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勝兵
運用生活元素調動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需要得到語文教師的關注和重視,需要明確認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以此開展語文教學工作,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一、應用生活化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語文學科牽涉到的知識內容比較廣泛,因此,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存在一定難度,并且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具體教學中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這樣學生才可以深入地探索語文知識。運用生活元素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在語文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老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并且學生能夠認可并肯定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除此以外,語文教師還可以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于學生學習中產生的疑惑和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獲知。由于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包括文言文、詩詞等,學生在學習和掌握過程中會感覺到困難和吃力,此時語文教師需要運用生活元素輔助學生理解,使學生能夠掌握語文知識,逐漸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應用情境創設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親身地體會和感受,從而可以與作者產生內心的共鳴,所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助于運用生活元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輔助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深入探索和掌握。
二、應用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應用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這就需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以后的發展都能產生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需要將學生熟悉的事物融入語文教學中去,學生對于熟悉的事物就可以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學生對于這種教育方式能夠產生濃厚的好奇心,此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針對所熟悉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但可以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并鍛煉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洞察力。學生善于發現身邊事物,在寫作學習中才能有更豐富的寫作素材。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中去,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形象具體,更具有生命力,進而提高寫作質量,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的教學中,本節是識字教學內容,文章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列舉了七種美食,還以純文字的形式列舉了其他四種中國美食。民以食為天,人們每天都會和食物打交道,因此,極有必要將此篇文章結合生活化的情境進行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嘗試說出制作食物需要用到的方式,例如:炒、烤、蒸、燉等,并讓學生踴躍回答自己最愛吃的中國美食是什么,同時嘗試讓學生說出制作方法,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三、延伸教學方式,深入社會自然
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元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延伸,突破課堂教學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限制和制約。這是由于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而且教學時間比較有限,為了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就要合理地延伸教學方式,拓展教學知識,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展開課外活動教學,讓學生深入社會自然,學生可以親身體會日常生活,這也成為學生的另外一個學習場所。學生不但可以深入社會自然中掌握教材中所沒有的知識,而且還可以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習動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活元素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并且輔助學生探索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漸探索知識,并且輔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