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紫鵬 劉宇





摘要:隨著中國排放法規逐步的加嚴,輕型柴油車在國五法規階段已經開始增加DPF裝置(顆粒捕集器),用來過濾發動機排出的碳顆粒,限制PM(顆粒物質量)和PN(顆粒物數量)的尾管排放,目前各大主流車企輕型商用車在國六階段也沿用了該技術,但不同的車企由于布置差異,DPF體積并不一樣,因此DPF可容納的最大碳載量各異,本文對輕型柴油車DPF最大碳載量和再生入口溫度確定提供一種整車上的驗證方法。
關鍵詞:輕型柴油車;DPF;再生;DTI
中圖分類號:U467.1?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0-0036-02
0? 引言
如何有效地協同凈化輕型柴油車尾氣中的PM排放,增加DPF裝置是解決方向。隨著排放法規要求加嚴,這種技術還會繼續得到沿用,目前國內有實力的車企對于DPF的最大碳載量和再生入口溫度會選擇發動機臺架測試,行業內叫做DTI(Drop to idle)工況試驗,但此試驗周期長,費用大,限制了規模小的主機廠做這種驗證,DPF最大碳載量和再生入口溫度如果沒有得到有效且準確的確定,對于后期開發階段或量產后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故障,比如碳載量和再生溫度設置不合理導致DPF超溫燒蝕,排放超標等問題。為解決此問題,提供一種在整車上進行的DTI驗證方法,已達到周期短、成本低且驗證有效的應用目的,以期對汽車行業DPF驗證提供借鑒和參考。
1? 法規要求
國家環保部2013年9月17日發布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GB18352.5-2013,其中對PM的限值要求由國四階段的0.06g/km下降到0.0045g/km,加嚴了92.5%,同時新增PN限值要求,原國四排放的發動機已不能通過EGR廢棄循環系統徹底解決達標,需后處理系統增加DPF裝置從而起到捕集PM和PN的作用,對DPF裝置的最大碳載量和再生入口溫度研究成為行業內的重點。
2? 行業內普遍采用的DTI工況試驗方法
目前對DPF碳載量驗證的DTI工況試驗方法各主機廠采用發動機臺架驗證,驗證方法主要是:①首先確定驗證工況點矩陣,不同的入口溫度對應的不同碳載量矩陣;②對DPF硬件進行改制,增加不同位置的熱電偶;③按照各矩陣點在裝載了DPF的發動機臺架上對某個碳載量比如5g/L進行加載;④不同的DPF大小加載的時間會有差異,為了加快加載時間會適當的對發動機裸排的PM值進行調高;⑤加載完成后需進行稱重已確定是否按設定目標進行加載;⑥完成后開始進入穩態工況,觸發DPF再生(發動機缸內后噴油量);⑦在短時間內馬上進行怠速(idle),后噴油關閉;⑧DPF內部將經歷一次升溫過程,由熱電偶進行監控記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⑨結束后將數據進行保存形成一組數據;⑩重復1-9步驟直到所有點結束。
發動機臺架試驗方法的優勢在于DPF加載可控,可按預想的速度和時間進行加載,同時降到怠速可以通過ECU進行精準控制,但時間周期和試驗成本代價較大,一般需花費1~2個月,上百萬試驗費用,原因在于發動機臺架需要租借有資質的發動機臺架試驗室,消耗的資源大。為了給行業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方法,在整車上進行測試,可以在道路上完成,靈活性高,所有車企都可進行。
3? 整車DTI工況試驗方法
3.1 試驗軟/硬件準備
①在后處理總成中,DPF部分需要做成可快速拆裝的模塊化形式;②溫度熱電偶的布置也需要做成模塊化,采用K型熱電偶(直徑0.8mm);③熱電偶從DPF出口端插入,安裝過程中避免損壞出口通道導致碳顆粒泄露,傳感器的布置圖如圖1所示;④布置在DPF邊緣的熱電偶周圍要有開孔通道;⑤稱重用的秤;⑥DPF再生的標定策略。
3.2 DPF預處理
建議在整車上運行數小時,以激活后處理總成。并結合再生模式運行1小時左右以保證DPF內部累計碳顆粒的深度去除(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DPF必須事先安裝好所有相應的熱電偶,如圖2所示。
3.3 DTI試驗前準備(稱重/碳加載)
3.3.1 確定新鮮DPF封裝單元的重量
稱重注意事項:
①確保每次稱重讀取數值的時刻都在同一溫度下(建議稱重溫度是在停機后能夠較容易達到的溫度,建議約200°C),以DPF正中間的溫度熱電偶為基準。②務必保證每次DPF封裝單元的稱重流程的一致性。
3.3.2 碳加載流程
通過調節整車上發動機參數使得排氣達到以下穩定狀態,使得碳排放量大概在5~10g/hr的水平,DPF前排溫需維持在小于250℃,稱重,確認是否加載到目標碳載量,未達到目標碳載量,繼續加載,已達到目標碳載量,確認。
3.3.3 DTI試驗操作流程
①讓整車運行在中等轉速/低負荷情況,50km/h以下,使得整個系統逐漸趨于穩定,其間需要注意兩點:DPF之前的溫度不能太高(建議<250℃);盡量避免在DPF上再額外加載多余碳顆粒的工況。
②升溫:根據現有再生策略提高DPF進口溫度直至目標值,如圖3所示。
③待機:升溫直至DPF前端溫度達到目標再生溫度時刻左右(整個過程需要標定工程師配合),駕駛員松開油門,將發動機負荷和轉速降低到怠速狀態(過程一般需要10~15s)。
④DPF除碳步驟。使用全負荷工況并結合再生模式運行1小時左右以保證DPF內部碳顆粒的深度清除(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⑤DPF載體完好性測試。在完成DPF碳顆粒去除后,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對DPF完好性作出判斷:1)可以通過將DPF的溫度測量值與DPF溫度建議運行窗口數值作對比來做初步判斷,如圖4。2)通過排放測試循環(PM質量數/顆粒數)來檢測DPF的完整性。
4? 目標參數設定
試驗前需確定試驗參數,設定多個碳載量和多組T5溫度,表中每一行作為一個測試循環,需完整記錄表中數據(如表1 數據記錄表),按要求整理和分析數據。
5? 結論
盡管發動機臺架DTI工況測試已得到行業內認可,但受周期和成本所限,并不能推廣,隨著國家排放法規越來越嚴,DPF裝置將會越來越重要,因此本次提供的整車測試方法是一種適用于所有主機廠的規范,目前有車企已經成功得到應用,也得到了國內標定公司的數據認可,給標定提供了有效的數據參考,應用價值大。
參考文獻:
[1]GB18352.5—2013,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S].
[2]QC/T829-2019,柴油車排氣后處理系統技術條件[S].
[3]王丹.柴油機微粒捕集器及其再生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