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麗
摘要:我國互聯網科技發展的非常迅速,微博、短視頻軟件等已經遍布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雖然這意味著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但同時也正慢慢侵蝕人們的大腦,使人類變得更加懶惰。尤其是初中學生這樣自控力嚴重不足的群體,他們非常容易陷入快時代的節奏中,導致自己沒有辦法長時間專注學習。身為教師的我們,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應該利用在快時代里產生的微課教學方式進行授課。
關鍵詞:初中歷史;微課教學;設計;應用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歷史教師也應當抓住新時代的教育風口,全面整改傳統的教學風格。微課教學的核心是自身教學時間短、內容更細致,對學生來說內容情節較簡單,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這些微課教學獨有的特點正是改善初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弱的缺點的有效方式。
一、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一)學習時間短且高效
歷史學科的內容非常繁瑣,學生需要靜下心仔細思考斟酌。但是,初中學生的學習意識非常薄弱,不能夠長時間地專注于某件事情,再加上,很多學生沉迷于短視頻或其他娛樂軟件中無法自拔。而微課教學的特點就是時間短,雖然時間短,但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所以,微課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接受內的時間里學習。
(二)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學生在微課教學環境下學習,會逐漸被由淺入深的知識內容吸引。由于初中學生對什么事情都比較好奇,并且也非常容易受引導,所以,微課教學能夠逐漸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二、微課教學的運用方式
(一)借助多媒體,圖文并茂
歷史教學中的內容有很多較為抽象的點,學生并沒有親眼見過其中所描繪的內容,再加上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還是采用“說教式”講解法,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考想象空間。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班級中的多媒體展示微課,讓學生邊看視頻邊聽教師講解,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完全融入到歷史學習中。
例如,在七年級歷史課文“原始農耕的生活”講解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就要整理好自己準備講解的微課內容,可以把整節課堂分為三段。首先,在多媒體中播放原始農耕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時的農耕經濟主要情況。同時,也要為學生講解原始農耕生活的農具和現代農具的差異,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發展的變化能夠為人類帶來什么。隨后,教師要向學生講解原始農業距現在多長時間、種植什么農作物等問題,之后給學生五到十分鐘的提問時間,保證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師應當把自己的教學中心放到愛國層面,引導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明一路傳承下來的艱辛,從而促使他們能夠珍惜現在的美好學習生活。
(二)利用微課加固重難點
各個學科都有重點難點知識,尤其是歷史學科,幾乎每一章節的內容都是重點難點。但由于知識點過多、過細,再加上很多學生沒有使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和規律的學習方式,所以他們的歷史學習效率非常低。對此,教師可以用微課教學方式,將每個知識點單獨拆分出來,細致地向學生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夠認真對待每一個知識點,同時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漸提升。
例如,在七年級歷史“東漢的興亡”講解中,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整理好這節課的講解方向和目標。這部分教學的重點內容非常多,并且也是考試的必考點。比如,課本中出現的“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學生不僅要學會比較這兩個政權模式的意義作用,還要通過這個知識點,掌握歷史比較法的運用方法。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課文中類似這樣的重難點一一著重講解,以保證學生能夠完全領悟。
(三)確保微課題材質量,合理掌握微課時間
微課的意義就在于時間短,教師要合理把控微課時長,盡量控制在五到十分鐘之間,和傳統的教學時間分開,讓學生意識到微課學習的特點。同時,微課題材的質量教師也要嚴格把關,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從中汲取歷史知識的精華。
例如,在七年級歷史“三國鼎立”講解中,在備課時,教師就應當把三個國家建立的時間、背景、建立者這個知識點制作成一節微課程。其次,將三國時代發生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背景故事制作成一節微課程。最后,可以把分析三國人物的性格、情感價值等作為一節微課程單獨來講。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學生會因為好奇而去挖掘更多的歷史情節故事。
總之,微課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喜歡學習,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正視歷史文化。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講,微課教學能夠改變歷史知識存在的形式,使課本中的重難點變得簡單明了,同時也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方式。所以,歷史教師應當大力推崇和采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彭梅杰.探討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52).
[2]姜有斌.品味微課 展現初中歷史教學魅力[J].名師在線,2019(33).
[3]李俊杰.新課程背景中的初中歷史微課教學[J].文教資料,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