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中小學生課余時間,在融入語文元素的同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最大限度開拓教育空間,利用教育資源,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思想滲透到每位學生的一舉一動中,從而真正提高中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及道德修養,善于組織一系列課外實踐活動,將德育融入學生生活當中,探索學校德育新途徑,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外實踐活動的新途徑、新模式。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中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
為響應黨中央號召,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與時俱進,教師要充分利用中小學生課余時間,豐富中小學生的課外生活,最大限度開拓教育空間、利用教育資源,將德育融入學生生活當中,探索學校德育新途徑,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思想滲透到每位學生的一舉一動中,從而真正提高中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及道德修養。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組織一系列課外實踐活動,在融入語文元素的同時也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探索出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外實踐活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
緊扣時代發展,關注時代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無錫東林書院的那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無時無刻不在告誡我們:讀書人既要認真讀書,又要關心天下之事。早在明代,讀書人尚且就有這樣的一種胸懷,何況今天的讀書人。我們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我們見證著中華民族蓬勃發展的進程,感受著一個民族偉大的歷史時刻,我們就更應當用心去關注這個進程、這個時刻的點點滴滴。
另外讓學生走出“圈養”的校園,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凸顯作為新時代學生思考和參與社會事務的熱情及敢于作為的社會責任感,這對中小學生的成長而言利莫大焉。因此語文老師應當引導學生從語文學科實際出發,圍繞時代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圍繞中國和美國之間展開的貿易戰,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大型辯論賽,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等媒體搜集關于中美貿易戰的相關材料,通過組內整理消化,形成小組的共同認識,然后根據學生的認識將它們分成正反兩方,擇優選取一些表現優秀的學生展開辯論。這樣的活動在積極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材料能力的同時,讓他們明辨貿易戰的本質,體會我國政府采取積極應對政策的合理性、正當性,另外辯論賽的開展也能夠提高廣大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同時我們可以鼓勵中小學生深入基層,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基于此,我們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諸如“新聞伴我行”“我是小記者”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學做小記者,深入社會生活中去,感知時代變遷的同時,讓語文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
我想只要每一位語文老師留心生活,精心設計課外實踐活動,學生就會積極響應我們的號召,認真地參與到我們設計的活動中,在開闊視野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這對語文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發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利用語文學科優勢,傳承民族精神。成語、詩歌、美文、名著……都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而在平時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這部分內容因為語文味太濃而顯得特別枯燥,不能完全引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足夠重視,由于畏懼情緒甚至引起部分學生在學習語文中對這部分知識的厭學情緒。面對如此局面,我們中小學語文老師如果能匠心獨運地利用好這部分知識,設計一些有趣的課外實踐活動,借助課外實踐活動變單純的知識死記硬背為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去學習、去理解、去識記這些知識,肯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之余,我們可以組織一些諸如成語大賽、詩詞大賽、經典誦讀、民主推薦會等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借助空閑時間去準備活動內容,儲備相應的知識,然后抽選部分表現優異的同學開展成語大賽、詩詞大賽等。我們整個活動面向的是全體同學,意在讓大家都能夠參與到學習當中。比賽可以是部分同學,其他同學可以觀眾的身份參與活動,在現場感受成語、詩詞的魅力。這樣所有的人都積極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那么知識也就自然而然內化到自己的血液中了。
時代需要人才,需要德智并舉的人才,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要自覺肩負起為國樹才的重任。語文作為一門特別的學科,中小學語文教師除教授語文知識、傳承民族文化,還要培育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采取適當的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
參考文獻:
[1]劉學英.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進語文教學實踐中[J].課外語文,2015(11).
[2]朱杰.試論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語文學習的路徑[J].語文課內外,2018(17):338.
注: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20]GHB2814)課題成果。
作者簡介:劉文明(1978.8—),男,漢族,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