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念是對一個事物或一件事情的文字抽象表達,是學習中經常會運用到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本文通過概念的引入、問題的引導、應用的擴展這三方面的詳細介紹來研究概念教學在初中物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解決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興致不高的問題,為提高學生的初中物理總體水平作出貢獻.
關鍵詞:概念教學;高中物理;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02-0061-02
收稿日期:2020-10-15
作者簡介:張小利(1982.10-),女,江蘇省如皋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物理是一門偏向理科的重要學科,它對于學生的思維靈活度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它比起記憶更加注重邏輯理解和應用.同時,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概念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學習因素,無論是一些抽象名詞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驗都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現在教材中的,那么這就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概念理解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將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概念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理解、總結和歸納概念.
一、直接引入概念,培養概念意識
概念具有一定抽象性,在學習中的應用是不能以直觀的方式進行理解的,因此許多學生在進行物理概念的學習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理解上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不僅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而且還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將生活實際與物理概念進行結合,將抽象的概念以最直觀的形式進行展現,并導入到物理教學課堂中去,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進行物理課堂學習.
例如:在進行《音調》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對比的形式將概念進行生動化,讓學生在觀察和自我體驗的過程中,對概念產生理解.首先,教師可以從音調的分類出發,將音調分為孩子和大人.然后,查找一些關于孩子和大人唱歌時的音頻和圖片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觀察.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以硬卡片和木梳作為實驗材料,用硬紙板分別在木梳的粗齒和細齒處撥動,仔細傾聽二者聲音的不同,并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和實驗的結果進行猜想.最后,教師親自演示齒輪實驗,將學生得出的結果進行驗證,并得出最終的正確結論.通過對比的方式將概念知識進行引入,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概念形象化,對于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通過問題引導,討論概念內容
概念的學習是一整套完整的學習體系,是一個需要按照步驟進行的學習過程.在上述進行概念引入的后續學習過程中,概念的引導占主導地位.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在一些時候不能很好的依靠自己的能力理解概念的內涵,如果在這個時候,教師沒有進行一定的幫助,那么對于學生接下來的物理學習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物理概念引入之后,教師應該及時帶領學生進行問題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思維擴展,更好的接收物理知識.
例如:在《質量》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引導,讓學生針對教師設置的問題順藤摸瓜的進行探究.首先,教師可以針對“質量”這一名詞進行大范圍的觀察.然后,根據教材上的知識設置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問題,如:“不同的物體,它們的質量相同嗎?如果不同,那么我們又要怎么區分他們呢?”“在大家的印象里,質量是指什么呢?”“體積與質量相同嗎?他們之間又有著什么樣的關系呢?”接著,讓學生針對這樣一些基本的問題進行概念研究.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一些文具進行實驗,如:課堂筆記本、教材、橡皮、筆、尺子等,通過這些物品的質量對比嘗試回答上述這些問題.最后,在教師的總結下,可以得出“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體積,不同的體積,質量也有可能會相同”這一結論.教師通過這樣問題引導的方法來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學習,能夠很好的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是物理概念教學這一教學方法中的一項重要步驟,對于學生的概念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組織物理活動,探究概念內涵
同學們在初步了解概念時,頭腦當中形成的印象都是不夠清晰、不夠深刻、不夠完全的,更是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物理活動的組織來強化自己對這些概念的認識.各位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探究活動的方式,讓同學們更好地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主進行實驗的探究,從而讓同學們對這些物理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進行“速度”的概念教學時,我帶領同學們對這個基本的概念進行了如下的探究:如果從不同的高度把兩個紙做的圓錐同時釋放,請同學們試著對比較兩個紙錐運動速度快慢的方法進行思考,如圖1所示.
圖1同學們能夠想到的活動方法是:對紙做的圓錐下落的時間和下落的路程進行測量.通過同學們測量的結果組織同學們開展討論,怎樣才能比較兩個紙錐下落時間的快慢呢?同學們總結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通過數學的計算,在同樣的時間當中對兩個紙錐下落的路程進行比較,利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進行驗證;第二種方法就是通過數學計算探究在下落同樣路程的時候哪一個紙錐用的時間更短.同樣是使用時間與路程的比值,但是這兩種方法所探究的結果確實有所不同的.速度代表的就是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通過這個活動也能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習慣使用的探究物體運動快慢的相關概念得到了更好的驗證.
四、借助應用擴展,鞏固概念理解
擴展是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好課內知識還能更好的擴展視野,增加知識儲備,是一種額外的知識積累途徑.如果在初中這個重要的學習階段,能夠很好的對物理知識進行運用擴展,那么學生在后續的物理學習中,就會獲得比別人更多的知識,是一種十分高效的學習優勢.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應用擴展來幫助學生針對近期學習的物理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若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那么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課外的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增加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例如:在進行《密度》這一部分的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強調,并且利用課后練習和問題解決的形式,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增加知識應用的熟練程度.首先,教師可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結束后,將其中的重點進行強調,如:不同的國際單位制,以及“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所有物質都有密度.”這一重要概念.然后,教師可以利用課后作業的布置來讓學生根據習題上的重點進行復習和鞏固,同時在習題中可以設置一些提升型的題目,讓一些有實力的學生能夠利用資料查找的方式進行知識擴展.通過這樣應用擴展的形式,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的末尾進行歸納和總結,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能有效促進知識的鞏固和擴展.
在實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組織同學們對物理概念進行探究時,各位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符合同學們對物理概念的一般規律的認知特點,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種感性的認識,然而只有能夠充分的做到尊重同學們的感性認識,才是尊重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一種基本的做法.物理概念教學的成功,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同學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積累豐富而又必要的感性認識,通過這些認識更有助于同學們對知識的準備以及突破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定式,讓同學們能夠在學習物理的時候掌握更多準確的方法.其次,在進行物理概念教學時也應該注重一定的層次性.同學們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同學們對物理概念的認知也應該是成螺旋提高的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并且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按部就班地進行引導,要讓同學們明白每一個教學步驟的基本教學目標,并且學會把一個概念分為多個不同的步驟進行學習,從而讓同學們能夠更加扎實的掌握概念的內涵,并且善于運用這個相關的概念去解決實際的問題.
物理概念是同學們對物理相關知識學習產生理性認知的最重要的基礎,更是同學們運用物理的相關規律和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在初中物理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本文通過概念的引入、問題的引導、應用的擴展這三方面對學生進行概念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理解和應用概念.希望各位教師能夠不斷地總結更加合適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并且結合同學們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從而促進物理教學水平的有效發展.
? 參考文獻:
[1]周鋒.基于概念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初探[D]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張德旺.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實踐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3(22):13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