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姝雯 李孟悅
摘 要:與傳統的旅游居住模式進行比較,可以看出,民宿有著十分顯著的建筑設計特點。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民宿就是為了更有效地解決大量游客在旅游地區的住宿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功能性、特色性和游客的旅游體驗等相關內容,因此民宿建筑為旅游業的良性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當前,人們對于當代民宿建筑設計的特點有越來越多的要求,民宿也需要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游客的要求,實現更加靈活、高質量的發展。基于此,文章重點分析當代民宿建筑設計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當代民宿;建筑設計;主要特點;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的旅游產業迅猛發展,在游客的數量方面呈現出與日俱增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旅游產業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當代民宿建筑設計也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游客的內在要求,使建筑設計呈現出更加多樣化、豐富化的特點,進而為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助力。同時,也要進一步促進當代民宿建筑設計向特色化、整合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進而促進旅游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有更加良好的發展成效。
一、民宿的概念
當代民宿的出現起初是為了充分解決旅游觀光地區住宿設施的供需問題。在國外,民宿已有比較成熟完善的發展,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行業組織。民宿在設計和服務等方面更加關注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體現人性化的服務,相關服務內容也更加規范多樣,體現出個性化特征。同時,民宿建筑也結合觀光地區的具體情況和人文風景、自然特色等因素進行家庭化、本地化和民俗化的改進和設計。游客在民宿的居住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通過居住和體驗,對當地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和體驗,并且融入當地的民俗文化中,有更加良好、更加深刻的旅游體驗。民宿住宅主人往往會把閑置的房屋租賃給游客,這樣能夠進一步加深游客和主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旅游過程中的情感交流有效推進。與酒店不同的是,民宿更類似于我國古代文化中的客棧。民宿在發展過程中,在建筑設計和發展趨勢等方面也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二、當代民宿建筑設計的特點
(一)與傳統酒店相比,民宿所呈現出的設計特點
酒店與民宿都是為游客提供住宿服務的場所,在功能方面大同小異。但是針對設計特點而言,與傳統酒店經營對比,民宿呈現出十分顯著的個性化特征。首先,酒店在設計方面是對建筑空間直接進行合理改造和布局,而民宿主要是對改造完畢的建筑空間進行二次設計和優化,針對性地設計和改良,其根本宗旨是為游客提供具備個性化和獨特旅游體驗的住宿條件,更加關注游客的體驗感。其次,傳統酒店可提供的服務具有局限性,而民宿除了能滿足游客的需求之外,還能讓游客有更多的體驗活動,充分加深游客的情感體驗、身體體驗等,這樣能夠讓游客更有效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對地域文化有更充分的認知,可以品嘗農家菜等,也可以感受獨特的建筑風格。
(二)與農家樂、客棧、家庭旅館等相比,民宿所呈現出的設計特點
民宿具備著農家樂、客棧、家庭旅館所不具備的特征,大多數民宿都是村民自主經營的,在設計方面更能體現當地的特色和風土人情,呈現民宿設計的優勢特點。民宿有別具特色的風格,同時也具有整合性、創意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同時,更突出自然環境優美和生態環保,以及地域性和文化底蘊。通過對民俗建筑設計特點進行調研,可以看出,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民宿更加關注自身環境的優美性和文化底蘊的深厚性,通過民宿設計可以體現出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更加關注生態環保的相關內容,把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進行更有效的融合。除此之外,還能充分體現出鄉土特點和地域性。通過對精品民宿的觀察和分析,可以看到,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精品民宿往往都更加凸顯鄉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充分體現出其自然人文價值。
三、當代民宿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一)更加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
民宿建筑設計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然更加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把鄉村旅游作為重要支撐,建立在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之上,通過環境和資源的保護促進當地的生產發展。在未來的民宿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會把民宿建筑和鄉土特色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使其成為更豐富、更多樣化的鄉村意象,體現出自身的特色和亮點。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把充分遵循生態環境發展規律作為基本原則,不能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景觀。在規劃建設過程中,要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進行更深入的融合,充分體現出生物的多樣性,有效規避因為大肆裝飾而導致當地的自然生物棲息地被破壞等相關方面的問題,確保生物鏈條足夠完整完善,這樣才能體現出民宿建筑設計的優勢和價值。要從根本上有效規避和杜絕破壞當地地形地貌等相關方面的問題,以此確保當地的自然生態和文化風貌能夠保持完整性和系統性,有自身的獨特價值和風貌,這是民宿在未來設計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統籌規劃科學合理的布局
