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露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這對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教師要積極的進行教學的改革創新,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而確保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這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等也有著積極的現實價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好興趣的激發,只有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以后,他們才愿意積極的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為全面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1 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基礎出發點,對教學的內容不斷優化升級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年齡普遍較小,特別是針對一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想要將學習體育堅持下去,十分需要興趣的幫助,所以在未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合理的設定教學的內容以及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確保更加符合當前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等。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興趣的激發和引導,為了進一步的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設定具體體育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分析。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趣味的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游戲往往更容易吸引一年級的學生。除此之外,可以將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開拓在戶外場所,可以為學生的后續學習等提供更加寬闊以及自由的學習空間,相比于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更具有趣味性,不僅僅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進一步的開拓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后續的教學有效性提升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
其次,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定小的比賽活動,一年級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通過加入比賽體系,學生的學習將會更加有動力,也確保了教學的科學有效。舉個例子來看,在教學關于足球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播放一些比賽畫面,然后讓學生對足球比賽規則和團隊配合有初步的認知,然后在教學過程中聯系比賽畫面進行引導教學,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確保教學的有效和科學。
2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學習習慣,進一步的保障教學的有效性
身體素養的提升需要長期的堅持,僅僅利用短時間的課堂學習很難全面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和身體機能,所以教師在未來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確保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熟練掌握有效的體育技能。但是結合實際教學來看,有一些學生和教師認為體育不是考試重點科目,沒有在思想上對此有足夠的關注,最終學習的效果不夠理想,而且學生也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開展體育鍛煉,難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所以未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做好教學內容的設定,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在平時的體育課堂教學中,也要積極的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向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重要價值意義,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才能夠在思想上重視體育學習。其次,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狀況設定不同的作業內容,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重點把握。
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積極的引導家長參與到第二課堂學習和構建之中,利用現代化的溝通交流方式,比如,用微信將體育訓練的內容傳遞給學生的家長,讓家長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最終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舉個例子來看,在學習熱身動作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演示動作給學生看,然后引導學生每天在運動前都可以做一遍熱身動作,通過長期的堅持,學生就很容易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這也更加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
3 遵從素質教學思想理念,尊重學會的個性化成長與發展
在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之中,教學內容的設定通常都會參考教學的大綱,這種傳統和統一的教學方式,可以確保順利完成教學的任務,但是很難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不能夠突出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不同的學生往往具備不同的身體素養和興趣愛好等,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很難確保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能夠緊緊跟上教師的腳步,最終會在心理上產生厭學的情緒,難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未來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科學的進行教學定位,尊重每位學生個性化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確保學生有效開展自主探究學習,避免重復式的學習,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其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也要設定不同的考核或者是學習目標,每位同學都能為了自己理想的目標而努力,學習的效率將大大提升。
4 總結
綜上所屬,在新的教育改革大環境之下,想要進一步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從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出發,結合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的選擇針對性的措施,確保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這對于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果,確保教學的有效性等有著更加積極的現實價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僅僅要將基礎的體育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