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要: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為背景,落實素質教育成為了學校教育發展的一項新目標。對于小學語文這門課程而言,教師開展有效性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其學習其他學科的課程夯實基礎,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并能將更多新理念與新方法切實融入于教學當中,營造生動化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基于此,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
隨著新課標的整改,教學的內容以及要求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需要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擺脫固化教學模式的束縛,制定出相對應的教學問題應對措施,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制定出更為科學的語文教學計劃方案,盡可能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下文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1 結合語文課程內容創設生動化情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一味采用口述講解的方式,難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包括較多與實際生活感悟或者自然景色相關的內容,這樣的課程特點為教師創設情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將作者以文字形式描寫的內容直觀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更好的將學生帶入到語文知識的世界當中。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得語文課堂中充滿生動的氛圍,使小學生能夠以輕松的狀態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當中。例如,教師講解到《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時,作者主要圍繞祖父的園子,描寫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與學生的成長經歷存在一定的交集。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利用圖片展示或者播放動畫的形式將課文的內容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對比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與作者的文字,從而對其中的內容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空間,讓其互相說一說自己比較難忘的童年記憶。
2 組織學生以自主合作形式探究語文知識
以新課改為導向,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關系當中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基于生本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更多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在互相討論中得到思維的碰撞與啟發,從而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與學習語文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講解到《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可以先在班級中對學生實施小組劃分,并設計與布置幾個問題供學生在組內討論,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深入探究語文知識,比如,課文題目當中用到了“借”這個字,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呢?這個字用在這個故事中妙在哪?你能想到更好的造箭方法嗎?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思維特點,在互相發言與討論中,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思考問題的思路以及豐富的學習體驗。每個小組合作學習完畢,由教師進行點撥與補充。
3 積極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
從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角度來看,每個單元都包含一個習作模塊,而且習作的主題與該單元的課文內容相符。這樣的課程結構為教師以開展讀寫結合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用好教材,發揮其優勢,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與寫作協同開展的形式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文字理解與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從而促進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得以構建。例如,教師講解到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其中包括《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這幾篇課文,選自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到《猴王出世》時,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從略讀與精讀兩個方面深入學習課文知識,調動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結合本單元的“習作:寫讀后感”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使其能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記錄下來,并在這個過程中深刻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課外閱讀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課文的內涵,感受傳統文學的魅力。
4 借助信息技術拓展語文教學空間
近幾年,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教學之間的融合已經形成了較多的教學新模式,不僅打破了課堂教學在時間與空間層面的局限性,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獲取語文知識的途徑。因此,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為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例如,教師講解到《田忌賽馬》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構建翻轉課堂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前,教師將田忌賽馬的三輪策略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其中插入動畫,使學生能夠直觀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可以將一些重要知識點總結下來利用錄制微課的形式為學生講解,供學生在課前觀看。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所反饋的問題,定位相應的微課,為學生進行詳細點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在課后,教師可以督促學生觀看微課,對語文知識進行復習,形成扎實的記憶。長此以往,通過構建翻轉課堂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綜上論述,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仍舊會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問題,如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方式不夠多元化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語文課堂的效率變差,甚至還會阻礙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后的教學課堂上,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設立好學生們的語文課堂主體地位,強化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們生活之間的聯系程度,使得語文學習知識的趣味性變得更強,最大限度的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姚奕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41-42.
[2]王淑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30(04):121-123.
畢節市七星關區楊家灣鎮新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