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亞麗
摘 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英語作業是進一步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核心環節,作業布置的有效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有效凸顯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構成部分。所以,科學設計行之有效且負擔較輕的作業能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其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布置;有效性
在教學工作中,作業的布置是進一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環節之一,科學合理的作業布置能夠有效提升授課老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英語作業也是彰顯新課程改革中培養英語核心素養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科學設計有效且能夠減輕學習負擔的作業是進一步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
一、現階段小學英語作業布置現狀分析
(一)存在較重的作業負擔
現階段,大部分小學在英語作業布置過程中普遍存在作業內容較多的問題,并且在新課程改革的外衣的掩飾之下,變換著不同的作業形式,或者實施不同程度的題海戰術,此種作業布置形式只能夠提升學生在考試中的分數,但是對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有時候甚至會使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或者喪失。
(二)在布置作業時存在較多的重復內容
目前,大部分小學在布置英語作業時往往是每個年級統一布置,基本上是對英語單詞或者課文的抄寫、朗讀、背誦,小學低年級、中年級或者高年級學生的作業基本相似,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都會自己去完成,無法完成的作業就在授課老師指明正確答案后完成,此種作業布置方式根本無法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無法彰顯英語作業中所涉及的思維因素,無法使作業布置的最終目標得到實現(通過作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核心素養),同時也無法使學生在作業練習中及時鞏固前期學習的知識內容。
(三)在作業布置過程中存在母雞思想
在學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之前,老師往往首先考慮到學生會出現的錯誤,為了有效減少做作業過程中錯題的出現,在布置英語作業之前,授課老師往往會將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進行再次講解。當老師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批改時,從作業完成的情況上反映出學生對課上重點知識內容的掌握非常牢固,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學生對知識內容掌握的實際情況掩蓋起來。部分小學英語老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會主動降低作業的難度,浪費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機會。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過度依賴,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大大削弱。
二、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提升作業布置有效性策略
分析
(一)分層設計,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授課老師要充分尊重班內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還當充分尊重班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進而有效建立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形成學習英語的強大驅動力,通過調查數據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抄寫英語單詞的過程中,當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時記憶,往往抄寫兩到三次就會記住。學生對此種自由式的作業形式產生了極大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對新課的預習引起了足夠重視,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注意力也高度集中起來,班內的學生之間開展比賽記憶單詞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積極性。比如,根據四年級英語的教學要求,我們可以根據班內不同學生的學習掌握水平設置不同層次的課后練習作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作業中找到自信心,激發學生對小學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某種語言如果偏離了它當時的情境或者實踐的前提,那么該語言就會變成無源之水。我們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進一步設計與課堂知識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通過靈活的教學活動來感染學生,通過練習促進學生的學習,通過設計靈活的情境對話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得到有效鞏固加強,讓學生做作業的整個過程更加生動且富含趣味性。比如,我們在講解有關健康的知識時,授課老師就可以鼓勵班內的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個用英語交流看病的環節。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地練習,分角色扮演醫生或者病人,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進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或者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有效鞏固與整合所掌握的知識。同時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完成作業,并且能夠將所掌握的知識內容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在無形之中又給孩子創造了許多溫習舊知識的機會。
伴隨著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發展,相關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到教學實踐中,同時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在小學英語作業布置過程中我們還應當不斷嘗試新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對作業設置的有效性開展深層次的研究與探索,為實現學生高效輕負地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紅麗.讓孩子愛上課后作業:淺談小學英語作業的趣味性、有效性的設計[J].中華辭賦,2019(3):139-140.
[2]趙珊珊.淺談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布置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8(1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