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
摘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樣地,教學環境對教學質量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貫徹快樂教育的理念,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樂趣。快樂教育理念與傳統教學有所不同,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學習到知識,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能力。為此本文主要就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快樂教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1 快樂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所謂快樂教育實際上就是讓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樂趣,而不是被迫地去接受知識的灌輸。快樂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知識和精神需求為基礎來開展的教育。快樂教育理念對小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快樂教育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小學生正是成長的基礎階段,知識的學習雖然是必備的部分,但是,小學生的心理成長才是更加重要的部分。快樂教育能夠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氛圍,促進小學生的心理積極地成長,讓小學生具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其次,快樂教育理念能夠有效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的主體主要是小學生本身,需要小學生的親自參與,但有些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樂趣,從而不愿意參與到學習中。快樂教學理念不僅考慮到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還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素質。最后,快樂教育理念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一般情況下學生主動學習的效率遠遠高于被動地接受知識。快樂教育理念下小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學習效率也會相對較高。總之,快樂教育理念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量。
2 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2.1 通過快樂教育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快樂教育內容的開展,可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課堂經常走神學生來說,是一劑量方。這時教師可以快樂教育方式,利用猜字謎的辦法,幫助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認真聽教師的字謎內容,從而快速進入思考狀態,依靠自身對字詞的積累方式,最大限度的猜出字謎。在這樣的教育過程中,不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快速記住所學知識,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四山縱橫,兩日稠繆,富由他起腳,累是他領頭。”學生通過自身的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再通過字謎中的內容進行推敲,慢慢得出字謎“田”字。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為學生進行與田內容相關的講解,如:什么時間播種,什么時間收獲,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擴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興趣,更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使學生在課堂教育過程中,深刻了解到不同字詞筆畫及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義,高質量的完成教學內容。
2.2 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快樂教育內容的開展,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身份,認識到學生是個體,其性格、知識結構及特長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各色特征,進行教育教學,這樣才能平等對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語文課中,保持快樂,不受打擊。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間的不同特質,繼而幫助學生發覺自身的潛能,發揮其特長。
例如:有些學生有著過人的記憶力、有些學生思維教較為活躍、有些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強等等,教師要發現學生的不同的特性。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依靠學生的特性進行提問,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參與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主動性,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鼓勵,并提進一步思考內容,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思維優勢去思考問題,既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完善后面的教學方案的設計。
2.3 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與其他的教學方法不同,快樂教育方法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在進行快樂教學時可以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但是在使用教學方法時應始終堅持快樂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師應主動了解班級內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以及學生的知識接收水平。譬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各項教學活動時,應充分把握好班級內學生好奇的特點,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一些充滿趣味性的教學問題,通過提問和回答環節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或者在課堂中引入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游戲教學法,既能提高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注意力還能夠滿足學生好玩的特性。
2.4 教師要與小學生多溝通
在快樂教育理念下教師首先要去判斷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否感受到快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與小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夠了解小學生的需求,結合小學生的需求來制定教學內容。教師在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一定要放下自己教師的架子,與小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讓小學生對教師能夠產生信任感,從而才會將心里話告訴教師。快樂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學生本身,若是學生感受不到快樂,教師投入再多的教育資源都是沒有意義的。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再僅限于課堂上,在課下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通過微信、QQ等形式來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在與小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能夠使得教師與小學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語言課堂的開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5 在教學中使用積極的教學語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處于成長的最初階段,但是其在感知外界環境時是比較敏感的,心理也是比較脆弱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應多采用積極的教學語言,以一種肯定和贊賞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譬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守株待兔》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問學生守株待兔這樣的做法是否可取,有一部分同學是持否定態度,而有一些同學則持肯定態度。當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去說出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答案。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說出的答案千差萬別,教師不能夠急著否定,小學語文教師應先肯定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讓學生帶著問題以及自己的答案去閱讀課文,當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再次詢問學生對于問題的答案是否發生變化。在這種引導性的教學環境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慢慢得出正確答案將會取得更為明顯的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快樂教育理念是在教育體系大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快樂教育法改善教學現狀時,要在課堂中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在與學生融洽相處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語文教學課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積極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進行肯定,慢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來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葉艷.關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9):84.
[2]劉佐利.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讀寫算,2020(25):107-108.
巴中市恩陽區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