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蓮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輔助治療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行IABP輔助治療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15例(選擇常規護理)和研究組15例(選擇循證護理),比較心功能相關指標。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cTnT)及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VDD)水平較高,左心射血分數(LVEF)較低,P<0.05。結論 該病患者術后接受循證護理可顯著改善其心功能,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常規護理;循證護理;主動脈球囊反搏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72-01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心血管系統的常見疾病,患者病情發展較快且預后較差。臨床采用藥物與手術聯合治療,即可增加冠脈血流及泵衰竭的功效[1]。IABP輔助治療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治療手段,主要被用于治療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休克等疾病,這種機械性輔助循環裝置可以改善患者的低心排出量問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與預后。在治療后的康復過程中,患者的心功能恢復易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實施治療后采取護理措施聯合干預意義重大,可改善預后,促進患者康復。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將科研結果及臨床經驗相結合后制定的護理方案,目的是輔助干預以獲得最佳的康復效果。本文探討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主動脈球囊反搏輔助治療的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30例接受IABP輔助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選取時間為2018年6月-2021年6月,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n=15)和研究組(n=15),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研究組選擇循證護理,對照組男女比8:7,年齡40-75歲,平均(54.23±5.12)歲;研究組男女比9:6,年齡42-70歲,平均(53.25±5.15)歲,兩組基本資料一致,P>0.05。
病例納入標準 ?患者均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的多分支或彌漫性的血管病變,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查提示心臟射血分數在40%以內,心功能分級均在Ⅲ級以上。同時排除腦出血、凝血功能障礙等主動脈球囊反搏禁忌癥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IABP的治療方法:術前先檢查球囊是否漏氣,機器驅動是否正常,同時將導管用肝素鹽水沖管排氣后備用,之后給患者常規局麻,股動脈穿刺,將適宜型號球囊導管經股動脈置入左鎖骨下端1~2cm腎動脈開口近端的降主動脈內,導管的另一端連接反搏機器,選擇合適的心電圖導聯觸發,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與心臟的心動周期同步運行,引發有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即主動脈舒張期的增流和收縮期后負荷的下降,極大地提高了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減少了心肌耗氧量。反搏波維持高于收縮壓1.3-2.67Kpa,從而達到輔助循環治療效果。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術后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生命體征,定時檢查電極片的連接情況,如果發現電極片脫落要馬上重新固定;根據醫生的醫囑使用藥物并記錄藥物使用的效果;保持絕對臥床,定時幫助軸線翻身以防止壓瘡的形成;注意保持管道通暢,觀察管道的固定情況等。
研究組接受循證護理,(1)提出護理問題:根據患者的現有的和潛在的危險因素提出護理問題;(2)循證護理的應用:①IABP機的相關的護理,熟悉IABP儀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當報警發生時要迅速尋找報警原因,分析報警內容及時處理。連接好心電監護系統,每小時記錄主動脈球囊反搏的路線參數,并觀察是否有心率同步,反搏圖形是否正常、規律。觀察主動脈球囊反搏外固定導管內有無血跡,防止導管移位、打折或斷開;②球囊導管的護理,持續肝素鹽水沖管,以防血栓形成堵塞管路;③術后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重視患者主訴,觀察患者胸悶、胸痛及呼吸困難有無緩解,若有加重立即報告值班醫生,并協助給予相關處理;每小時觸摸雙足背動脈搏動、皮溫及觀察皮膚顏色情況,并做好記錄防下肢缺血發生。④心理護理,行IABP輔助治療的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收治在監護病房,家屬不能陪伴,對環境陌生,且術后要求患者臥床,肢體制動,導致其活動受限,同時又擔心病情,易產生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增加其安全感,同時在患者家屬探視時多給予其精神上的安慰;⑤體位護理,囑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插管側下肢制動,床頭抬高小于30°,穿刺側下肢伸直,避免屈膝、屈髖。踝關節處用約束帶進行固定,避免導管打折,間隔兩小時分別在左右肩下,墊軟枕,骶尾部、肘部及足跟每個一小時按摩一次,以避免壓瘡的發生,患者翻身時,翻身幅度<30度,下肢與軀體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避免穿刺側受壓;⑥導管護理: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更換鞘管插管處敷料,更換敷料時防止鞘管或反搏導管移位,影響反搏效果,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及發紅的現象;留置尿管,準確記錄出入量,若出現血尿或無尿情況立即報告醫生,少尿無尿要警惕IABP插管位置過低影響腎灌注所致。⑦潛在并發癥:球囊破裂,球囊破裂為最嚴重的并發癥,其發生原因與球囊在擴張時壓在鈣化的主動脈壁上有關,也與選擇的導管型號不當有關,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球囊反搏的情況,出現報警應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給予相關處理,嚴密觀察顯示屏上反搏壓、反搏波形及反搏導管內有無血液,當反搏壓降低、波形消失,反搏導管內出現血液,提示有球囊破裂的危險,一旦發生球囊破裂應立即停止反搏,將患者頭部抬高30°,取頭低足高位,避免氦氣進入腦部形成栓塞,及時告知醫生,根據病情更換或拔除導管。⑧拔管護理,循環穩定可考慮拔管,按壓穿刺點上方1cm處半小時,彈力繃帶包扎,穿刺點放置1kg沙袋壓迫8小時以上,制動24小時。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心功能相關指標。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cTnT)及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VDD)水平較高,左心射血分數(LVEF)較低,P<0.05,見表1。
3 討論
IABP輔助治療可調節患者心臟供血、供氧及降低心臟負荷,作用機制為球囊會隨著心臟的收縮而放氣、充氣,在這個過程中可配合心臟功能,恢復心臟損傷,提高其功能,使癥狀及不適癥狀得到改善[2]。造成心肌梗死發生的原因有多種,需依賴IABP輔助治療提高生存質量,該手術可具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可使再閉塞的可能性降低,避免心臟損害的部位擴大或病情加重,但術后易產生諸多并發癥,因此術后需結合護理措施聯合干預,以改善治療效果意義重大[3]。
本文通過對該病患者術后實施循證護理得到理想的護理效果,使其心功能恢復情況及心理狀態得到顯著的改善,使其日常生活質量也得到提高。循證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護理人員慎重、正確的應用所得到最好的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及專業技能,并考慮患者的意愿,將三者完整的結合,制定出完整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將循證護理模式應用該病患者術后具有重要意義,即改善患者預后同時使護理質量得到提高。在實施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熟練掌握該手術的相關知識及搶救技術,同時需具備高度的責任心。
綜上所述,該病患者術后接受循證護理干預得到理想的護理效果,利于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使其心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朱倩如,孫君凡,王瑞,等.早期人文關懷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擇期PCI術后心理狀態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6):2941-2943.
[2]馮克福,余曉凡,余華,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輔助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伴嚴重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8,21(6):789-793.
[3]田峰,周珊珊,張弢,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聯合體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應用[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9,27(11):6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