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自才
摘 要: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學習歷史,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發展。初中歷史教師要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順應時代教學的號召,創新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構建初中歷史課堂,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展開對歷史的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建立清晰的知識邏輯框架,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快速融入初中歷史課堂,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優化和升級,原教學理念已不再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制訂新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分析能力,讓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拓展學生的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要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增強初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一、歷史教學更新原則
要想更好地展開初中歷史課堂,教師要更新歷史教學原則,要聯系多個方面,從多個角度展開更新。初中歷史教材包括古代歷史,也包括現代歷史,知識點之間的連接是縱向化的。而古代歷史和現代歷史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橫向的連接。因此,教師要知道初中歷史教材內容當中的知識點之間是有連接的,在教學過程中,應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考模式,利用當前的教學任務制訂教學目標。教學原則一定要符合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從多個角度展開初中歷史教學,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之所以要更新歷史教學原則,是因為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通常采取“大通鋪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講解。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樣,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拉大了學生之間的距離,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學生日后的學習。而更新歷史教學原則,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端正教學態度,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邏輯框架,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初中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快樂。
二、歷史教學思想要更新
新時代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更新傳統教學思想,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將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使核心素養培養融入初中歷史課堂。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以學生為主體,更新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在課上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素質教育融入歷史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希望學生通過系統化的學習懂得做人的道理。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師總是認為課堂是以老師為核心的,這種教學思想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意識。教師通常讓學生對歷史文化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學生缺乏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新時代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探索問題。在探索問題中發現問題,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由此可見,要想更好地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更新教學思想,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運用新時代所需要的教學思想展開歷史課堂。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三、歷史教學方法要更新
更新歷史教學方法是提高歷史教學成果的關鍵。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刻板。教師只是將理論知識進行單一的傳授,沒有讓學生對該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不注重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事實上,歷史就是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進行的總結和歸納。初中歷史教師要創新學生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讓學生對歷史做出科學性、合理性的判斷,使學生真正愛上歷史這個科目,鍛煉創造性思維。教師要注重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趣味性課堂,引入有關的影像資料,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展開對歷史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的探索,還有效地利用了當前的信息技術,從而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去搜查有關歷史資料,以此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豐富學生認知世界的渠道。
四、結語
歷史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問題,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趙鑫宇,梁偉潔.基于材料教學法的初中歷史課堂創新實踐研究[J].遼寧教育,2021(5):55-59.
[2]林宇龍.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創新教學的整合研究[J].考試周刊,2021(1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