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朝林
摘要:初中生正值快速成長時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極強。美術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們包括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在內的核心素養,增強基礎知識訓練,鼓勵學生通過美術作品的形式積極表達內心的想法,展現自我情緒。教師的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是學生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想法,保持獨立性,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教師要努力使學生在美術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展現自己的態度,這是最為寶貴的。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審美能力是當代素質教育極為注重的學生的素質之一,而美術課上輸出的美術作品又是非常重要的表現方式,美術教師要留給學生廣闊的創造空間,而不是一味要求要統一,要逼真,要到位。教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導和指引,在適當時候提供幫助,絕不是包辦代替或者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要充分給予學生空間,自由去發揮,提高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愿意參與到課堂之中,便于課堂教學。
一、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現狀
總的來說,當前有些中學并不重視美術教學,只是作為數理化等基礎學科的后備,在學生學有余力時候進行放松,對于美術教學并沒有系統的教學方案和專門的教學設備,這對于真正對美術有興趣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浪費成長的機會。美術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和創作能力,這是核心素養的要求。
然而,初中美術教學的課堂效率并不高。一方面,學生對于美術的熱情尚未被完全激發出來,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加上繁重的課業負擔,并不是很在意美術課堂是否能出教學成果。這時就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學生專注于課堂,跟隨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領略美術世界的無限魅力,原來藝術是如此美妙的表達。另一方面,由于美術教師的藝術屬性,其可能會存在主觀意識過強,耐心不足,教學經驗比較少的弱點。
這時就需要老師努力探索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適當方法,引導學生們在美術課上輸出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如果美術教師一直把對自己的要求停留在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們隨便畫一畫這一層面,就會慢慢被時代淘汰。現代美術教學不應僅僅注重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求做到真正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真正起到美術課應該起到的啟蒙作用,而不是簡簡單單應付差事而已。美術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良性互動,才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對美術的興趣,陶冶情操。
二、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
1、加強美術訓練,提升審美能力
古語有言,勤能補拙,熟能生巧。美術審美能力的提高需要正確方法的指導和持續不斷的訓練。美術訓練有利于了解學生對技巧的掌握程度后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和練習。對于學生已經熟悉并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投入比較少的精力和關注度,而對于學生尚未掌握或者難以掌握的內容,教師要結合美術課程的訓練目標,將其作為重點講授內容,使學生真正做到吃透弄懂,活學活用。
對于線條這種比較基礎的課程,必須讓學生重點掌握,沒有牢固的美術功底支撐,是難以將自己頭腦中的想法真正落實在畫板上的,這時候爆發出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創作者的積極性和創作欲望。所以,教師在平常的美術課堂上要極為注重學生的基礎是否牢固,不間斷鞏固基礎知識,這樣在后續進行比較高難度和綜合性比較強的美術創作時,學生們才會得心應手,收獲比較滿意的美術作品。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互動教學
信息技術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和與學生的溝通提供了許多便利。對于教師而言,要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根據時代發展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而學生也不應僅僅是被動的聆聽者,而是應該主動向老師釋放自己的信號,展現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運用包括多媒體技術在內的多種教學手段,將教學課件細化、精進,能夠展現美術作品中想要傳遞的情感,訓練學生的審美能力。但要注意運用多媒體技術要有度,其并不是教師不備課的借口。教師可以搜集網絡上豐富的美術作品,傳授鑒賞技巧,通過持續不斷的訓練和互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創作靈感。
結束語
總而言之,美術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結合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想象力和創作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適當對學生的基本功進行訓練,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其自由發揮,獨立創作。在愈發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不僅僅要學習成績好,美術教育也不能忽視。美術可以為學生打開探索世界的大門,培養對美好事物的觀察和鑒賞能力,這樣在遇到情緒低谷的時候,能自我安慰,找到情緒宣泄的出口,因此美術教學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黃樂園.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21):66.
[2]覃龍輝.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 000(007):253.
[3]王紅艷. 基于美術核心素養的美術鑒賞教學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5):P.39-39.
惠水縣鴨絨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