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肩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和使命,構建高效課堂迫在眉睫。為此,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都應把握素質教育的理念與要求,推動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變革,才能順利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學組織的最基本形式,高效課堂是課堂教學的理想狀態。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從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密切聯系實際等四個維度,對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基本方法和科學策略進行了全面分析。
一、轉變傳統的觀念
傳統教學觀念下的教學模式單一而落后,難以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發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從“以師為本”、“師道尊嚴”等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中徹底轉變,堅持和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全新理念。
比如,在教授“有理數乘除法”時,設置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消化已學的知識,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外,在課堂上主動地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通過對話交流了解學生的個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密切聯系實際
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拓展其原有的教學思路和范圍,把現實生活作為教學的起點,主動觀察、挖掘和收集與學生生活經驗、實際體驗有關的各種案例和材料,將其巧妙地融入教學實踐中。
比如,在講授“實際問題和一元一次方程”時,這門課的教學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課程開始后,首先引入“生活現象設定”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分析數學問題。當生活元素被引入后,學生對問題的探索熱情更高了,此時,再次帶領學生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數學思維來分析問題。因此,老師通過與生活緊密聯系,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運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的信息技術手段,它能直接改變知識的表現形式,促進學生思維的轉換和優化。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嘗試使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設備輔助課堂教學,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圖片、動畫、錄像、聲音等形式展現出來。
比如,在講授“特殊平行四邊形”時,這門課的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引入了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課堂結束后,老師首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幾組圖像,通過圖像來介紹平行四邊形的圖形,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然后再對圖像進行變形,讓學生體驗到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結構變化,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更快,學習熱情更強。
四、了解學生差異
初中數學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思維層次、性格特征、知識結構等情況綜合起來,劃分為優、中、差三個不同的層次,制定分層次的教學目標,提出分層次的教學要求,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如在講授“三角全等判別法”時,據調查發現,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水平,而本班學生因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呈現出層次關系,這樣的學習差距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擴大,因此對教學策略進行了優化,實施分層教學。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然后根據學生層次制定出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針對A層學生設置探究性任務,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針對B層學生,布置綜合的學習任務,鞏固學生的知識理解;針對C層學生,布置基礎的學習任務,逐步縮小與其他年級學生的差距。通過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認識,實施分層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總之,作為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應真正具備科學的觀念和創新的思維,順應課程改革發展變化的趨勢,結合實際學情,進行全面的探索,使傳統的教學理念得以轉變,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信息化手段,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使創新策略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完善和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才能順利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
參考文獻:
[1]張健輝.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7(16):75.
[2]陳廣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整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