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具設計不僅創造了精美的藝術造型,而又深具文化性,其設計不僅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同時也滿足了我們的審美需求,不僅給人們帶來的生理上的舒適,還帶來了精神上的享受,家具設計的創新與發展提高著中國現代家具設計、家具文明的水平。
關鍵詞:家具設計;設計教育;創新與發展
1.中國家具產業背景
中華民族擁有源遠流長的家具文化,就拿明式家具來說,明式家具已經成為世界家具文化的精品與瑰寶。但是從清末以來,中國家具文化的沉寂與斷層,拉開了中國家具與世界家具的差距。值得關注的是,從20世紀60年代中國臺灣地區現代家具產業的繁榮到80年代中國大陸現代家具產業迅速崛起,中國現代家具在短短幾十年中走過了西方國家家具近百年的發展道路。作為一個全球家具設計與制造大國,中國理應在世界現代家具藝術發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從80年代開始,中國現代家具體系初步形成,90年代中國家具獲得了迅猛發展,并在世界家具市場獲得一席之地。特別是從1978年開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中國當代社會科技與文化的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中國當代家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自此,中國一些著名的家具廠商與設計師已經開始走自主設計的創新路線。
毫無疑問,目前中國是世界家具制造大國,但并不能稱為家具強國,除了家具生產技術水平的局限外,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家具的設計水平總體上不夠高。但是世界已經開始關注中國設計,2005年11月《商業周刊》在頭版刊登了戴維·洛克斯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了“中國從制造到中國設計”的口號,。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二十至三十年,中國家具產業會迎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的根本性轉變。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社會發展和市場科技的促進下,我國的家具設計產業蓬勃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簡單形式和過于單一功能家具設計現在已經不能滿足大胸的生活需求和審美需求,家具不僅是我們在室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一種器具也是人們最熟悉的的日常生活用品,他既滿足了我們的生活需要同時也使我們越來越追求視覺快感和功能的體驗,是綜合了視覺、功能、和文化理想的共同產物,可以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學習、工作都離不開它。
在現代社會的迅速的發展中,可以說家具設計是一個古老有走在時尚前沿的行業,自歐洲工業革命以來,家具設計成為工業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設計門類,他將藝術與工業融合在一起,他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應用學科,總的來說家具設計包括了造型、空間、結構、色彩、工藝等多個方面。功能、外觀、舒適、耐用、美觀、甚至到未來的智能,這些方面對于家具設計來說是不可或缺因素。
人類的需要可分為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充分體現了人們的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于是家具順然作為滿足人們使用的基本生活用品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好的家具設計不止滿足人們實用、舒適、耐用等基本的使用需求,它還必須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所以說創新設計是家具設計行業必經的發展大趨勢。
2.我國家具設計教育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市場的促進下,我過家具設計行業迅速發展,家具設計教育也走過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但是當前來說我過無論是家具設計行業還是家具設計教育都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若想在未來的發展中迎頭趕上,就必須從創新入手,從外部來看,行業環境固然非常重要,但我認為要想在未來國際上立有一席之位,就必須從根本抓起,也就是首先要從我們的家具設計教育做起。
在我們的現代教育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經常被老生常談的問題,在我來看,我國的現在設計教育的發展主要是傳承現了西方包豪斯的設計教育理論體系,是綜合了教學、師生傳授、研究、實踐相結合的現代設計教學模式,但是從現狀看來,目前的設計教育現狀是有些憂慮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有待提高的,這一點與西方學生的學習狀況還是大有不同的,這或許是生活和教育背景的差別,中西方文化與藝術融合在設計上體現出的是設計教學的關鍵之處,例如,讓學生在藝術大師的肩膀上成長起來,仿照大自然生物,加上繪畫在設計上的應用,把日常生活中的器具藝術化等。因此,以往的學習模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強化的不夠,應改以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式教育,是目前最需解決的問題,也可引導學生拓展知識面,使其形成一定的藝術心理定勢。
多領域的知識對家具設計的貢獻成為家具設計的創新點,其中對西方藝術家和東方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是關鍵點,我們可學習他們在設計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和創作方法,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
總得來說,要想改變家具設計中創新思維的現狀需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打破傳統教學方式。
二:是對設計教育中創新思維訓練改革思路剖析。
三:是創新思維的訓練要與家具設計實踐相結合。
3.家具設計中創新設計的運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近幾年,有趣味、游戲性等多種設計手法經常的出現在家具設計的行業中,而且這種設計手法逐漸的融入普通家具設計中,這種現象說明人們在消費過程中逐漸開始關注自身的情感需求,充分保障家具情感化設計的科學性,才能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的舒適度。這樣的設計較為新穎,不但給人們的生活添加了更多的感性因素,而且體現出了獨特的個性趣味,透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豐富的、充滿內涵和情感色彩的文化品位。
3.1形態的創新設計
在設計中形態的變化能夠在設計作品中充分發揮形態的表達功能,表現出人的心理情感和文化審美特征,嘗試更豐富、更新穎的表現形式和方法,為促進以形態主導的現代家具造型設計更有利地發揮著重要作用。
