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朱潔
摘 要: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關系著社會未來的命運,因此幼兒的培養需要家庭、幼兒園共同的努力。家長陪伴是構建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柱,幼兒園有責任以專業的角度指導家長如何實施有效陪伴,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專業指導 家長陪伴 有效策略
引言
陪伴是家庭親子關系和諧的主要途徑。3-6歲是幼兒情感、思維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對于情感的體驗和深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家長陪伴過程中的情感輸送。因此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長如何實施有效陪伴成為了幼兒園教育教學研究的重要目標,也是家庭親子關系融洽必須鉆研的主要課題。
一、家長陪伴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影響
家長陪伴幼兒是全身心投入的陪伴,而不是簡單的“陪著”,它是滋養幼兒內心情感的過程。陪伴是相互的,家長陪伴幼兒,幼兒也同時陪伴著家長,在良好的陪伴中家長學會了如何與不同階段的幼兒相處,而幼兒學會了情感的表達與內心的傾訴。因此家長的陪伴在幼兒成長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陪伴有助于引導幼兒舒緩情緒,塑造平穩的內心世界。幼兒煩躁、激動的情緒很大程度來自于未感受到關注,幼兒熱愛游戲,更加熱愛多人的游戲。在家長陪伴中,幼兒能夠及時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也可以及時關注幼兒情緒的變化,進而開展疏導和引導,幫助幼兒建立平穩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學會穩定情緒。
其次,陪伴有助于幼兒展開情感體驗,促進豐富的情感元素。陪伴的過程也是幼兒體驗情感的過程,家長的陪伴過程中通過親切的語調、溫柔的表情以及可愛的語言,能夠讓幼兒體驗到開心、平靜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陪伴經歷能夠幫助幼兒體驗不同的情感,從而豐富內心的情感元素。
最后,陪伴有助于家庭親子關系構建,引導幼兒快樂成長。陪伴是相互的,家長和幼兒相互陪伴是和諧家庭親子關系的重要手段,在陪伴中幼兒與家長相互了解,相互磨合,通過有效的陪伴逐漸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幼兒在家庭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被愛,進而引導幼兒更加快樂的成長。
二、幼兒園指導家長陪伴的有效策略
幼兒園是幼兒重要的成長教育場所,幼兒園秉承著引導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責任,對家長陪伴幼兒的策略具有專業的指導能力。家長陪伴不僅需要有效的家庭互動,更加需要幼兒園的專業指導意見,以幫助家長快速掌握家庭陪伴的方法,從而有效地開展家長陪伴活動。因此幼兒園應當站在專業指導的角度,給予家長合理的陪伴意見。
1.指導家長樹立陪伴意識,創造和諧氛圍
家長陪伴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建立在正確的陪伴意識基礎上,正確完善的陪伴意識是家長實施家庭陪伴的前提。在現時代的社會與經濟發展背景下,家長肩負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并且往往會重視工作而疏忽家庭的陪伴,或者在陪伴過程中思想游離,并未全身心投入,因而家長陪伴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幼兒園應當從陪伴意識樹立的角度,首先指導家長建立正確的陪伴意識,幫助家長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促進有效的陪伴。
家長陪伴意識主要包括何為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是什么樣的,為什么需要家長陪伴等。家長陪伴意識的建立是有效開展家長陪伴策略的基礎,幼兒園可以指導家長首先了解為什么需要家長陪伴,譬如開設幼兒親子教育講座,向家長傳達陪伴教育的理念思想資料,讓家長了解陪伴的重要作用,同時教授家長如何在陪伴的過程中讀懂幼兒,懂得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并以典型的陪伴案例給予家長警醒,從心理上分析幼兒需要家長陪伴的重要原因,從而促進家長慎重對待家庭陪伴,并且以有效果的方式促進更高的質量和效率完成陪伴,創造出和諧的家庭氛圍。
2.引導家長創設家庭活動,增進親子關系
