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要]目前,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面臨著師資嚴重不足、時間過短和流于形式等問題。文章提 出了構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的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并指出了構建高職思 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在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組織形式上,采用學生學習小組的 教學組織形式;在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上,實行高職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建立 健全科學的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新機制。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 高職思政課 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互聯網技術的提升, 我們正在逐步進入互聯網時代,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 來了諸多好處,但是在教育方面,卻對高職學生的思維 方式與學習方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左右了高職學生 在價值觀方面的形成。互聯網的出現既給高職思政課 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互聯網 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找到新出路,對思想政治課 程進行創新,使高職思政課重新煥發生機。
一、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現狀
第一,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師資嚴重不 足。高職思政課是面向全體高職學生開設的必 修課。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招生規模的不斷擴 大,高職在校生人數與日俱增,但高職思政課教 師人數增長緩慢。為解決生師比失衡的問題, 高職思政課教學普遍采用大班或者中班教學的 形式。此舉雖然勉強完成了高職思政課的理論 教學任務,但實踐教學卻因思政課教師嚴重不 足而大打折扣。
第二,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時間過短。高 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承擔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 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提高學生運用 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各種 問題的能力的任務。因此,高職思政課實踐教 學應當貫穿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全過程,但目 前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僅局限于高職一年級, 時間太短,不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第三,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具 體表現是:(1)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缺乏獨立、 完整、詳細、可操作的教學計劃。(2)因受場地、 經費、時間、學生安全等因素的制約,高職思政 課實踐教學往往無法順利進行。(3)高職思政課 實踐教學形式單一,主要是組織學生收聽觀看音視頻或者參觀實踐教學基地,并在活動結束 后由參加活動的學生上交一份實踐報告,這無 法使學生真正領悟到開展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 的意義。(4)校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缺乏,校 外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距離學校較遠,這嚴重 制約了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5)學 生參加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考核成績占思政 課總成績的比例不高,無法調動學生參與高職 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可 見,目前,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嚴重 制約了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利用互聯網進行高職思政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 .可行性原則 通過互聯網進行思政課程教學時,首先就要考慮 其可操作性。關于利用互聯網進行思政課教學受到多 方因素的影響,例如學生是否具備個人電腦、教學設備 是否齊全等等,還要將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因素 考慮進來。
第二. 趣味性原則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更加重視教師講授,忽略了學 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得上課枯燥乏味。但通過 互聯網教學,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起學生的學習 欲望,互聯網將圖畫、文字、聲音等與傳統教學方式相 融合,增加學生的感官體驗,會讓學生更加樂衷于思政 學習。
第三. 導向性原則 將互聯網當做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工具,要求 教師能夠分辨網絡上的虛擬信息。但網絡是開放的, 很難對虛擬信息進行有效控制,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 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要與元教學目標保持一致, 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
第四.輔助性原則 在高職思政課上引入互聯網,就是要發揮出互聯網的輔助功能,使之輔助傳統的教學方式。關于互聯 網的輔助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教學內容與教學手 段。通過互聯網的輔助教學,能夠提高傳統思政課的 教學效率; 通過教學資源共享的形式,能夠使教學內容 得到進一步豐富。教師在思政課教學時,要充分發揮 出互聯網的輔助功能使其能夠為傳統教學服務。
三、創新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必 要性
第一,創新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是貫 徹落實中宣部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的需要。2015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 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教社科〔2015〕2 號文件) 中明確提出:“進一步規范實踐教學。”由此可 見,創新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是貫徹落實 中宣部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的需要。
第二,創新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是高 職教育題中應有之義。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 標是高技能人才,而要將學生所學知識轉化為 技能,就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做 中學、學中做”。由此可見,創新高職思政課實 踐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題中應有之義。 第三,創新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是高 職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一方面,開展高職思 政課實踐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親身實踐、親 身體驗和親身感受,不僅有利于鞏固和加深學 生對所學高職思政課理論的理解和掌握,還有 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 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開展高 職思政課實踐教學,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僅有 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學 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 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要對學生進行思政課 實踐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要對傳統的思 政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提供更加新穎的教學服務,提 高思政課實踐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
[1]謝霄南.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評析 [J]. 文化學刊,2017( 6) .
[2]甘曉娜,黃偉萍. 高職院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 況調查[J]. 教育與職業,2017( 5) .
[3]陳艷芬.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性 研究[J]. 湘潮( 下半月) ,2017( 1) .
[4]周長茂,樊興波.“互聯網 + ”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 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 商界論壇,2017( 3) .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