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森

摘要:目的:觀察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并發癥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37例:未開展早期康復治療)與實驗組(37例:開展早期康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早期康復治療可有效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早期康復治療;腦卒中偏癱;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104-01
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中樞神經反饋系統重建,但是腦卒中偏癱患者易出現足內翻、足下垂、手腕腫、髖關節外翻等并發癥,上述并發癥的發生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近些年,部分醫學研究者提出,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在患者各項生命指征平穩且患者比你輕不再發展后48h即開展早期康復護理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1]。本次研究為論證上述觀點,比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腦卒中偏癱未開展早期康復治療以及開展早期康復治療患者預后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開展早期康復治療的37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男(n=20)、女(n=17),年齡區間為:44歲~65歲、平均(51.32±1.42)歲,左側偏癱18例、右側偏癱19例。對照組未開展早期康復治療的37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男(n=19)、女(n=18),年齡區間為:46歲~64歲、平均(51.31±1.44)歲,左側偏癱19例、右側偏癱18例。兩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齡等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對象均有腦卒中病史且經臨床診療確診腦卒中后偏癱。(2)本次研究對象均獲悉本次研究具體措施后均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非首次腦卒中后偏癱系統診療患者。(2)排除既往有腦血管病史的患者。(3)排除確診精神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言語交流功能異?;颊摺?/p>
1.3方法
1.3.1對照組行常規康復訓練,在患者各脫離生命危險且各項生命指征平穩,病情穩定后3周開展行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內容包括患側肢體被動訓練與主動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引導患者偏癱一側肩關節行屈伸、內外旋轉運動,腕關節與指關節活動,膝關節屈伸運動,踝關節跖伸運動。此外,鼓勵患者逐漸主動開展患側大小關節運動,同時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借助殘余肌力倚床坐起,在患者背后放置軟枕以提升患者肢體平衡能力,而后逐漸攙扶患者下床活動,一般情況下,康復鍛煉每日2次左右,每次持續康復鍛煉時間為10-30min。
1.3.2實驗組患者行早期康復訓練,在該組患者病情穩定后2-3天即開展康復訓練,該組患者早期臥床階段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功能體位,患者仰臥位時,在患者患側肩關節下、大腿外側、髖關節下與膝關節下均放置一個軟枕,以防止髖關節外旋,同時在患者足底墊一軟枕以保證患者足取中立位。當患者無健側臥位時,患側肩關節屈曲90度,上肢外展的同時,在患側肘關節、腕關節下防止軟枕,患側髖關節與膝關節呈90度且在其下放置軟枕。當患者取患側臥位時,患側肩關節屈曲,患側肘關節、腕關節均自然伸展,患側髖關節保持伸展位,膝關節輕度屈曲且在膝關節下放置一個軟枕。此外,每隔2h幫助患者更換一次體位,護理人員參考對照組開展患側肢體被動按摩,同時護理人員鼓勵患者積極開展主動康復鍛煉。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4個月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應用Barthel指數評估患者日常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該指數評分范圍在0-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日常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高。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系統處理結果中相關計量數據,(%)表示形式的相關計量數據用X2檢驗,()表示形式的計量數據用t 檢驗,P值<0.05表示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見表1,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見表2,實驗組患者干預4個月后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
3討論
腦卒中偏癱患者常規康復訓練實施過程中,患者未處于功能體位,患側腕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在缺乏保護,在重力作用下易發橫髖關節外旋、足下垂、足內翻等并發癥,進而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提升[2]。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護理在常規康復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在患者病情平穩后2-3天即開展康復鍛煉,其因患者病情未定后2-3天,患者處于臥床期,該階段早期康復鍛煉方式為體位護理,通過使患者在臥床期間患側肢體保持功能體位,給予中樞神經細胞持續性神經反饋,以激活患者中樞神經處于休眠狀態的細胞,同時提升患者后續被動康復鍛煉、主動康復鍛煉的適應性[3]。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此外,與干預前相比,兩組患者干預4個月后Barthel指數均提升,其中實驗組干預4個月后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陶昱. 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并發癥的療效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281.
[2] 王香花. 早期良肢位擺放應用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效果及 對肢體功能與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民間療法,2018,26(11):108-109.
[3] 劉春英.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