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利
當今社會充滿了創新、創造和創業,創業經濟越來越占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國家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創造性人才,相關部門提出應在高校中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然而,現階段我國應用型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相關教育制度不健全、課程設置不合理等,限制了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改革發展。因此,構建應用型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保障體系,對促進應用型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以及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創新創業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校園,大部分高校已經通過宣傳和倡導,喚起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并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實踐,從而獲得了一些經驗。但近幾年的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高校培養的畢業生還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相差甚遠。這就說明應用型高校應該調整人才培養方式,創新人才培養策略,使之與社會更好地接軌[1]。
(一) 人才培養理念相對滯后
大部分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時間較短,不能全面認識創新創業教育對學校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因而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在專業培養方面,某些院校單純以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和專業課進行簡單的劃分和界定,缺乏完善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
(二) 師資力量薄弱
應用型高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學和技術型大學,其定位為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在師資方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性強,這就要求應用型高校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我國應用型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師很少有創業經驗,實踐經驗缺乏,限制了創新教育的改革。在創新創業理論研究方面,存在著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課程設置不匹配,注重創業知識的教育而較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問題[2]。因此,建立應用型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保障體系,對保證創新創業教育順利運行,推進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校園文化活動開展不夠深入
對于民辦高校來說,普遍建校時間不長,重“硬件”投入,輕“軟件”投入[3],對于高水平高層次的創業活動投入較少,不管是從財力、人力還是物力上支持力度還不夠。即使開展了高層次的創新創業活動,卻由于活動不能與育人相結合、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結合,導致活動結束后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提高創新創業能力,流于形式。
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高校創新創業的宣傳力度。一是鼓勵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創業實踐,指導建立科技創新團隊,做好創新創業項目申報、研究,將科研訓練與創業教育相結合。二是宣傳創新創業成果成就。不斷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鼓勵和扶植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研究生憑借知識、智慧和膽識去開創事業。
(二)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開設與創業相關的研究生選修課程,加大創業指導力度,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研究生日常教學中,要在傳統基礎理論教學方面增加學科前沿和創新能力培養環節,引導研究生基于自身的專業背景去尋找創業機會,學習如何把握商機、如何融資、如何寫創業計劃書、如何提高抗壓能力等,使有志于創業的研究生能在課程中學習創業經驗、掌握創業技能,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在實踐應用中的水平。
(三)強化研究生創新創業實踐訓練。大學生教育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術教育,還要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比如,河南科技大學近年來形成了“多輪驅動”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河科大”模式,構建了雙創研究、教育、實踐的“三位一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和院、校、園三級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形成了“一院一平臺”“一院一競賽”“一院一基地”“一院一模式”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新模式[4],積極組織參加中國“互聯網+”“創青春”“挑戰杯”大賽、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競賽,連年舉辦研究生創新創業大賽、研究生創新創業訓練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優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學校需要針對創新創業相關人才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來完善和優化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采用分階段、遞進式培養,充分發揮高校、學生以及創新創業相關企業三方的作用,從而對創新創業相關人才的培養機制和質量進行保障。
(1)人才培養定位。通過企業調研和走訪,了解社會和企業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根據人才需求分析,對人才培養進行分析,提供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方向。
(2)人才培養過程。根據人才需求分析產生的人才培養定位,制定能夠符合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將專業教育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從而構建出以創新創業為相關目標的課程體系,邀請企業專家對課程體系進行指導和分析,重點考慮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如何深度融合,如何應用于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
(3)人才培養輸出。根據人才培養模式對人才進行最終的質量落實。
三、總結
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旨在激發大學生潛在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挖掘未來高科技人才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民辦高校既要大處著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努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也要小處著眼于持續優化制度建設、激發活力,培養具有創新力的高素質人才,才能不斷順應地區、國家的新經濟新發展的要求,盡快形成我敢闖、我會創的新時代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周美艷.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及行為的影響研究[D].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2019:10 - 15.
[2]程永華,王義全.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師行業一線實踐性知識獲得的調查與思考[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7,(06):115-118.
[3]劉曉莉.試談新建本科院校精神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J].鄭州師范教育,2018(06),32-34.
[4]梁小伊,趙振增,許純蕖.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 27) :12 - 14.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