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增龍
摘 要:問題導學作為新型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是將問題作為中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的發現、分析、思考與解決中,以促使學生深入的認識到相關數學知識,并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重點探究初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導學法,分析其重要性,闡述其實際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問題導學”模式是一種有效和全面的教學策略。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專業教學和實踐經驗,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并從指導學習的教學計劃中體驗數學的真相,這也是基礎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結合有效的教學內容方法,改進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應用的技術,充分發揮“問題導學”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作用,以下我們來探究問題導學案的運用。
一、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精心設計問題
在問題導學過程中,問題是關鍵。教師要熟悉教材內容,合理設計導學問題。問題要有針對性和引導性,一切要以實際問題為主,加強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不能超綱。如在勾股定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問題,如勾股定理針對所有的三角形(特指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成立嗎?等腰直角三角形與普通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勾股定理的表達式?在生活中勾股定理的應用等,通過設計一系列與主題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討論勾股定理,明確其成立條件,能夠總結勾股定理的適用情況,正確運用利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2.加入課堂提問環節
為了更好地了解教學效果,教師要適當加入課堂提問環節,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視,使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在課堂提問環節,要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以圖文并茂形式呈現數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載體,能夠使學生眼前一亮,探索數學內容,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課堂提問環節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隨機應變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如平行線的判定,要求學生準確說出平行線的三個判定方法,即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如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相關內容教學中,要求學生說出兩種函數的表達式,能夠準確表示兩種圖像的圖像。并準確說出兩種函數的異同點,對稱情況等,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數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導學是建立在自主學習基礎之上的,在問題導學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靈活處理導學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實現雙向反饋,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也能根據導學問題明確學習重點,一舉兩得。如在《平移與旋轉》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平移以及旋轉圖片,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改變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在新的時期下,豐富教學載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繪制平移與旋轉相關的圖畫,豐富課堂活動形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環節,在興趣的主導下導入學習內容,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如在《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章節內容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隨機事件,投一枚硬幣出現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的概率,投一枚硬幣兩次,出現兩次正面朝上、兩次反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的概率,并通過計算得出準確的結論。
4.基于問題導學的合作教學
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許多問題的解法都不相同,數學教師在面對相關問
題的時候,需注意不能限制學生自身的思維寬度與廣度,防止學生出現封閉式思維模式。基于此,數學教師可通過問題導學,引導學生實施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思維開放性,同時,數學教師需為學生構建開放思考的條件與場所,以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促進其數學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兩個連續的奇數,其乘積為323,求兩個數的具體值為多少?”首先,數學教師可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并引導學生通過未知數設置、列式等進行計算。然后,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互動,并對計算結果進行交流,引導學生互相對比與其他同學的計算有無差異。同時,教師還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計算結果實施匯報,總結出班級的不同算式,并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合作狀況實施查漏補缺,并讓學生根據各種計算過程,比較出計算最簡便的,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廣度得到有效拓展的同時,實現高效學習,并充分掌握相關數學知識。
二、關于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中應用的幾點思考
從問題導學的本質來看,是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在應用過程中要注重兩個問題。
1.完善教學計劃
在問題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完善教學計劃,調整教學內容。發現問題是關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才能進一步探索和解決問題。首先,要給學生留足夠的預習時間,并列出預習提綱,根據大綱預習,使整個預習過程更有方向性。其次,學生通過預習一遍后要把疑問部分圈出來,做好重點標記。再次,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預習過程中比較困惑的問題,以小組之力共同探討,解決這些問題,將最后遺留的困惑記錄下來。最后,教師要將學生遺留的困惑集中起來,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再對學生進行學習成果檢測,可通過試卷或者當堂提問形式測試,總結學生的學習成果,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要培養學生刨根問底精神,追求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2.合理篩選問題
教師要熟悉教材內容,積極參與教研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在新課標改革下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增添新的教學內容,不應僅以教材內容為主,要適當做拖延延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問題設計方向要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不能脫離教材,可聯系生活內容引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快速融入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結語
初中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主,設計的教學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明確教學內容,使整個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主張因材施教,對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體系,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秋儀.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20,(05):82+84.
[2]鄭下忠.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20,(01):19-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