多樣的家庭活動是促進家長陪伴幼兒、引發高質量陪伴的重要途徑。如何創設家庭活動,創設何種家庭活動,是幼兒園指導家長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的話題。幼兒園可以通過科學的規劃與設計,同時分析家庭的個性化因素,為不同家庭制定相適合的家庭活動。家庭活動是以特定內容為主題的活動,幼兒園可以幫助家長設置靈活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積極參與,用心體驗,而家長在陪伴過程中也能夠投入身心,心無旁騖,有效地促進親子關系的提升。
幼兒的發展是個性化的,家長的陪伴方式也是多樣的,家長應當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合理的安排家庭活動,而幼兒園也應當從不同家庭的角度去引導家長創設不同的家庭活動,例如有的幼兒生性活潑好動,個性張揚,幼兒園可以結合好動活潑的個性,指導家長多開展“勞動小達人”、“禮貌小達人”等展現活潑好動個性的活動,讓家長帶領幼兒在活躍的家庭活動中充分展現個性,發揚個性,充分釋放自己的精神。而家長也可以在不同的幼兒活動中發現幼兒的特點,感受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通過不同個性家庭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優點,從而增進親子關系。
3.融入家庭生活課程,發揮專業教育作用
幼兒園作為家庭陪伴策略的專業指導者,不光承擔著日常指導家長的責任,還具有利用專業教育資源開設家長陪伴專業課程的責任。幼兒園不僅需要指導家長在家庭中的活動,還需要結合幼兒園獨特的教育資源,多多創設家長與幼兒陪伴的機會,在幼兒常規培養環節融入家庭生活課程,利用有效的生活課堂,抓住教育契機,通過幼兒園實體抑或是云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課堂,發揮專業的指導和教育作用。
生活課堂是以生活化的內容充實課堂,開展多元化的幼兒教育方式。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此生活課堂的素材也是十分廣闊的,幼兒園應當善于發掘生活中的素材,通過生活化的課程促進家長和幼兒充分融入活動。例如可以結合母親節、勞動節、植樹節等主題節假日,創造家長陪伴的契機,利用幼兒園的主要教育資源,開設節日主題親子活動,在勞動節組織家長開放日,引導家長和幼兒共同利用園區資源開展勞動合作活動,讓幼兒和家長在共同勞動中感受快樂,或者以母親節活動,組織母親進校園,開展幼兒幫助母親、關心母親的“感恩日”活動……通過幼兒園專業角度的活動課程開設,將大大促進家長與幼兒之間陪伴效率的提升,從而正確影響陪伴過程。
4.注重家校溝通聯合,保障陪伴策略實施
溝通是家長陪伴幼兒過程的必備環節,也是幼兒園指導家長正確陪伴的關鍵手段,不管是陪伴過程抑或是指導過程,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和幼兒園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承擔著不同的主體責任,家庭是幼兒成長的主要教育者,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主要指引者,因此家校有效的溝通聯合是保障陪伴策略有效實施的重要條件。在日常幼兒培養中,幼兒園應當發揮引導者的角色,在家校之間建立溝通的紐帶,通過多樣的溝通模式搭建家長陪伴幼兒的橋梁,及時給予家長指導和協助,及時幫助家長解決陪伴過程中的問題及困惑,為有效的陪伴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新時代的家校溝通渠道十分豐富,可以通過微信、郵箱、平臺等網絡渠道,也可以通過短信等信息渠道,還可以通過專用溝通平臺的方式對家庭陪伴情況及時跟蹤,保持溝通。例如幼兒園可以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或者園區網站,設置專門的家校溝通欄目,為家校溝通渠道提供最快捷的方式,在家長提出相關的陪伴問題時,平臺能夠及時地給予專業的指導和解答,而對于家長陪伴幼兒的效果,平臺也可以定期向家長發送相關問卷或調研,讓家長能夠及時反饋陪伴過程中的問題。對于特殊的存在一定問題的陪伴方式,幼兒園應當快速響應,由專業教師直接與家長溝通,解決家長的困惑和疑難,通過全方位的溝通聯合,保障陪伴策略順利地開展。
結語
陪伴是最溫情的方式,家長陪伴是幼兒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它能夠有效地引導著幼兒向著光明、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是塑造幼兒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家長必須重視陪伴的作用,以積極正確的態度開展陪伴活動,而幼兒園作為專業的教育載體,應當以專業的能力為家長提供幫助,家校聯合,共同促進家長陪伴策略的有效實施,為社會培養出心理健康、陽光向上的未來人才。
參考文獻
[1]林蔚寧.談幼兒園對家庭親子教育的指導[J].瞭望,2019(18):88.
[2]丁娟.淺談如何用愛陪伴每一個孩子成長[J].內蒙古教育,2016(10):22.
[3]魏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J].政工導刊,2017(06):72.
[4]王劍平.陪伴教育:內容與建設[J].第一線,2018(24):63-66.
(蕭山區級機關幼兒園快樂鳥分園 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