在未來的民宿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具備長遠的戰略發展眼光,要統籌規劃做出整體布局,具備整體性、系統性的意識,確保民宿建筑設計符合當地的生態功能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在土地利用和旅游業的總體規劃等方面要著重掌握,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相對應的設計。同時,要具備大局觀,要著重把握當地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加快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從宏觀層面體現民宿建筑的獨特價值和自身特點,優先發展特色民宿、精品民宿。通過獨特的創意和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民宿建筑設計水平和質量。民宿建筑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貫徹落實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在整體布局方面要有效把握,體現出鄉村的特色和民宿建筑的個性化特征。相關部門應統籌規劃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民宿建筑有效融合,充分做好區域的布局和優化工作,沿景、沿江、沿路,鼓勵農家樂發展鄉村特色精品民宿。
(三)更有效地體現地域文化和鄉土特色
民宿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更充分地體現出其獨特性和專屬性。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要通過建筑風格、房間裝飾裝修、景觀美學特征等相關內容,使民宿產品更富有特色,體現出創意概念,有自身的獨特性和不可取代性,這樣才能體現出更加良好的設計效果。要對當地的特色文化底蘊進行深入的挖掘,體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傳統民俗,以及傳統技藝等,要進行更有效的傳承和發揚,使當地淳樸的民風得到保持,從而促進人文環境和人居環境實現和諧統一。同時,民宿在設計過程中,也要具備創新意識,要為游客創造體驗服務,針對文化符號進行挖掘、提煉和應用,使鄉村特色民宿的特點得到充分呈現。
(四)在民宿裝飾中融入特色設計
民宿建筑設計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更有效地融入強烈的民族和古代特色,例如可以通過壁畫,青銅器、陶器等文化圖案,呈現出良好的點綴效果和渲染作用,進一步體現出民族的藝術魅力。在民宿裝飾圖案中,不同地域所呈現出的裝飾圖案有著不同的含義。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把民宿圖畫中的景觀要素進行提取,進一步體現地域特色,使民宿建筑有著濃濃的異域風情,有著更為原始的內在氣質和生命力。在現代的民宿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更要融入淳樸的民族裝飾,體現出民族精神,進一步體現出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這樣能夠形成更強烈的反差,讓游客更生動直觀地體驗民族文化與民俗文化。在不同的建筑裝飾中體會民宿文化的特點,在現代裝飾風格中體會現代與傳統的融合,有助于增強游客的住宿體驗。
(五)傳統民宿文化和現代裝飾裝修風格有效融合
民宿建筑設計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勢必和現代室內裝修裝飾風格有效融合。將現代化的裝飾風格融入民宿設計,促進民宿文化和現代設計互相滲透,體現出二者碰撞的火花。民宿文化與現代感的融合在未來的民宿建筑設計過程中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和推行,設計師可把不同種類的建筑裝飾材料通過富有創意的組合形式或者進行搭配,形成整體的藝術面貌,進行更高質量的藝術展示,風格更加多元化、豐富化,結合場地規模類型和用戶需求而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和創意,這樣能夠呈現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和情感沖擊,進而讓游客有更加良好的旅游體驗和文化感知。
四、結語
在當前旅游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當代民俗建筑設計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民宿建筑在自身的設計方面呈現出十分顯著的特色和個性化特征。特別是與傳統的酒店以及農家樂等形式進行對比,民宿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和價值。民宿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確保與生態環境保護等人文因素相結合,與當地特色加強融合,進一步體現出民宿建筑設計的多元化、特色化和生態化的發展路徑,進而為游客提供更高質量的住宿服務,同時也能夠讓游客有更加良好的旅游體驗,這對于當地的旅游業發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白羽,吳曉東,邵明.從環境心理學角度探討當今民宿設計趨勢[J].設計,2016(13):54-55.
[2]楊卉.民宿標準化現狀、問題及對策:以桂林陽朔為例[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4):98-99.
[3]趙菁.淺談當代民宿設計的特點與發展趨勢[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2):55-57.
[4]石堅韌,高秀秀,柳驊.浙江民宿經濟發展趨勢分析[J].住宅科技,2017(2):57-61.
[5]王小林.淺析民宿設計中的人文情懷[J].學周刊,2017(3):5-6.
[6]黃彥敏.民宿設計與發展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2019(15):127.
[7]李妮,苗兵兵,曾蕾,等.當代民宿設計的特色及發展[J].城鄉建設,2019(7):65-67.
作者單位: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