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慕課的產生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機遇,為了讓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煥發新的活力,要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慕課,加快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實施人性化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慕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具體策略
前言: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慕課產生,并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帶來的一定的挑戰和發展契機。為此,高校在慕課背景下,要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策略,從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水平。
1.慕課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的發展機遇
1.1為思政理論課教學資源整合帶來機遇
慕課為大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在線課程,也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優質的資源。大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學習先進的思政理論,教師也可以利用慕課平臺有效整合優質的教學資源,開發與學生相適應的思政課程理論[1]。同時思政課慕課在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指導地位,使國內外學習者可以全面、客觀的掌握我國意識思想,從而不斷提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度。
1.2有利于創新和發展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方法
慕課將思政課建設與現代教育技術有效整合,可以解決傳統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教與學的有效融合。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思政理論慕課可以實現混合模式教學,可以有效解決大學生思政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思政教學資源的豐富性。
2.“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措施
慕課的興起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具體教學改革中,高校要養遵循教學規律,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有效融入有益的啟示,從根本上增強思政課的有效性。
2.1實現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
慕課受廣大學生歡迎和認可的主要原因是其與學生獲取知識和接受信息的習慣相適應,強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賦予學生充分主動學習的權利。但是應用慕課并不意味著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能用慕課教學來代替教師的教學地位。高校思政課教學是雙向的,僅僅依靠學生自主學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言傳身教。為此,在具體教學改革中,要將慕課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有效結合,實現思政教學的時代化、現代化。近幾年,很多高校開始探索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策略,并將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實現優勢互補,真正實現混合式教學。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包含大量的學習資源,可以實現學生與慕課間的有效對接,這時加強思政課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實現思政課程線上與線下的有效結合,不是將二者簡單的重疊在一起,而是要通過將傳統課堂與線上課堂有效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在具體教學中,高校教師可以利用慕課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章節,提前觀看教學視頻,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更加形象化的學習思政理論課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匯報討論學習的知識,檢查學生實際的學習成果[2]。這種翻轉課堂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水平,讓學生在學習和討論中堅定信念。為此這時要積極實施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其中注入全新的元素,從根本上增強教學效果。
2.2創新教學形式,實現教學內容時代化
在傳統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中,高校教師往往會以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為主,為學生講述相關的時政熱點。這種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包含的信息量有限,不僅有效聯系最新的人文科理論,忽視了大學生的心理訴求,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慕課,實現思政課教學形式的創新,保持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慕課課程資源高度共享,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慕課進行學習,一旦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與教師交流。通過實現師生間良好的互動,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整合信息,提升學生思政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慕課為高校思政教師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教師可以利用慕課實現課程資源共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和討論,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此外網絡技術的更新速度較快,大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掌握最新的時政熱點,了解國情、黨情等。教師可以利用思政課慕課平臺實現與學生交流,并在交流中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三觀。
2.3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人性化教學
一方面,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在慕課教學模式下,學生注冊后便可以開展慕課學習,成千上萬的學生可以同時學習同一門思政理論課慕課,慕課不僅是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重要平臺,而且是學生間交流和互動的平臺[3]。另一方面,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教師人手不足,教學壓力大等問題,通過合理應用慕課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建設慕課平臺后,學校學生可以使用同一個內容視頻,也可以在教學視頻中融入相關知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在慕課平臺上發布一些熱點和難點,鼓勵學生積極討論,鼓勵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使學生真正接近思政課程知識。
結語:綜上所述,在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課改革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為此,高校要合理應用慕課實現思政課程教學形式的優化,提升教學內容豐富性,端正改革態度,吸收慕課的精華。
參考文獻:
[1] 姚綺. 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D]. 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19.
[2] 高菲. 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9(9):16-18.
[3] 楊柳. 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提升研究[D]. 山東:山東大學,2020.
作者簡介:劉小寧(1964.10.28),女,漢族,山東榮成人,碩士學歷,煙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