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黎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主要有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等方式。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不同,隨文識字借助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識記、理解以及運用生字,富有趣味性,彌補了集中識字同一時間段大量識字的枯燥缺點。同時,隨文識字和閱讀教學有機融合,學生隨著課文脈絡識字,可以在識字中品讀課文。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不是對立的兩個方面,它們可以互相融合,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本文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是一只小蟲子》為例,探討小學語文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隨文識字
一、隨文識字的重要性
隨文識字又稱分散識字,相關教學實驗在1958年由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斯霞老師主持進行。這種方法注重音、義聯系,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為主要特征。
(一)彌補集中識字的缺陷
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兩種重要方式,兩者雖然不同,但“不謀而合”,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助學生識字。雖然兩者存在一定的區別,但在把識字教學與語言訓練有機結合上,在把識字與閱讀、作文等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多個側面結合,以推進兒童綜合語文能力提高的目的上,兩者卻是殊途同歸。我們應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取長補短,以提升識字教學效率。
(二)閱讀教學的需要
隨文識字順應了閱讀教學的需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兒童的心理特點,將學生熟知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教師可順應課文脈絡,依托課文營造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隨著課文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品讀課文。隨文識字和閱讀教學的有機融合,幫助學生在語境當中更好地識記、理解,運用生字,彌補了集中識字枯燥性這一足之處,增添了趣味性和課堂的語文味。
二、“五步”隨文識字
隨文識字是層次遞進的,根據課文脈絡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隨文識字的教學步驟可以分五步走,如下所示:
課文→字/詞→句→課文→鞏固
(一)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是隨文識字的開始,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對生字的讀音進行記憶。
(二)隨文識字
按照課文的發展脈絡隨文識字,同時結合集中識字的方法。比如,在課文《我是一只小蟲子》中,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和“還真不錯”是課文的發展脈絡。根據課文隨文識字,學生可結合如下圖所示的五種集中識字方法。不同的課文,可以靈活結合合適的識字方法。
按照《我是一只小蟲子》課文脈絡依次采用的識字方法:
1.字理識字(屎、尿、屁、股、脾)
2.動作識字(昏、撞、醒、晃)
3.情境識字(泡、凈、幸、貪)
4.圖片、實物識字(茸、須)
5.聯系生活識字(列、使、勁、免、費)
(三)回歸句子
教師應將字、詞放回句子當中,在隨文識字時讓學生品讀句子,同時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讓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步驟渾然一體。
(四)生字回文
教師應將字詞句回歸課文,進一步品讀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提升整體感悟。
(五)生字鞏固
由于隨文識字的過程比較分散,教師可以在最后的課堂總結環節添加一個“鞏固”環節,提升識字教學效率。鞏固環節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生字過關游戲。如青蛙過河、摘蘋果等;二是生字兒歌。教師可將生字匯編成一首兒歌,讓學生賽讀;三是借助板書鞏固。這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地設計板書。
三、《我是一只小蟲子》隨文識字示例
按照課文《我是一只小蟲子》脈絡:當一只小蟲子的“好”與“不好”,可以劃分為兩個課時。本文重點以第一課時為例,向學生提問一只小蟲子有哪些“不好”,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到三個“不好”的相關句子,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不好”句子一
1.指名朗讀:我們蹦蹦跳跳的時候,一定要看準地方,不然屁股會被蒼耳刺痛的。
2.字理識字
(1)識“屁、尿、屎”
第一步,出示生動形象的上圖,認識同結構的字——屁、尿、屎;第二步,播放“尸”字頭字理視頻,解析“尸”字頭與身體排泄物有關;第三步,隨文寫字,范寫最難寫的“屁”字。
(2)識“股、脾”
第一步,識同部首的“股、脾”。進一步發現“月”字作偏旁時的表義特點,借助拼音讀好課后習題第二題中帶有“月”字旁的字;第二步,思考:我們身上還有哪些部位包含這些字呢?
3.生字回文,品讀句子
教師可讓學生在品讀課文的同時隨文識字、寫字,同時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閱讀指導,重點指導學生讀出“屁股不小心被蒼耳刺痛”的感覺,可以借助動作,更加活靈活現,讓學生在“一點兒也不好”的氛圍中理解課文。
(二)“不好”句子二
1.指名讀:一不留神,我們就會蹦進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頭昏腦。其實,那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2.動作識“昏”字
讓學生帶動作讀出“昏頭昏腦”的感覺,用動作展示“昏”的樣子,認識“昏”字。
3.據境定音,識“泡”字
“泡”做量詞時讀第一聲,如“一泡尿”;做名詞時讀第四聲,如“泡泡”。教師可把字放入詞、句里識記,在語境中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多音字的讀音,正所謂“據境定音”。
4.生字回文,品讀句子
(三)“不好”句子三
1.指名讀:孩子們都覺得毛茸茸的小鳥很可愛,但我們小蟲子沒有誰會喜歡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