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
摘 要:新時代網信工作是建設高質量重要中心區域城市的重中之重,也是順應千萬南陽人民新期待的必做之功。通過大力推進南陽網絡強市建設工作,有助于筑牢網絡長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補短板、強弱項,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全市人民。
關鍵詞:網絡;強市;大數據
1 網絡強國的內涵
網絡興則民族興,網絡強則國家強。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崛起,互聯網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現在人類已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特別是中國接入互聯網的幾十年發展歷程,從最初的跟隨到現在的突破,從簡單的打電話、發短信到全新的“互聯網+”時代,甚至成為國家基礎設施方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也緊緊跟隨互聯網發展的浪潮,緊抓機遇,加速推動互聯網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收益頗豐,成績斐然[1]。但是,我們在網絡發展的很多方面還處于劣勢,網絡信息技術還存在技不如人的現象、網絡安全建設方面也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2 南陽市推進網絡強市建設的重要意義
推動和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落實到基層地市,實際上就是網絡強基、網絡強市的建設。建設網絡強市是實施網絡強國的具體行動。南陽市把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適時提出建設網絡強市的目標,對南陽經濟轉型發展、實現高質量大城市建設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南陽市推進網絡強市建設的具體舉措
3.1 提升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城市的前提就是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是建設網絡強市的關鍵所在。南陽市推進網絡強市建設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推進整個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居民接入互聯網、融入互聯網的前提就是整個城市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整個城市通信網絡鏈接的要道。隨著網速提升、帶寬增加,網絡信息基礎設施也在不斷調整改造升級,新社區不斷涌現和互聯網用戶不斷激增的現狀,持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使然。
近年來,南陽市非常重視網絡信息基礎的建設,為了提升通信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根據《“寬帶中原”戰略及實施方案》和“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創建要求,2017年,南陽市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情況,制定了《南陽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專題工作方案》,并以建設“寬帶南陽”“全光網南陽”為突破口,以提升寬帶覆蓋范圍和寬帶速度為目標,將寬帶網絡作為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2]。同時,南陽市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引導,統籌安排寬帶網絡基礎設施、信息安全和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建設,通過提升寬帶大規模覆蓋城鄉、加快城鎮之間快速融合、打破彌合,從而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為南陽網絡強市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3.2 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入融合
建設網絡強市是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的現實需求。工業是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工業企業也是一個地方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在支撐經濟增長、增強地方財力、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群眾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推動工業發展的強心針和催化劑。
近年來,南陽市深入實施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堅持貫徹“政府引導、企業參與、以點帶面、加快推進”的工作方針,大力推進互聯網在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主要領域、主要環節的應用,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先后實施“數字企業”建設活動和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創建活動。
截至2018年年底,南陽市共建成“數字企業”600余家;83.6%限額企業建立了信息化系統,91%的企業建立了企業業務網站,所有企業實現網上企業簡介推廣;全市有80%的工業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應用了信息技術,一批龍頭企業自建了行業信息化平臺,打造了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全市有80%的工業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應用了信息技術[3]。防爆集團、二機石油、西保冶材被評為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中源化學、防爆集團、西保冶材、樂凱華光被評為“河南省兩化融合示范企業”;龍成集團被認定為河南省企業信息化應用一級企業,中源化學被認定為河南省企業信息化應用三級企業;防爆集團小型電機事業部、南陽漢冶特鋼躋身2016年省級智能制造工廠(車間)試點;西峽縣、鎮平縣產業集聚區被評為省“兩化融合示范區”。南陽市中小企業信息化平臺、新野縣質量技術監督檢測中心被認定為省級服務平臺。新野紡織的全國棉花交易平臺、南陽華泰建材有限公司的墻體保溫材料行業平臺等一批龍頭企業自建了行業信息化平臺。信息化成為推動南陽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和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同時,南陽市還持續聚焦電子商務,推進相關網絡產業發展。例如云防爆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市防爆裝備制造產業這一優勢資源,利用獨特創新的“4.0”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4大技術進行有效融合,搭建防爆云平臺,為防爆行業各生產廠家提供大數據的精準品牌營銷服務等。平臺自上線以來,實現線上交易10億多元,與200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臥龍高新經濟產業園啟動以來,以跨境電商、“互聯網+”、文化創意、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等相關產業為核心,依托臥龍區區位優勢,電子商務產業聚合優勢,建設服務體系最全的雙創孵化器、城市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南陽市乃至整個河南省新經濟產業平臺。信息化成為推動南陽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培育新興產業,為“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和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2.3 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一道最重要屏障就是網絡安全工作,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個人隱私也會暴露無遺。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個人角度,網絡安全意識的樹立和普及都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如此,從建設網絡強市的層面來說,網絡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強化也非常必要。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明確網絡安全負責主體,制定網絡安全標準,劃分網絡安全任務,明確法律法規,通過一系列手段協調配合,從而做到從容不迫并且有效防范化解網絡風險[4]。
為此,南陽市多措并舉強化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目前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建設網絡強市實施方案》的相關文件,對網絡安全工作管理進行政策層面的支持;連續多年組織實施“南陽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召開“南陽網絡安全高峰論壇會議”,為廣大民眾、企業和單位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升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同時,市政府還堅持安全和發展同步推進,既立足當前著力解決網信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又著眼未來培育信息化時代競爭新優勢,為加快建設網絡強市和高質量建設重要區域中心城市注入強大動能。
2.4 促進網絡文化健康繁榮發展
網絡文化作為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它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許多特征,又創造出了許多新的文化形式。借助于互聯網這一新型媒體,網絡文化傳播速度更快、時效性更強、信息量更大、覆蓋范圍更廣、社會影響更深遠。因此,建設繁榮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既是主流媒體搶占文化制高點的重大使命又是建設網絡強市的重要任務[5]。
近年來,南陽市為了推動網絡文化的健康繁榮發展,著力推進網絡文化惠民工程,利用網絡空間和網絡社會形態特有的優勢,以新理念、新載體、新內容、新方法實現線上線下文化惠民的跨界融合,共享文化信息資源、提供公共服務、拓展服務范圍。例如:建立了“南陽文明網”,展示南陽文化特色、優秀模范人物事跡、志愿者服務活動等。通過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模式,宣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廣泛傳播和闡釋了“四個自信”,還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等一些主流價值觀。新聞媒體還設置專欄專版進行集中宣傳,市直單位利用新媒體進行動態宣傳,在城市公共空間設置大型公益廣告牌、LED顯示屏進行全面宣傳,形成了濃厚的創建氛圍。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和“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征集活動,舉辦“感動南陽”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等活動,組織開展了市民文明公約學習宣傳踐行活動,通過與“互聯網+”的深度結合,豐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滿足老百姓對文化多樣性、豐富性的需求,從而打造積極向上向善良好網絡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王毅.網絡強市建設的現實意義[N]. 濟寧日報,2016-11-07(6).
[2]王強.奮力推進網絡強市建設[N]. 人民郵電,2017-12-25(8).
[3]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報,2014-04-16(1).
[4]習近平.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N].人民日報,2014-02-28(1).
[5]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2).
(編輯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