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珊珊
摘 要:幼兒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在啟蒙教育中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是指幼兒的學習過程中不依賴外部的牽引,自發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這個過程可能是游戲、手工、科學活動等。科學活動是融合了手工操作、大腦思考、學習創造的一種新興活動類型。培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主動學習品質,讓他們可以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提升口、手、腦等多方協助的小能手。
關鍵詞:幼兒;主動學習;科學活動
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主動探索能力與主動學習能力是新時代幼兒教育中需要培育的重要能力,如何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品質,讓孩子在活動參與中體會自主學習的快樂,是我們所要關注且需要探討的重要話題。
一、 利用環境因素,引導孩子自主探索
周圍的環境對孩子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孩子們的周圍,一個小小的蟲子、一朵鮮艷的小花、一副同學創作的畫作都是可以是吸引孩子們的物事。豐富多彩的周圍環境也為幼兒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利用空間。
(一)接觸大自然豐富的自然環境
讓孩子充分地接觸大自然,感受自然環境與周圍環境所帶來的美妙。所以,我們可以合理地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而在幼兒教育中激發孩子們的探索能力。幼兒教育不能一直在室內進行,需要經常地外出感受自然,如現在春天到了,孩子們就要一起出去春游,到草坪上去感受青草的味道,春風拂面的感受是多么的舒適,一味地在室內對孩子進行各種知識教育是落后的教育理念。幼兒階段是孩子們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風光最敏感的時期,我們需要利用孩子的天性對其進行引導,多多地接觸大自然,可以讓孩子在泥土與草坪的園地中充分地自主探索。草地上一片剛剛發芽的小草,一朵即將開放的小花,都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家長們共同參與到孩子們接觸大自然的教育中來,如讓孩子們與老師一起種植一朵多肉小花,一起養一個小烏龜,甚至一直出門踏青都是對孩子教育的合理運用。讓孩子們在對大自然的接觸中開放自己的心扉,科學證明,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的接觸開放式環境才能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最好的成長。多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性格形成上也更開朗。
我們要積極地引導孩子們的學習文化,良好的自然接觸與培養孩子發現周圍的美好是積極的學習氛圍,能讓孩子們有效地培養出積極、向上、陽光的性格。這是老師與家長都想要看到的。
(二)輕松和諧的活動環境
孩子們的心靈都是脆弱的,經常會受到周圍環境氛圍的影響。家庭氛圍是影響孩子性格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學校的學習活動環境也是幼兒性格與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營造一個輕松自有的和諧氛圍,對孩子們在活動中放開心情的自由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環境因素。讓孩子們在和諧的氛圍下產生與集體融入的集體融入感,老師們在營造氛圍的同時也要對孩子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肯定,并對孩子做出正確的積極的評價,對孩子的自信心培養有非常大的幫助,可以樹立孩子積極向上的性格。
在組織有趣的科學活動中,老師們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老師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對孩子們進行安排,過程也沒有很多互動,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們按照老師的指引來做游戲,那這就不是游戲,只不過是按部就班的排練罷了。這樣的活動方式是不科學,不可取的。老師們要積極地引導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游戲,通過游戲過程中自己的思考與參與,提升孩子們的積極性與探知欲望。如果過于沉悶壓抑,就會導致孩子不能跟隨自己的新意去做游戲,從而起到相反的作用。無法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就相當于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欲望。
二、 合理運用合適的道具
在孩子們的實際活動中,道具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老師們為孩子提供合適的道具,結合科學活動中的不同游戲環境,使孩子們通過簡單的操作與科學知識的運用,讓抽象的科學知識與具象的操作道具共同給孩子們呈現完整的科學體驗,引導孩子們通過眼、手、腦共同協作,開發孩子們對科學的探知欲。
(一)道具所體現的科學價值
幼兒在面對種類繁多的科學道具時,往往會覺得這些道具就像玩具一樣好玩。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孩子們一直玩游戲,是要讓孩子們在類似于游戲的科學活動中產生更多對科學的主動學習性。所以我們需要引領孩子們正確地使用道具,并始終不要過多地偏離主題,讓孩子們在操作道具時可以發現科學的魅力。就像孩子在玩積木時一樣,激發他們完成一項操作時產生一種自豪感,這樣有助于下一步操作的進行。同時道具的投放一定不能是過于復雜的道具,難度過高的道具會讓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這是在教育過程中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操作難度過高,會導致孩子們經常游離于主題之外,從而脫離我們的最終目的。
(二)針對孩子不同年齡段投放不同難度道具
在科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因每個孩子的發育程度不同,年齡不同等情況不可避免。那么我們就需要對孩子進行區分,通過孩子的年齡、發育程度、接受能力等不同分為三組。年齡大一點,接受能力強的孩子我們可以安排相對難一點的實驗道具,這樣可以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不是早早地結束了實驗只能等待其他孩子在進行。接受能力中等的孩子可以安排中等難度的道具使用,而年齡較小,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就要安排最簡單的道具與相對簡單的活動安排。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育方式是現代科學教育的重要因素。這樣做的好處是讓不同的孩子都可以體驗到完成的科學實驗感受,體會到實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孩子們積極動手的熱情。
(三)道具要有利于孩子自主操作
在道具的選用中,要盡量選取孩子們可以自主操作完成的道具。實驗道具盡量不要選擇只能看的道具,要多多地選擇可以讓孩子們都參與動手的道具,無法動手的擺設都是不好的實驗道具。選擇操作性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動手動腦的道具才是我們最想要的道具器材,一塊橡皮,一個小燈泡,一杯可以喝的水都是既簡單又實用的實驗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