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超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共產黨可歌可泣的百年歷史,是一部內容豐富、情節生動的思政教科書。教育部第43號令明確將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為思想政治輔導員的第一項工作職責,是立德樹人職責的第一要義。作為一名輔導員,應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思政引領的根本任務,積極帶頭學好黨史,并不斷從中汲取黨的力量和智慧,提高自身能力和歷史涵養,進而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動。加強黨史學習,推進思政工作,可以通過學深悟透、增信崇德、守正出新、擔當作為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學深悟透,做黨的歷史的研究者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輔導員應該在黨史學習中走在前頭、學在前頭,真正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起到實實在在的帶頭作用。要體悟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牢記黨的奮斗歷程、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汲取自身向前發展的的力量和勇氣。要學習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歷史大勢,準確研判國際國內形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關系,善于把握歷史機遇的智慧和思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歷史規律,站穩政治立場,勇立時代潮頭。要提高自身思想理論水平,在深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更新知識,及時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只有自己真正對百年黨史了如指掌,在給學生講解時如數家珍,才能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才能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傳承好、發揚好黨的成功經驗。
二、增信崇德,做黨的領導的擁護者
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站位要高,情懷要深,只有自己堅定信仰,才能給學生講好信仰。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面臨復雜形勢、嚴峻挑戰和多重考驗,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考驗下,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十分重要,正當其時。在黨史學習中,我們既要回望歷史,不忘一代代革命先烈為中國偉大革命事業的無私付出,也要回看當代,銘記時代英雄為國家繁榮人民幸福付出的辛勤和汗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結合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重大歷史性成就,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和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小康,從經濟飛躍到科技創新,這一切成就,都是當代中華兒女平時這個世界的精神自信源泉,都得益于黨的先進思想和科學領導。輔導員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建黨以來的大事件的重要意義,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進一步堅定自身信仰,激發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爭取更大的勝利。同時引導青年學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力量。
三、守正出新,做黨的思想的傳播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該充分結合青年學生的思想和精神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和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要深入挖掘黨史資料,創新宣講形式,積極宣傳黨史。從革命年代勇于犧牲,到建設時期甘于奉獻,再到改革大潮中攀登科技高峰,到新時代取得更多非凡成就,無數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構筑了內涵豐富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青年學生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近日,《覺醒年代》的流行,再次說明愛國主義永不過時,革命精神永不過時,只要充分調動青年學生的主體性,創新黨史宣講形式,把黨史故事講生動,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受此啟發,筆者在對學生進行的黨史宣講中,針對青年學生的年齡特點,以黨史中的青春榜樣為切入點,講述一百年前的那些“90后”“00后”在五四運動、中共一大等歷史事件中為救國救民付出的艱辛努力,學生紛紛感同身受,宣講取得良好效果。以理性認同、情感認同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引導學生具有崇高責任感,始終堅持把個人發展同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學習奮斗的目標,努力學習專業文化知識,提高思想修養,與新時代同向同行。
四、擔當作為,做黨的宗旨的踐行者
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學習的意義不僅在于提高認知、激勵思想,更在于改變行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史力行就是充分彰顯擔當作為,這是思想教育效果好壞的體現。彰顯擔當作為,要在進行思政教育時理直氣壯,只有讓青年學生胸懷天下、愛黨愛國,才能真正樹立遠大的理想,奮發成長成才,將個人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結合在一起。高校輔導員要大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以黨史中的生動事例引導學生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聽從黨中央號令,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彰顯擔當作為,要在為學生辦實事上盡心盡力,一切為了人民是黨一切工作的初心,在教育崗位,就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作為一名輔導員,也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把學生急難愁盼的小事雜事煩心事當做最重要的事來解決,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總之,輔導員要立足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學習黨史,深入挖掘黨史的重要育人功能,將黨史學習成果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用黨的一百年寶貴經驗來啟迪學生,用偉大的建黨精神來激勵學生,以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引導新時代青年堅定愛黨愛國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