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摘要:形式化的課堂教學毫無意義,展開趣味性的教學指導,才更利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作文水平的提升。強調放飛心靈,實現快樂作文,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深入挖掘不同學生的內在潛能,讓他們真正愛上寫作,進行語文知識的有效學習,實現學科成績的不斷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語文教師大膽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全心全意服務于班級學生,成功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后續的教學工作可以推進的格外順利。
關鍵詞:放飛心靈;快樂作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趣味性
引言:作文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亦是一大難點,不同學生的作文水平各有不同,為了改善弊端現狀,整體提高教學質量,進行趣味化教學策略的總結研究,給予小學生放飛自我的機會,也讓他們寫作中發現快樂,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是語文教師必須完成的一項艱巨任務。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細化教學流程,突顯教學趣味,得以滿足小學生的發展需求,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對此,筆者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首先,部分學生寫作缺乏真實感,作文內容東拼西湊,情感表達不夠準確,他們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更好地表達在紙上,就很難寫出高質量文章。其次,語文教師的教學指導過于形式化,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毫無吸引力,小學生主動參與作文訓練活動的興趣不高,熱情不足,綜合素質及能力的發展變得阻力重重[1]。再次,師生關系并不和諧,作文教學與現實生活脫節的現象愈發明顯,小學生無法從生活中找到作文素材,各類技巧的掌握也不熟練,因為沒有教師的專業點評,寫作成為了應付活動。最后,傳統教學趣味性不強,作文活動的開展目的性較弱,許多學生衍生出嚴重的抵觸情緒,不愿意配合教師進行素材的積累,針對性訓練,語文學科成績的進步不明顯,身心健康成長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2、小學語文作文趣味性教學策略的應用
2.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樂趣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方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語文寫作學習的興趣。常見的情境創設手段主要有直接創建和借助故事情節創建[2]。具體用何種方式來創設情境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語文寫作是一門十分貼近生活的學科,如果教師一味地刻板灌輸書本上的知識給學生,而缺少與真實生活的聯系,不僅傳授的知識變得冰冷,缺乏生動,學生理解起來也存在難度,久而久之,會使得學生喪失對語文寫作學習的興趣。而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來進行語文寫作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凸顯語文寫作這門學科的實用性,也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如對“大自然的植物”進行寫作時,老師可以創設一個大自然的環境,讓學生們的家長帶領同學們去大自然采風。通過這樣一個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的過程。同學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到草是什么顏色,近處的草的顏色和遠處草顏色又不一樣。讓學生自由自在的在真實的大自然環境中去觀察,去體驗,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就可以讓自己的思緒跳脫出課堂的羈絆自由飛翔。語文詩詞中的不少語句都可以運用到大自然的寫作過程中,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就很具有代表性,小學生起初對這句古詩詞可能還不太理解。教師就可以在真實的大自然情境中讓學生們更加形象直接地感受到這句詩詞的寓意。
2.2直接提出問題,引發合作探究
教師需要認識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剛開始入門學習寫作知識的小學生,不可以把學習難度設定的太高,或者傳授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而應遵循教學的規律,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認知。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和學習寫作,設計出難度有區分度的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不至于在開始因為難度太大而喪失對學習語文寫作的興趣和信心,也不至于一直停留在簡單的寫作知識中難以得到相應的拔高。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通過提問的方式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寫作課堂的學習中。提出問題的同時,可以以兩個人為一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分組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到每組的同學之間語文寫作水平和理解能力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使得他們在配合的時候能夠取得較為一致的結果。如在“我最喜愛的人”作文訓練時,教師可先給同學們做幾組示范和啟發,最喜歡的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親人,也可以是同學朋友,也可以是曾經幫助過你的陌生人,也可以是那些奮斗在一線默默無聞的民警、官兵、護士、醫生等。對于人物的寫作,同學們要細心觀察人物的外在特征,并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行為來豐富人物的形象。
2.3展開互動交流,升華探究成果
由于學生之間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語文寫作學習的最后,需要對各方的討論加以匯總,即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提升語文寫作學習的效率。教師在這個環節主要扮演和起到一個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們各抒己見,然后讓學生們自主討論和交流,促使學生對語文寫作學習有著深刻地認識和了解[3]。如學習到語文寫作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技術指標“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時,不同的學生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會對“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有不同的感知和認識,從而產生不同的體驗感。再具體的寫作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明確采用具體哪一個寫作手法,以及該種手法如何體現在寫作的文章中。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不同的理解和問題,讓學生們對寫作手法的技巧進行自主探討和研究,最后集思廣益,讓學生們在討論中得出對于抒情類寫作技巧而言,人物和事件是影響抒情表達的兩個最為關鍵的因素。
結束語
總之,只有放飛了小學生的心靈,使他們體會到了作文的快樂,整體提高了作文教學的趣味性,才能夠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滲透。我們教師應該不斷努力,早日實現放飛心靈快樂作文,趣味化教學指導等目標,進而培育出更多樂于寫作、熱愛學習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許杰.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01)61-62.
[2]楊樂樂.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98-99.
[3]李佳,孫文東.放飛心靈快樂作文——試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實踐[J].甘肅教育,2020(1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