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榕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金融行業應運而生,大量網絡金融產品不斷涌現。互聯網金融業務成本低、受眾面廣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金融業的服務盲區。可以說,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活力,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但同時,互聯網金融也存在較多風險。對此,為提高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水平,本文就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社會特性與監管創新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金融風險;社會特性;監管創新
1.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機制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金融市場在不斷地完善,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但是互聯網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也是十分明顯的。首先,互聯網金融業務比較廣泛,受眾群體更多,在運行過程中會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金融風險。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機制創新,有利于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運行的各個環節進行把控,提前對風險進行預防和評估。其次,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控制技術落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通過創新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有利于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和管理體系,采用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其發展環境,推動金融行業長遠穩定發展。
2.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社會特性
2.1技術性
互聯網技術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要規避網絡被黑客的攻擊,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從源頭上控制風險的發生。因此,技術研發人員要協調技術發展和安全保護工作,保證兩者共同發展和進步。其次,互聯網技術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如果操作人員使用不當很有可能造成公眾恐慌。
2.2安全性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發展為金融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此引發的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就目前來看,網上銀行的出現為用戶進行消費提供了便利,打造了多樣化的資金形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賬戶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危險。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資金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來看很多金融平臺的資金管理都是交付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管理,資金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
2.3流動性
流動性風險是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因為互聯網金融很容易受突發事件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無法獲得有效運轉資金時就會引發流動性風險,甚至產生錢荒現象。
3.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3.1缺乏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視
金融風險管理工作是金融行業發展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金融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就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管理起步研究較晚,在制度的制定領域還不夠成熟,加上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影響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機制的管理創新。其次,互聯網金融行業對于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不能引進先進的風險控制技術和手段,無法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實時動態監管。
3.3缺乏完善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
就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部門監管工作不到位,缺乏對監管工作的落實,這就給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帶來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首先,互聯網金融行業缺乏對風險管控和監管意識,仍然采用傳統的風險防控模式,不能對互聯網金融產生的風險進行提前預測和預防。其次,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種類在不斷的增加,而互聯網金融行業在指定風險管理時不能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缺乏針對性,給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增加了難度。
3.3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于其風險管理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來看,大多數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人員缺乏對費用險管理工作的認知,無法深入了解風險管理的價值。其次,一些風險管理從業人員缺乏足夠的風險監管意識,不能夠熟練的掌握業務的辦理流程,很容易由于操作不當引發各種錯誤,從而引發金融風險。
4.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創新
4.1完善相關的法律機制
法律是保障互聯網金融行業權益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立法部門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完善的法律機制,明確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的標準,對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進行補充和拓展。其次,互聯網金融行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控制制度,提高其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充分考慮互聯網金融管理和金融行業的風險疊加,健全風險監管法律機制。
4.2完善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技術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面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發生的變化,互聯網金融行業要為其發展注入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手段。首先,互聯網金融行業要依靠互聯網技術建立多層次風險防范體系,利用防火墻技術保障其信息的安全性。其次,互聯網金融行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加強金融數據監測,建立有效的風險預測和判斷模型,制定相應的的金融風險等級,保障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
4.3實現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
由于互聯網金融存在混業經營的特點,要求互聯網金融行業改變傳統的以機構監管為主的監管模式,實現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的有效結合。因此,互聯網金融行業要根據其經營業務的性質來劃分監管權限,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實現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的協調發展。其中,功能監管是一種橫向的監管,協調性更強,可以對跨行業經營的不同主體實行統一的監管。其次,機構監管是一種縱向的監管,在我國有很多銀監會、證監會和銀行機構監管機構,各個機構之間的責任和義務明確,可以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使用不同的監管手段強化監管措施的有效性。總體來說,為了有效地應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產生,要求企業加強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的有效結合,打造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網。
結語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互聯網金融行業要積極應對風險的發生,加強對風險的防范研究,不斷引進先進的風險控制管理技術和手段,提高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完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管理制度,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控制,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屈援,李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特征、監管原則與監管路徑[].學術交流,2014(8).
[2]唐清利.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創新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