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摘要:目的:探討穩定期慢阻肺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穩定期慢阻肺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西醫治療,而觀察組則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兩組的肺功能指標比較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給予穩定期慢阻肺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穩定期慢阻肺;中西醫結合;肺功能
慢阻肺作為呼吸系統的一種終身性疾病,以氣流不可逆受限為主要表現,具有病程長、遷延不愈的特點,其發病機制復雜,與有害氣體、炎性顆粒等諸多因素有關[1]。當前在治療慢阻肺時,通常以對癥治療為主,其目的在于對機體免疫系統進行調節,抑制疾病進展,但是這一方法對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不大。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報道了中醫在穩定期慢阻肺治療中的應用,并且均獲得滿意效果。因此,本文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穩定期慢阻肺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8例穩定期慢阻肺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9例。對照組病程4-15年,平均(9.3±5.1)年,年齡53-81歲,平均(66.4±10.3)歲,其中16例為女性、23例為男性;觀察組病程4-16年,平均(9.4±5.2)年,年齡54-82歲,平均(66.5±10.4)歲,其中15例為女性、24例為男性。兩組的病程、年齡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行常規西醫治療,即口服孟魯司特鈉,每次10mg,每天1次;運用5mg特布他林霧化劑對患者進行氧氣驅動霧化,6L/min,每天2次,持續治療4周。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再運用中醫聯合治療,即二陳湯口服,基本方劑:甘草10g、陳皮15g、姜半夏10g、茯苓30g,辯證施治,對于腎氣虧虛者,可加黃芪30g、補骨脂15g;對于大便干結者,可加大黃、瓜蔞仁各10g;對于血瘀者,可加紅花10g、丹參30g、赤芍和丹皮各15g;對于痰熱者,可加桑白皮、黃芩各15g、魚腥草30g,采用冷水煎煮,取汁200ml,100ml/次,2次/d,1劑/d,持續治療4周。
1.3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治療效果:(1)顯效。咳嗽、氣喘癥狀消失,且肺功能改善明顯;(2)有效。肺功能有所恢復,且癥狀減輕;(3)無效。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者加重。同時,檢測兩組肺功能指標,包括肺總量(TV)、最大通氣量(MVV)、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等。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由SPSS24.0軟件分析,組間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X2和t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結果
2.1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MVV、FEV1、TV以及FV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慢阻肺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癥狀多見于胸悶、咳嗽、咯痰以及氣喘等,其發展呈現出進行性、漸進性的特點,并且好發于中老年人,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2]。中醫學上將慢阻肺劃分為“喘證”、“咳嗽”、“肺臟”等范疇,認為其發病與外邪侵入、痰熱滯留、腎虛久病有關,其病理因素包括氣虛、氣滯、瘀血以及痰濁等,并且互相影響、互為因果[3]。所以中醫在治療慢阻肺時,往往堅持活血化瘀、溫陽利水、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則。二陳湯作為傳統的一味中藥湯劑,由陳皮、半夏、甘草以及茯苓四味中藥組成,其中半夏具有消痞散結、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的功效;陳皮可以消脹止嘔、燥濕化痰、理氣開胃;茯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和胃、滲濕利水的功效;甘草可以緩急止痛、祛痰止咳、清熱解毒、補脾益氣、調和諸藥,全方共奏健脾化痰、宣肺降氣的功效[4]。同時,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二陳湯具有祛痰、平喘、止咳的功效,并且還能使機體免疫力增強,保持血脈通暢,從而減輕癥狀[5]。
綜上所述,通過給予穩定期慢阻肺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一方面能夠使機體肺功能指標得到改善,促進疾病康復,另一方面還能使治療效果提高,改善患者預后,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錢永環.中西醫結合治療慢阻肺穩定期的臨床療效評價[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07):34+37.
[2]歐陽運青.中西醫結合治療慢阻肺穩定期的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2):71.
[3]戴益斌,零沙.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干預作用分析[J].光明中醫,2016,31(07):997-998.
[4]王健.中西醫結合治療影響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生存質量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8):44-45.
[5]單麗囡,劉小虹,鐘亮環.中西醫結合對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07(06):795-796.
(大興區龐各莊鎮中心衛生院 北京 1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