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波
1 體育教學中美育的意義與功能
體育教學中美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教育目標的設定。《新課程標準》將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確定為新的教育目標。在我看來,德、智、美為心理發展目標,體、勞,為生理發展目標。“五育”之中,美育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環節,它與德育、智育、體育、勞育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也是體育教學應該充分關注和認真實踐的重要環節。
體育教學中美育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培養身體美。身體美是體育自然美的表現,人的身體生長發育是依美的規律進行的。它表現出身體、線條、姿態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膚色的肌體美,生命活力的生氣美。(2)培養心靈美。一個擁有完善人格的人,健全的心靈寓于健全的身體,其心靈美與身體美是密不可分的,心靈美可以使體育運動放出光和熱。(3)培養技能美。體育中精湛的技能與身體美、心靈美交相輝映,形成一個體育健兒的完美形象,技能美包括動作協調、節奏明快、反應敏捷等。
2 科學構建體育教學中美育的目標
美育目標的構建應遵循:施美于運動之中,置體育于美中,體育在美中升華、美在運動中多彩的思路中進行。美育在體育教學中的目標是:1.明確美育的目的和任務。2.掌握美學基本知識。3.參加美育實踐活動。4.研究和開發體育中的美。也就是說,在自然界與科學界,行為美與心靈美,藝術美和方法論等幾種關系中,施美于體育、置體育于美中,即以“體育”為載體,深入拓展美育的內涵。
3 讓美育融入體育教學之中
欣賞美、追求美、表現美是人的需要。怎么樣滿足學生對美需要,讓美育融入體育教學之中?在教學中,體育教師感召力巨大,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應從教態美、語言美、示范美、組織美、場地器材布置美這五方面,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培養學生審美的素養,滿足學生追求美的訴求,提高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1)教態美。教態美,就是體育教師精神抖擻、整潔利落、著裝規范、體健行美。教態美可使學生肅然起敬、精神振奮。體育教師的內在信息,需要通過外在儀態這個媒介傳遞給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師生同心,教學同步,順利的完成各項體育教學任務。如體育教師上課時精神飽滿、著運動裝、舉動優美、瀟灑自如。美的教態能誘發學生的心靈美感,得到精神上的感染,使他們產生學習這種優美動作的強烈欲望。這為培養學生體型美、行為美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2)語言美。語言美,就是體育教師課堂語言簡明準確、生動形象、邏輯嚴密、繪聲繪色。教師的語言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如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隊列練習時,語言短促洪亮、快慢有致、長短有序;在講解要領時形象生動、簡明精煉、風趣幽默;在學生訓練動作時,重點突出、難點誘導、關鍵提示;在學生接受思想教育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其心服口服。教師的語言美,為學生樹立了語言美的典范。
(3)示范美。示范美,就是體育教師示范準確熟練、輕松自如、姿態優美。它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形象,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感受,產生完成優美動作的欲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走、跑、跳、投、球類、體操、武術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正確的掌握其動作的要領,達到學生動作規范,給人以美感。體育教師除了正確示范外,還要通過對比示范、分解示范、快速示范等示范形式,使學生加深對動作技術的理解。如走的動作要求是抬頭挺胸,目視前方,前后擺臂,四肢配合協調。通過美的示范,學生很快會領悟到正確動作,動作才具有美感。
(4)組織美。組織美,就是體育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根據教材性質、學生性別及人數、場地器材等情況,使體育教學組織得當、錯落有致、井然有序、隊列多樣,有利觀察、有利學習。體育教師美的組織,可以將教學內容系統化、條理化;具有直觀性、藝術性;便于學生管理、掌握、鞏固知識;給學生以融會性的把握和賞心悅目的藝術熏陶。如隊形變化,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以是橫隊、縱隊,圓形、扁形。運用體育教學的組織美,既能提高上課的質量,又能培養學生行為美、心靈美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個性。
(5)場地器材的布置美。場地器材的布置美,就是根據體育課的內容、要求、學習情況,季節氣候等實際進行新排列、墊子的放置、標線的畫法、多彩的顏色創造一個美的教學環境。學生通過視覺刺激,產生鮮明的美感,從而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如體操教學中,金黃色的雙杠排列整齊、墨綠色的墊子組成各種圖案。類似于這些場地器材的布置,怎么不給人以美感?采用這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可與觀賞藝術作品相媲美。
總之,要讓美育融入體育教學之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高美育意識,挖掘美育素材,豐富美育方法,提高美育效果。同時,要努力讓學生成為身心完美的人,為實現“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岐山縣雍川鎮樓底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