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摘要:幼兒口語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主體的教導作用。縱觀我國對幼兒語言教育的現狀,不得不說,在提升幼兒語言能力方面缺乏引導性的培養,大多數幼兒教育者盲目制訂語言培養計劃,設計的語言活動對提高幼兒口語表達的作用微不足道;許多家長更是把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的重任推卸給教師,未能從家庭教育出發,去為孩子打造一個舒適的語言環境,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本文從家園合作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與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大家可以共同探討。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與研究
引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可以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交流感情。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啟蒙期,屬于教育的起步階段。在這個時期,幼兒習慣模仿成年人的言談舉止。語言表達能力高能夠促進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讓幼兒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幼兒。此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能夠促進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從而提升幼兒的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學習其他領域的基礎,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學習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可以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交流感情。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啟蒙期,屬于教育的起步階段。在這個時期,幼兒習慣模仿成年人的言談舉止。語言表達能力高的幼兒能夠促進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讓幼兒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幼兒。此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能夠促進溝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從而提升幼兒的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學習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存在的難題
(一)教學內容不完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開展語言類教育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他們的教學內容不夠完善,很多學校開展單一的教學方式,只是一味地幫助幼兒說話,簡化語言教育的功能和內涵,忽視幼兒語言教育對幼兒個人發展的促進作用。目前隨著全民教育不斷提高,素質教育也不斷普及。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要鼓勵幼兒開口說話,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更應該拓寬幼兒教育的內容,讓幼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語言習慣。與此同時,在開展現代語言教育過程中,必須要處理好幼兒語言表達和幼兒性格之間的聯系,讓幼兒敢于開口說話,更好地表達自身內心的聲音。
(二)教師模范作用未能發揮
目前在語言教育過程中,應該發揮幼兒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然而部分幼兒教師能力有限,并沒有將語言教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法發揮自己的模范引領作用。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廣大幼兒都是通過模仿進行學習的。幼兒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產生一定的影響,根據此種情況,在日常語言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到自身行為對幼兒語言學習產生的影響。
三、家園合作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注意交流技巧,學會傾聽。
首先,家長還要注意與幼兒交流技巧。比如,家長在向幼兒講述一件事或者描述一個物體時,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達到更好的效果,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如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讓幼兒時刻感受到家長樂于和他們進行交流。同時,對幼兒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其次,要想讓幼兒的傾聽能力得到提高,家長還要傳授他們適當的方法。比如,家長應該適當糾正幼兒的傾聽行為,讓他們在傾聽的時候養成注視對方的好習慣,還要讓幼兒注意,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如果心存疑問,可以先記在心里,當對方說完話時再進行提問。另外,家長還要讓幼兒注意學習在聽懂對方說話之后及時給予回饋,這也是一種幫助幼兒傾聽的好習慣。
(二)家園共育創設語言環境
想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僅在幼兒園期間靠教師一己之力是不夠的,要為幼兒創造語言環境,幫助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學習語言。由于幼兒年齡的特殊性,需要家長和教師的照顧,因此在生活中主要以家庭環境為主,在學習中以學校環境為主,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為幼兒提供學習語言的環境,具體方式如下:第一,教師和家長交流時要說普通話,用禮貌語進行交流,切記使用不文明的錯辭,以免在不經意間對幼兒造成影響,要從小給幼兒樹立文明用語的習慣和環境。第二,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溝通,家長與長輩交流時也要保持使用普通話,從而避免幼兒養成用方言進行溝通的習慣,避免上幼兒園與其他幼兒產生溝通障礙,并且幼兒習慣用方言交流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糾正。第三,當幼兒在生活中產生疑問時,要耐心地講解,不要敷衍了事,以恰當的方式為幼兒講解,并拓展其他類似詞語進行造句練習。
(三)積極利用閱讀材料,培養幼兒的初級讀寫能力。
家長應該可以先關注以下幼兒園的閱讀課程,然后在家庭生活中,也為幼兒布置類似的、愉悅的、輕松的閱讀環境。家長可以將家中的圖書布置在書架上,并將書房營造成一個相對安靜、溫馨的空間,讓幼兒首先對書房的閱讀環境產生好感。為了鼓勵幼兒進行閱讀,家長還可以在家中開辟出一個專門供幼兒閱讀的空間,在該空間內布置幼兒喜歡的顏色的桌椅,或者擺放一個舒服的小沙發。家長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拓展學習經驗,尤其在幼兒4~5歲左右,理解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階段,家長更應該積極利用閱讀資源,塑造幼兒的語言表達,讓幼兒能夠通過復述故事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在幼兒對閱讀中的詞匯產生敏感的時期,家長還要幫助他們理解詞匯。
結束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和家長及時進行溝通,把幼兒在園里的表現及時給家長進行交流,家長及時掌握自己孩子的思想動態、言行習慣。同時教師也通過互聯網平臺,了解幼兒在家里的表現、家里的所作所為,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糾正他們各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積極健康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郭曉紅.小班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20(30):170.
[2]吳靜.家園合作共同提升——淺談有效開展親子閱讀的家園合作方法[J].新課程(綜合版),2019(11):265.
[3]黃婷.家園合作,緩解幼兒入園焦慮[J].好家長,2019(87):17.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香江國際幼兒園? 62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