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羽
初一階段是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階段的轉變時期,也是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基礎階段,更應重視對他們的關注。素質教育強調要重視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幫助每一位學生成長進步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和共同愿望。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學困生,而學困生問題普遍存在于學校教育之中。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班級中出現一部分學習行為習慣差,對學習缺乏信心的“學困生”是正常的。而要改善這一不良現象,就要求我們要對“學困生”現象的成因、特點和學習發(fā)展現狀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和研究,其次,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也很重大,家長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氛圍。通過此次研究讓我們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給予正確引導,在家長、老師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學生進步。
1 學困生的情況與分析
1.1 個體的差異
我教的班級中有一名同學小新,他個子小巧,黑黑的,總是一個人待著。一開始并沒有引起我的關注。但是在每一次的練習動作時,他總會跑過來問我問題,經常是這個也不會,那個沒聽懂,可是我對于技術動作講解和要求都已經講解得很清晰,其他的同學已經井然有序地進行練習,只有他一臉疑惑地看著我,我很耐心地又給他講解一遍,他帶著看似理解的表情去練習,但后來我才知道他并沒有完全理解。起初,我還能很有耐心地去講解和解決,但時間一長,他總會當著所以同學的面表達自己聽不懂的狀態(tài),為了不影響上課,我有時就自動忽略他,但良心上又覺得這樣做不對,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在后面的分組練習中,同班的學生都嫌他動作慢,不喜歡和他在一組,這時他總會過來找我尋求安慰感,因為沒人和他對練,他總是落單的那個,經常在一旁抱著一個球,抓耳撓腮,眼神很迷茫。
1.2 學校與家庭的影響
通過與該生班主任的溝通。我了解到小新在小學時腦部開過刀,影響了他的智力,在同齡的孩子當中,他屬于老師眼中的學困生,并且在很多方面,他的行為還停留在小學階段。小新生長在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他跟著父親生活,而父親每天都忙工作,對他很少關心。正因為如此,小新才會這樣不善溝通,膽小謹慎,說話都非常的小聲。加上在小學的時候知識基礎就比較差,到了初中階段,隨著學業(yè)的增重,更是雪上加霜,作為一名成績不好、行為習慣存在問題的孩子,小新被很多的老師所冷落,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沉默寡言的習慣。
不僅老師忽視他,同學對他的態(tài)度也是很不在意,初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攀比心理和嫉妒心,他們會有選擇性地與同學交往,而在他們的眼中,他是個“笨”小孩,都拒絕與他交往。由于大家對他的疏遠,班主任老師也經常見到他一個人待在角落里自己做自己的事,對此也非常的困擾。
2 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2.1 對學困生心理分析
了解這一情況后的我突然覺得很心疼。在與班主任包括其他任課老師和同學的短暫交流后,我自己開始思考為什么他在我的課堂上會出現這種在其他課上沒有出現的行為,是否正是由于他找不到存在感,缺少老師的關注和關愛,才想嘗試在體育課上找到存在感,得到我的關注。帶著疑惑,我有把他的外在表現的問題和心理表現和德育處主任討論,商討出一些方法,對策來幫助他改變。在之前的觀察訪談中我發(fā)現,這個小孩他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和自信心不足的問題,所以我決定從尊重、鼓勵和肯定入手。我找到了他本人進行交談,他非常的緊張,雙手筆直放在身體兩側,頭一直低著,不敢正視我的眼睛,怕被訓斥,但雙手一直輕輕地互搓,感覺他又極其渴望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問題。
2.2 肯定他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
我告訴他:你的努力老師一直看在眼里,對你近期取得的進步感到非常高興。他松懈了下來,雙手也不再互搓,眼睛里的膽怯開始消散。于是我趁熱打鐵,通過最近的俯臥撐測試成績入手,說道:你之前的仰臥起坐成績不理想,但是經過你的刻苦努力,現在都能做到10個了!說明你的核心力量已經得到了顯著的增強,假以時日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下他徹底放松了下來,眉梢間的憂愁散去了。他問我,但是,我還是感覺自己力量不夠???我說,對,這項練習需要提高核心力量,如果你堅持在睡覺前做一分鐘,那一段時間過后你肯定有進步,老師希望你能夠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成功!
2.3 分層教學提高信心
在找他聊完后,體育課我都會有意地看他練習的情況,并在給他們自由分組時,給他分到整組效率更高的組別,跟著一起學習,從他喜歡上體育課的勢頭,我就知道他真的改變了自己,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在這學期的期末測試中,他的仰臥起坐一分鐘完成了34個,令我非常的地驚喜。在校運動會的人員選擇中,男子800米竟然他主動舉手,想要參加,但大家都知道他的跑步水平一般,甚至有部分同學臉上都透露出他怎么能參加呢,他參加肯定拿不到獎項,但是鑒于他的勇氣和主動性,我決定把這個名額給他,在比賽過程中,雖然沒能得獎,但對于他自己是個很好的鍛煉。
3 有效轉化初中體育的學困生
對學困生進行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使他們能更好地做一名學生。大量的事實證明學困生是可以獲得改變的,關鍵在于你采用的措施是否得當。教師只有用深厚的愛,感人的情去熏陶學生,用火般的熱情去啟動學生緊團心扉,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1 學困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下:
(1)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壓抑,有部分這樣的學困生盡管下了很大的決心,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在頻繁的考試中分數總是比優(yōu)生懸殊。漸漸地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腦子笨,做什么都比不上別人,因而產生自卑心理。
(2)自信心不足。他們自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差生,什么都不如別,當己缺乏信按,寫作業(yè)出現與別人不同答案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答案改成別人的答案。
(3)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意識,情緒波動大。他們內心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系,渴求得到老師的表揚,但事實總與他想的相反,但是自己又不善于區(qū)與他們溝通,只能自己憋著,導致他們自身的情緒波動大。
3.2 對策
(1)尊重。尊重對于學困生真的是很重要的情感,要架起我們之間心靈的橋梁,將心比心,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尊重學生,教師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成果,尊重他們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位學生,特別是面對學困生。不能因為他們的成績等問題戴有色眼鏡區(qū)別對待他們,學困生通常他們的心思都非常地細膩,會想比較多,常根據教師的語言的輕重緩急,面部表情的喜怒哀樂來判斷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分量。
(2)多鼓勵學困生。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對學困生要經常給予鼓勵,使其獲得前進的動力,學困生更是如此?!比鐚W困生在課上了,練習出現問題時,不能簡單和他講錯了,而要對他們的錯誤動作就行糾正并教會正確的動作,捕捉閃光點,賦予鼓勵因素
(3)對于成功給予充分的肯定,多用分層教學,不用優(yōu)等生的目標要求學困生,設置簡單些的問題給學困生,讓他們多體會成功的喜悅,多用表揚的詞語對他們進行夸贊。增強其自信心理,誘發(fā)學習興趣。
4 總結
現在的他再也不是一個人坐在角落的小男生,他有很強的自信心和勇氣,也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他能和班級的同學打成一片,也會有問題找老師解答,在我眼中,他是個很不錯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弱項,作為他們的老師,我應該去了解我們的孩子,而不是隨意的下定義。每個孩子都是花苞,我們應該要有耐心培育,靜待花開。
(作者單位: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附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