3.2結構形態的創新
結構是經過自然選擇與進化的結果,具有重要的生命意義。結構仿生設計通過對自然生物功能結構的認知,結合產品功能和概念進行創新的方法。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向自然學習進行功能仿生設計的例子,大自然創造的功能結構是我們進行創新設計知識寶庫。
3.3色彩形態的創新
自然界是一個巨大無窮的色彩寶庫,可以向人類展現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體現著大自然本身美感。對家具設計的色彩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發意義,它可以賦予設計出的產品更多活力。
3.4功能的創新的設計
由功能的創新設計帶來的體驗是傳統家具與現代家具之間最大的差距,以往傳統家具設計都只是為了坐而坐來設計的,不太強調家具和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缺少舒適性、美觀性的外在形態,沒有考慮到人機工程學的創新,所以那時候家具更像是一個單純的工具,然而現在的家具設計會考慮到人和家具的方方面面,通過一些獨特的創新性設計,讓人們體驗出“坐”的多樣化,從而滿足不同使用者在使用的情境下更加具有視覺體驗和實用體驗。
4.研究方法
4.1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具有目的性,是根據預訂可以或方案,調查收集分析比較從而深入把握研究的問題并解決,家具設計這門學科更應該熟悉了解各個方面的文獻。更加全面的把握這門學科。對國內外有關家具設計與材料方面的專著和期刊雜志,例如《家具設計理論》、《世界家具設計史》、《現代中式家具》等專業書籍和雜志閱讀,總結出對家具設計的諸多方法。
4.2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基于兩者或兩者以上的對象,對比分析其異同從而尋找差異的一種方法。運用對比分析法可以研究家具設計的共性和個性的規律,同時,通過比較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家具設計與其他各門設計門類之間的不同。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出設計方法,提出家具設計必須適應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對家具設計發展中功能、形態,理念、市場需求的分析總結出家具設計發展的新道路和設計上的方法。
總的來說藝術設計的研究方法不是固定的,可以展開多層次 全方位 寬領域的研究,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采用不同的用法,具體問題可具體分析。
5.選題目的和意義
我國家具藝術歷史悠久,家具是中國造物藝術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藝術門類,中國家具在世界家具藝術史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與西方家具經歷了完全不同的發展歷程,西方以埃及為源頭的家具演變過程中,椅子是家具類型中比較成熟的范式,而中國古代家具則經歷了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漫長過程。通過對東西方家具發展史的梳理可知,椅子發源與古埃,后傳入西亞,再傳入歐洲最后傳入中亞和印度,隨后又跟隨游牧民族的遷徙傳入中國。與此同時以中國禮制文化為主體,輔以印度佛教文化影響,經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最終發展出中國家具系統。此外中國家具,由于中國人善于利用包括亭臺樓閣等建筑在內的飛檐來表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只有木材這樣有韌性的材料才適合建造斗拱的需要,木材被大量運用于中國古建筑,中國家具最基本的框架式榫卯結構直接源于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在中國造物體系中,建筑與家具是以木工為核心的工匠體系,由春秋戰國時期《考工記》所載“攻木之工:輪、與、弓、廬、匠、車、梓”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明細。
在中國古代家具發展歷程中,經歷幾個不同家具類型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家具風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式家具、宋代的宋式家具、明代的明式家具、清代的清式家具,這些都是中國家具給人類留下的藝術寶庫的一筆豐厚遺產。
家具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解決人類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創造價值,同時還要兼顧美感。研究設計也就是要研究人類的需求,并將需求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產品,要使人們能通過設計感受到產品的品質,從而產生購買的欲望。
(1)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設計最終目的是實現商業價值。
(2)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設計最終目的是實現人文價值。
(3)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設計最終目的是實現個人價值。
(4)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設計最終目的是實現社會制度提升。
(5)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設計最終目的是實現科學快速發展。
6.總結
家具設計表面可能看似是簡單的組裝、排序或是美化的過程,但設計的過程也是賦予信息意義的過程,不斷的簡化、厘清、修飾甚至可能去說服、去取悅過后,設計就是把散文變成詩歌的過程。這個世界需要好的設計,設計師要做的就是用設計向世界傳遞一些更有價值的觀點。這是設計師的工作,也是設計該有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新中式家具設計研究.劉瑩.學位論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2011-06-01.
[2]當代中國的家具設計.彭亮.期刊論文.《創意設計源》 2013-04- 28 .
[3]藝術設計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探究.蒲麗麗.期刊論文《才智》2018-07-20 .
[4]家具設計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訓練現狀及思考.孫福良 等 期刊論文《赤峰學院學報(自然 科學版)》2014-04-12.
[5]淺析家具創新設計的實踐與運用.許瀘靜 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3-06-05 .
[6]淺談中國設計教育現狀.張瑞香 期刊論文《藝術研究》2008-11- 25 .
[7]基于仿生家居產品的設計方法研究.李瑞 學位論文.太原理工大學.2014-05-01.
作者簡介:饒貝貝(1997.10-)女,漢族,安徽阜陽人,安徽財經大學藝術學院,2017級本科生,產品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