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兵
摘要:由于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屬于金融行業,且由于自身特性又有突出的特點,故在資本金安全等方面可能存在重大財務風險。本文結合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公司經營特性,全面梳理識別可能存在的重大財務風險,并參考實際工作經驗提出相關應對措施,為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重大財務風險識別及應對提供借鑒。
關鍵詞:政策性;農業擔保;財務風險
一、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公司特性
2015年7月,財政部、農業部、銀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財政支持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指導意見》(財農〔2015〕121號),對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在此背景下,全國各地陸續成立了主要由省財政全額出資并管理的國有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公司。該類公司主要有以下特性:(1)輕資產、低負債運營,主要資產為貨幣資金;(2)業務擴張快,分支機構建設速度快,但財務人員配置進度一般滯后于業務發展速度;(3)主營的農業融資擔保業務屬于高風險行業,加上“非洲豬瘟”、“新冠疫情”、“洪澇災害”等事件,進一步加劇農業經營及其擔保風險,風險撥備是擔保公司緩釋風險的一項有力措施;(4)由于不以盈利為目的,一般都會每年獲取大額的政府補助,同時作為省級金融企業,一般也是當地稅源重點監控企業。
二、重大財務風險點
(1)資金安全風險。由于資產主要為貨幣資金,可能存在資金盜用、理財損失、存放過多資金在中小銀行、資金劃轉被一人操控、內部監督失效等風險;(2)資金流動性風險。由于農業擔保公司與眾多合作銀行合作,故根據業務需要時常調動大額資金,可能存在急需使用大額資金時,資金無法調配的風險。(3)撥備不足風險。由于政策性農業擔保高風險特性,又加上項目類別、風險分擔不盡相同,可能存在風險撥備不足,導致代償損失彌補不足、資本金受損、利潤失衡等風險。(4)納稅不當風險。作為大型省屬國有金融企業,由于財稅政策較多變動較快,又涉及大額政府補助,可能存在多交或者少交稅款的風險。(5)財政補助申報風險。財政補助金額較大,是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而農業擔保項目小、散,項目數量達到上萬個以上,申請補助準備資料過程十分繁雜,工作量巨大,可能存在申報財政補助不準確的風險。(6)分公司管理失控風險。農擔公司目前分支機構建設已基本完成,但一般都主要是業務人員,無專門的財務人員,日常開支一般以請備用金后再定期結賬的方式進行。可能存在違規報銷、備用金侵占、三公經費管理不規范等風險,甚至可能存在違反“八項規定”的重大風險。
三、風險應對措施
(一)堅持制度執行
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應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加強內控管理,堅持不相容的崗位相分離,形成“管辦分離”機制,建立多方查驗、對賬機制。嚴格按照《監管條例》計提擔保賠償準備金及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嚴格按照《金融企業財務規則》提取一般風險準備金,要根據不同擔保產品特性、風險分擔機制制定差異化的擔保責任余額認定制度,提足風險撥備。要定期梳理財務重大風險點,查找補足制度薄弱環節,不斷修訂完善制度,并一以貫之地執行各項制度,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做到事前必有制度引領、事中應有決策程序、事后必有完善資料。
(二)切實加強資金安全性及流動性管理
要按照《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對資本金進行托管,簽訂資金托管協議,對于市縣級銀行金融機構要嚴格控制資金存放額度,業務量盡量與存款規模掛鉤。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一般與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行合作緊密,應盡量在國有大行存款,配合銀行按監管規定執行資金安全防控措施,不做高風險投資。要按照《銀保監會〔2018〕1號》文件要求確保資產比例符合規范,對大額資金要進行期限搭配,保證每月均有大額資金到期,預留隨時可支取的活期理財滿足日常開支,同時在極端大額資金需求下能確保即使犧牲部分利息收益也要存款產品可提前支取。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
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將各項業務融入信息化系統,實現業財聯動、業財融合,將更多的事務通過信息化運行,更多減少線下操作,建立信息處理留痕、可追溯、可審計機制,更大程度減少人工參與、干預、失誤,從而進一步降低財務風險。尤其是要將財政補貼通過信息化系統進行申報,存儲完整的電子申報檔案,減少大量的人工操作,從而大幅降低政府補助申報不準確的風險。
(四)加強教育和培訓
加強公司重點崗位人員尤其是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廉潔教育,提高敬畏風險意識;要照章納稅,營造納稅光榮的文化氛圍,要設置稅務專員崗,加強自我學習,每天關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單位的公眾號,及時掌握最新、最細、最全的財稅政策。要同時加大對分公司負責人、報銷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勝任能力,尤其是在三公經費、財務檔案等管理上進一步加強培訓,督促落實,確保不能發生任何違反“八項規定”的行為。
(五)加強審計監督
監事會、審計部門要緊盯農業融資擔保公司重大財務風險點,定期或隨機進行審計檢查,確保各風險控制措施落實到位,防范重點一個不漏。對于審計監督過程中新發現的重大風險點,要及時反饋相關部門,督促落實。對于違反相關制度、重大過失或個人過錯造成財務重大風險的,要嚴肅問責;問題嚴重的,要移送司法處理。
參考文獻:
[1]《關于財政支持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指導意見》(財農〔2015〕121號)
[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3號)
[3]《金融企業財務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42號)
[4]《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中國銀監會等七部委令2010第3號)
[5]《關于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四項配套制度的通知》(銀保監發〔201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