動對工作在小學教育中不斷被完善的情況。比如班主任在空閑的時間可以讓學生觀看有關德育的紀錄片,讓小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到德育的內涵所在,以便能夠對他們在生活當中處理事情問題時能夠發揮德育本質,對自己性格也能夠有更好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網絡資源有利有弊,小學班主任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應該仔細辨別網絡資源的好壞,不斷引領孩子們完善自己的德育水平,也能夠讓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水平能夠有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繡縑.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0,(13).
[2]溫春芳.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20,(01).
[3]張恵珍.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