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光
摘要:為實現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提升的目標,需要以多管齊下的態勢從主觀和客觀因素中引出積極的一面,盡可能消減不利的一面。提升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的對策包括優化消防單位業務架構共育消防監督人員、利用新媒體為消防監督人員搭建社交平臺、由管理層牽頭圍繞消防監督難題開展研究。
關鍵詞:消防監督;業務素質;提升
本文中的“業務素質”主要包括業務能力、業務思想、學習意識等三個要素,這就需要提高消防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需要在問題導向下在上述三個要素的建設下功夫。業務能力構成了消防監督人員的核心業務素質要素;業務思想又可以轉換為崗位意識,支撐業務能力得以發揮精神動力;學習意識適應了新時期消防監督工作的需要,而在當前卻又是制約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提升的重要短板。隨著消防單位體制機制轉型,這勢必會以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作用于消防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升工作上來。面對這一現實狀況,我們需要從主觀和客觀因素中引出積極的一面,而盡可能消減不利的一面,以多管齊下的態勢實現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提升的目標。由此,這便構成了本文理論的出發點。
一、當前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所存在的不足
(一)前置性經驗的養成存在不足
所謂“前置性經驗”是指消防監督人員在履行崗位任務時已獲得的工作實踐經驗。現實表明,消防監督人員所獲得的前置性經驗能夠極大地提升工作績效。然而從目前消防監督人員的三大主要來源著眼,他們普遍缺乏有關消防監督的前置性經驗。具體反映在缺乏消防安全保障的工作經驗、缺乏與基層各社會主體建立業務聯系的經驗、缺乏消防監督的整體視域。與此同時,在他們前置性經驗的養成中又缺乏“傳幫帶”的穩定性,從而就在總體上制約了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
(二)職業思想的穩定性存在不足
調研發現,部分消防監督人員存在著職業思想不穩定的狀況,其主要外在表現:或者被動對外日常消防監督任務,缺少主動與基層社會主體開展業務互動、業務信息溝通的意愿;或者在開展消防監督時工作方式較為粗暴,造成消極的社會輿論后果。這一不足的形成,一方面是社會大環境帶來的浮躁之風使然,另一方面則與消防單位體制機制轉型有關,即轉型后的自我身份認同面臨思想波動。職業思想不穩定,不僅會制約消防監督人員業務能力的發揮,還會抑制他們學習業務知識的意愿。
(三)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存在不足
在文獻梳理中筆者發現,不少同行較為側重消防監督人員對業務知識的學習,忽略了理論指導實踐的內在價值。對業務素質中“學習意識”的解讀,應重點從理論指導實踐中來展開。在“實踐——認知——再實踐——再認知”的邏輯思路中,消防監督人員應自覺在知識層面解決工作實踐中所面臨的困惑,然后再以工作實踐能力的提升來反思已獲得的業務知識,并在否定的實踐路徑中,不斷提升消防監督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目前所反饋的現狀卻是有的消防監督人員未能在業務知識學習中引入問題意識,也缺失創新工作模式的主觀意愿。
二、提升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的著眼點
(一)著眼強化消防監督人員梯隊建設
強化消防監督人員梯隊建設,意在健全傳幫帶人才培養機制。調研可知,目前諸多消防單位中的消防監督人員隊伍存在斷檔,斷檔的原因部分為老員工退休所致,部分則為有關人員中途退出該崗位所致。這就要求,在強化消防監督人員梯隊建設時需要適應當前的人員結構,并發動單位內部全員的力量,促進該崗位梯隊的形成。由于在消防單位中消防監督人員在總人數上不占優勢,所以在梯隊建設時應以消防安全保障模塊化建設的方式,將消防監督人員納入模塊中實現崗位共育。
(二)著眼落實消防監督班組文化建設
不可否認,隨著消防單位體制機制轉型,使有的消防監督人員產生了消極思想。為此,需落實消防監督班組文化建設。根據組織文化建設原理可知,班組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目前班組文化建設短板為“精神文化”范疇,所以應打破傳統固守思政教育的方式,為消防監督人員創建出與社會公眾建立良性互動的開放環境,使他們能增強自我使命感,進而再次認同自己的職業身份,進而建立起積極的業務思想。
(三)著眼組建課題小組創新工作模式
隨著社會主體類型的日益多樣化,以及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溝通方式的改變,消防監督人員應努力適應新形勢下的業務工作要求。為此,可組建課題小組創新工作模式。組建課題小組的目的在于以問題意識驅動消防監督人員的學習行為,并在學習行為的作用下收獲指導業務實踐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再以消防安全保障模塊化建設為載體,為課題小組成員培育自身的業務學習意識。
三、提升消防監督人員業務素質的對策
(一)優化消防單位業務架構,共育消防監督人員
為應對消防單位在培養消防監督人員隊伍的困境,可以以消防業務模塊為單位,將消防監督人員納入模塊內實行各崗位共同培育。具體對策:首先,消防單位可以將消防監督人員納入消防部門、消防后勤保障部門、消防宣傳部門的共同培育范疇,主要使新進的消防監督人員能獲得全方位的業務知識。其次,可以采取輪崗的方式,即針對新進的消防監督人員,在上述三部門中指定幫扶人員。幫扶人員不僅要從部門業務入手來提升消防監督人員的業務能力,還需從職業操守、崗位意識、奉獻精神塑造中影響消防監督人員。
(二)利用新媒體為消防監督人員搭建社交平臺
只有讓消防監督人員的工作獲得社會公眾的認可,才能有效增強消防監督人員的職業存在感,也才能提升他們的業務思想。為此,應迎合新媒體為消防監督人員搭建社交平臺。具體對策:首先,消防單位可以在微信平臺中開設公眾號,并專門為消防監督人員開設與社會公眾進行信息交互的窗口,該窗口不僅用于監督社會主體的消防安全保障工作,也在向社會公眾傳遞消防安全知識和注意事項。其次,通過在平臺上舉辦年度“我最喜歡的消防監督人員”欄目,來增進社會公眾對消防監督工作的理解,并以投票和留言鼓勵消防監督人員形成良好的業務思想。
(三)由管理層牽頭圍繞消防監督難題開展研究
消防單位管理層應重視在內部培育學習型文化,應牽頭圍繞消防監督難題開展課題研究。具體對策:首先,消防單位管理層應為消防監督人員的課題研究提供激勵政策和專項資金保證,并引導建立跨部門的聯合研究格局,從而在課題研究中深化消防監督人員對業務工作的理解。其次,應鼓勵消防監督人員將課題研究成果應用于日常工作實踐之中,管理層可為此設立“活學活用標兵”獎勵項目,通過薪酬和晉升激勵,來促成消防監督人員獲得學習意識的自覺。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應對消防單位培養消防監督人員隊伍的困境,可以以消防業務模塊為單位,將消防監督人員納入模塊內實行各崗位共同培育。只有讓消防監督人員的工作獲得社會公眾的認可,才能有效增強消防監督人員的職業存在感,也才能提升他們的業務思想。消防單位管理層應重視在內部培育出學習型文化,應帶頭圍繞消防監督難題開展課題研究。
參考文獻:
[1]蘇保忠.基層公務員素質與能力建設[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劉亞梅.對消防監督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業,2011(21):80-81.
[3]廖凱遠,陳炳基.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認識與思考[J].低碳世界,2018(12):295-296.
[4]付玉琢.消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途徑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0(2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