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
摘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過閱讀教學可以鞏固和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增強學生語文基礎,達到以讀促寫,綜合進步的效果。另一方面閱讀教學可幫助學生開闊眼界,領略到更多文化碰撞及思想表達,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及語文知識的豐富。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閱讀教學的展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助力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要求作出了一定的調整,但即便如此,仍存在一部分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提不起興趣,閱讀數量未達到標準,進而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感情、文學素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學生在有效閱讀的同時也能夠極大地擴充自身的文學知識容量,進而提升自身的創作書寫技能。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尤其注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鍛煉,增加學生對書籍閱讀的好奇心,將被動的、任務型的閱讀轉化為主動的、能力提升型的閱讀。
一、明確教學的主體,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明確的定位,對于學生和教師各自要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要保證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在整個的過程中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學生可以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整體的學習過程,可以讓他們有自己發揮的空間。例如,學習《猴王出世》這篇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整體的閱讀,提出一些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問題,就是在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了解整篇文章的結構。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就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逐步探索知識。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說、演、畫、議,來替代教師的單一化講解,從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中,理解文章內涵,得到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保證學生是處于參與的狀態,對于知識的學習,并不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樣一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出來,學習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對于語文的閱讀能力提升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教師應善于為學生鋪設一片閱讀綠地,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做“閱讀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很多的電子信息產品都可以幫助教師進行課堂教育。利用網上的一些高品質的段子、視頻等引入學習的主題,教師可以通過輔助資料,制作一些主題明確的微視頻,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也可以利用情景再現的模式來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在對文章進行整體的解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當時作者所處的年代,對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當時寫這篇文章時的心境等進行一個整體的描述,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以及這篇文章,對于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有更好的了解,對表達的情感進行更好的詮釋。信息技術的多元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走近作者,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對話與溝通,得到精神的升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習效果是傳統的閱讀課所不及的。
三、鼓勵學生間的互動,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立的個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有效溝通和交流,對于他們閱讀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作用。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有效的溝通,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每個人理解文章中的一點,整合起來便是完整的文章主旨。其次,通過交流之后,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有些學生從正面思考問題,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而有些學生則是善于從反面思考問題,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此外,通過閱讀交流,可以給學生語文學習提供其他的思路,學習方法多了,學生通過嘗試和試驗,便可以更好地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
四、加強師生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的影響都非常大。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榜樣力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引導學生,啟發學生。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的,還可以在課堂下進行,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小活動、小游戲等,引導和啟發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式。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格外關注,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給予他們肯定和信任,鼓勵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加強學生與家長的互動,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信心
家長的態度和支持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十分重要。在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家長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從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看,學生課外閱讀的書源和時間主要來自家庭。其次從研究結果看,父母給予學生讀寫支持的多少,將顯著影響學生的讀寫能力,這一點在小學階段尤其突出。因此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自身的影響去改變學生,去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閱讀有效性的提高受到了限制,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教學方式,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優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丁謝芳.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學周刊,2021(16):151-152.
[2]戴惠蓉.如何構建小學課內外閱讀學習共同體[J].家長,2021(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