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制定一系列審計信息化發展規劃,指導并推動高等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高等院校要深刻認識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努力提高自身信息化建設水平,遵循統一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先進性原則,切實加強系統建設。
關鍵詞:高等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
2017年,為了貫徹更好地落實十九大精神,更好的提升信息化環境下教育系統內部審計能力和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和《“十三五”國家審計信息化發展指導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教育部出臺《教育部關于推進直屬高等學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就如何推進直屬高等學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府審計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會上明確指出,要善于運用新科技手段,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可以說全國上下各個部門都對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發展要求和目標,與此同時各地高等院校也都快馬加鞭,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
一、高等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意義
教育部就審計信息化建設意見的出臺情況進行解釋,在談到目標方向時指出:為有效促進信息技術審計,不是單純依賴于購置了什么軟件系統或者硬件設備,最根本的是要把聚焦在審計業務和管理實踐中,將信息化建設的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審計能力的方向上,消除以往常用辦公軟件(如excel等)處理數據的困擾,數據由各方按規范提交從而解決了來源的問題,數據保持在服務器中從而解決了安全的問題,數據產生和數據傳輸都在系統中進行,從而實現實時數據分析應用的問題。并將信息化作為新的審計手段和工具,將審計信息化建設項目納入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統籌推進,提高大數據統計分析、預警研判和應急處理水平,推進科學管理和精準決策,探討審計業務組織形式,從而全面提升審計工作水平。
二、高等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情況
1.實現了審計項目審計狀態的透視
系統通過規范審計工作流程,利用項目管理單位在系統內立項并提交項目資料、審計事務所提交審計過程資料、審計處追蹤審計進度等一系列流程,實現了對審計任務開展過程的把控和對審計結果的掌控。實現了相聚的多方數據交互、工作協同,可動態了解項目進度、各方實施情況。
2.降低了業務數據的處理難度
消除了以往通用性辦公軟件處理數據的困擾,數據由各方按規范提交從而解決了來源的問題,數據保持在服務器中從而解決了安全的問題,數據產生和數據傳輸都在系統中進行從而解決了實時的問題。
3.規范了日常工作流程
各項目單位、各審計事務所按規范流程實施審計、按規范要求提交材料,統一規范能夠減少隨意性造成的審計風險,從而提高了審計的準確性。
4.減少了日常的重復勞動
審計系統實施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對審計工作做減法,不做加法。通過對審計系統的調試,和開發人員的多次溝通,將中介公司抽取工作、審計結論出具、結算審計確認表、審計費用計算等日常由人工實施的審計工作程序,內鑲到審計系統中,通過流程審計,實現對審計數據和資料的自動提取,減少了必要的重復勞動,真正實現為審計人員減負的系統功效。
三、當前高等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1.統一性原則
高等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應遵循統一性原則。以往的信息化建設受信息壟斷觀念影響,各業務系統之間各自為政情況較為普遍,軟件一部分功能重復;各系統開發的深度不一并且實用性有較大差別;開發語言、數據庫類型、接口定義方式各不相同。在符合行業標準和學校信息化校園建設的體系下,在學校信息化校園建設層面定義數據標準,以信息化校園為大框架,無縫集成學校已建成和新建設的業務系統,更好的推動數據規范、數據利用、數據保存,將標準、數據、應用、用戶作為核心來進行系統規劃和開發建設。
2.開放性原則
從全局出發,實現與項目申報,立項批復,財務管理,工程建設,招標采購,結項驗收、績效評價、風險預警等重要環節,關鍵部分的有效銜接,將內部審計業務融入學校整體業務管理中。一方面考慮到如何兼顧學校已經建立好的業務相關聯系統,利用其已建立好并運行流暢的流程,通過數據交換等方式避免重復建設;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自身審計業務流程的設立,優化各環節操作方式,切實實現內部審計的全覆蓋。
3.先進性原則
秉承先進性原則,將傳統的線下業務活動改造成線上信息操作,用數據流動代替人為操作,將制度約束,文件依據等內嵌到各項活動過程中,實現量化管理,剛性約束。結合大數據思想,加強對數據的分析和研究,使得所有過程數據和結果數據不再僅僅具備簡單展示功能,而是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發現與歷史數據,與關聯數據之間所蘊含的價值和意義,更深刻得理解具體業務背后的需求。
結語
當前只有不斷提高認識,積極摸索,規范制度,加強建設,通過搭建科學的信息化平臺,通過健全相應依據和流程,通過提升審計信息化建設能力,提高大數據分析、預警研判、應急處理、管理精準和科學決策水平,推動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亞坤.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
[2]周樂燕等.提高認識因地制宜推進高校審計信息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12).
[3]張佳春等.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平臺的建立和優化—以上海大學審計信息化平臺為例[J].中國內部審計.2015(11).
[4]蘇麗男.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經濟師.2015(02)
[5]教育部:直屬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不在于買了多少機器.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1-05/8417345.shtml.
[6]教育部關于推進直屬高等學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意見.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5/s7501/201801/t20180105_323859.html.
作者簡介:耿亮(1982—),男,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工作單位:中南民族大學審計處,副處長,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審計信息化建設。
基金項目:中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民族院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研究”(CSQ20041)。
(中南民族大學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