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旦吉
摘 要:在小學教學階段,體育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身體鍛煉基礎科目,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興趣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響應新課標教學改革思想指導,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深入研討,融合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為小學體育課堂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運動熱情,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xiàn)小學生身體素養(yǎng)與文化水平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想。特針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展開簡單策略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課;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7-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84
一、熱愛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教師一定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熱愛學生,了解學生身體狀況,有沒有既往病史,尤其是心臟病、軟骨病、頭痛病等,如果有這樣的疾病就不能在體育課上做劇烈運動。教師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掌握小學生的體育基礎知識和理解能力,讓學生科學有序、循序漸進地練習,千萬不能超越能力界線或拔高。小學生喜歡玩游戲,教師要抓住這個心理特點去因材施教,以玩游戲的方式進行體育活動,他們既玩得開心,又得到了身體鍛煉,一舉兩得!這也為降低學生的思想壓力,打消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抵觸情緒,為學生提供一個發(fā)展體育興趣的舒適空間,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也為教師順利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創(chuàng)造有利的先決條件。
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增加體育教學趣味性,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讓學生保持興奮狀態(tài)的同時,又能控制好課堂教學秩序,從而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同學生做好溝通交流工作,通過語言信息傳遞,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目的,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并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練習時間,促使學生在獨立練習中掌握體育運動技巧,提升體育自信心與滿足感。另外,教師還要遵守寓教于樂原則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將學生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參與,避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放散羊”的情況,同時教師還應給予學生充分的主動探索學習時間,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需求設置難易度不同的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便學生可以快速看到自己鍛煉成效,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提高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為全民體育奠定良好基礎。
二、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探索動機
小學生處在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一般具有好奇心強、注意力難以集中、活潑好動等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體育教師將這些特征充分利用起來,在體育教學中融合學生喜聞樂見、內(nèi)容豐富、形式靈活的游戲方式,去喚醒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探索動機,為學生創(chuàng)造釋放天性的機會,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為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將最新教學理念融入體育課堂當中,對傳統(tǒng)體育游戲活動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其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另外,教師在選擇游戲活動時,應依照小學生身心成長特點,選擇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游戲活動,增加游戲趣味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跑步這項體育項目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形式進行教學,將學生分成藍隊和白隊,新穎的游戲形式和有趣的隊伍劃分能有效提高跑步的趣味性,帶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使每個學生都能踴躍參與。在接力賽跑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其他學生進行加油吶喊,為跑道上的同學助威打氣,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感覺體力不支的時候,能夠從同學們和教師的鼓勵聲中獲得動力,調(diào)動自身的意志力,堅持將賽跑項目完成。游戲形式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鍛煉熱情,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使學生的體育興趣與團隊精神同步發(fā)展。
三、競賽教學,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
小學生雖然對世界的認知能力較弱,但通常具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在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強這一特點,不失時機開展一些學生喜歡的體育競賽項目,激發(fā)學生鍛煉和不怕吃苦的進取精神,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進入中高年級以后,小學生從最初的集體意識逐漸轉變成個性化發(fā)展,教師應充分利用中高年級學生心理特點,開展各類競賽式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其在體育競賽中學習他人長處,彌補自己短處,促使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各項體育運動,以便學生在競賽式體育教學中可以取得良好成績。另外,教師還要多舉辦小組式競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意識,讓學生明白個性化發(fā)展雖然很重要,但是集體榮辱更為重要,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很多學生對“啦啦操”這個運動項目表現(xiàn)出興趣寥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啦啦操運動比賽,利用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運動熱情,使學生的運動熱情高漲,并在比賽過程中收獲更多的學習體驗。將學生分成幾人為一組的小組單位,小組可以自由選擇組員喜歡的啦啦操風格,確定自己隊伍的啦啦操動作和音樂,進行反復練習,規(guī)范啦啦操動作,提高組員的配合能力。在進行啦啦操比賽時,教師可以和還未上場的學生一起為比賽中的小組加油打氣,以啦啦隊的形式為場上的學生活躍比賽氣氛,增加學生的比賽動力,使學生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滿自信的心態(tài)迎接比賽。比賽結束后,教師應該為每個隊伍都設置不同的獎項,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受到激勵和鼓舞,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開展啦啦操運動比賽的教學形式,不僅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也可以幫小學生樹立團隊協(xié)作意識,同時在比賽過程中也會有突發(fā)狀況出現(xiàn),是鍛煉學生應變能力的好機會,學生在體育競賽中積累的各種寶貴經(jīng)驗,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大有裨益,教師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就應該積極開展競賽教學,將激趣與拓展合二為一,使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產(chǎn)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