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鑫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癌癥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將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治療的120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根據麻醉深度分為淺度組、中度組、深度組,分別40人,不同麻醉深度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進行了比較。結果 3組患者手術結束時和手術后1d ACTH值明顯高于麻醉前(P<0.05),手術后1 d IL-6、CRP、TNF-α 其數值顯著高于麻醉前,淺度組顯著高于其他兩組(P<0.05),淺度組和中度組的cor在手術前和手術后1d顯著高于深度組(P<0.05),深度組 ET-1在手術中及術后 1 d 顯著低于其他兩組(P<0.05)。總之,中度麻醉可以抑制老年腸癌手術患者的應激反應,血流動力學也相對穩定,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麻醉深度;腸癌手術;應激反應
【中圖分類號】R2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199-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 2019年 2 月至 2020年 2 月診治的 120 例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根據麻醉深度分為三組,各 40 例。淺度組男 21例,女 19 例,平均年齡(70.3±2.6)歲,BMI(21.8±3.8)kg/m2;中度組男 20 例,女 20 例,平均年齡(71.3±2.8)歲,BMI(22.4±3.5)kg/m2。深度組男 22 例,女 18 例,平均年齡(71.6±2.9)歲,BMI(21.8±3.8)kg/m2。本研究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且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手術前禁食水,進入手術室后動態觀察患者的體征,利用Narcotrend 單途徑檢查,靜態注入0.25g/(kg·min)瑞芬太尼麻醉誘導麻醉,2min后注射2.0g/ml丙泊酚,注意觀察患者各種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患者的 Narcotrend 指數下降到目標值,注射0.9ml/kg羅庫溴銨,插入氣管,調節呼吸,將麻醉深度調整到目標水平,手術中注射1~3g/(kg·min),維持肌肉松弛,根據患者的需要,注射麻黃素,阿托品,等藥物。手術前30分鐘停止使用肌肉松弛劑,逐漸降低藥物濃度,持續注射利芬太尼直到手術結束。
1.3 觀察指標
一般情況下,即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前、氣管插管后立即、氣腹前2min、氣腹后2min、手術結束、拔管時等時刻,記錄了心率(hr)和平均動脈壓(map)的變化.麻醉前、手術中、手術后分別抽取5ml靜脈血和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保存在-80℃的冰箱里。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液的cor、acth、et-1濃度(試劑盒由北京華埠力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和用酶標法(ELISA法)測定血漿TNF-α、IL-6和CRP濃度(試劑盒由上海依科賽生物公司提供),并根據說明書由專業負責人進行檢查。手術前和手術第7天,未參與麻醉過程的研究人員以brice scale的比例跟著患者了解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使用spss17.0,數據以平均±標準偏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重復測量數據組之間比較為重復測量數據的分散分析方差分析,組內各時間點的比較為Bonferroni方法,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在統計上有意義
2 結果
術后1d ACTH值明顯高于麻醉前(P<0.05),術后1dl-6、CRP、TNF-α 在水平上,淺度組明顯高于麻醉前及其他兩組,淺度組和中度組的cor在手術前和手術后1d有顯著增加(P<0.05),深度組et-1手術后和手術后1d明顯低于其他兩組(P<0.05),見表 1。
3 討論
acth, IL-6, crp, tnf-α, cor和et-1是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應激反應指標,根據麻醉的深度,患者的麻醉反應不同,acth和cor都對下丘腦、腦垂體及腎上腺皮質有反應,對身體壓力變化有反應.il-6, crp, tnf-α它直接受應激反應的影響,與患者神經分泌有關,綜合反映患者機體應激反應程度,et-1的釋放、合成與麻醉劑的吸入、用量等有關.患者給麻醉藥時,一定要對麻醉深度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機體的應激反應得到有效抑制,以免麻醉藥對患者的呼吸系統疼痛抑制過多.總之,中度麻醉深度可以抑制老年腸癌手術患者產生的壓力反應,血流動力學也相對穩定,需要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浩,甘亞倩.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麻醉期間應激反應的影響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9):3275-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