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軍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黨和國家為了進一步提升社會發展穩定性提出的綜合方針,綜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來講,交通運輸體系將直接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奠定基礎。因此,該文分析了農村公路建設的基礎背景,建立在具體案例的角度,闡述了以鄉村振興為背景,落實農村公路建設的基礎思路,并且結合實際的公路建設問題,落實好優化策略解析。意在通過該文論述,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村交通道路體系的運行穩定性,為鄉村振興提供基礎依據。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村發展? 公路建設?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542;F3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6(a)-0073-03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 Jijun
(Local Highway Management Station of Zhuanglang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Gansu Province, 744699 China)
Abstrac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comprehensive policy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actual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ll directl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establishes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fic cases, expounds the basic ideas of implementing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mplement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peration stability of China's rural traffic road system and provide a basic basi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developm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農村公路體系建設將直接影響農村群眾的日常生活質量,同時與區域的經濟發展也有直接的聯系,在我國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之后,農村公路建設已經成為了社會多方關注的重點。黨和國家也多次將農村公路體系建設放置在鄉村振興的首位。因此,建立在實際工程建設的角度,結合鄉村振興的具體背景,分析公路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優化策略,不僅是該文論述的重點,也是以提升農村經濟發展以及區域經濟質量為目的落實的課題研究。
1? 農村公路體系發展的基礎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城鄉建設有效性的重要路徑。該戰略的落實,進一步將農業問題以及民生問題提到了社會發展的首位,進一步打造完善的鄉村振興體系,增強農民以及農村的實際發展質量,以農民為主體落實好鄉村城鎮的多項發展,不僅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進一步實現農村生活質量以及經濟水平優化的根本。而對于區域經濟發展來說,交通運輸的落實能夠有效實現資源以及人員的多向流動,對于農村的發展來講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因此,落實好農村公路建設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內容,也是為后續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基礎的根本保障,更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環節。
2? 具體案例及發展思路
2.1 具體案例
為了進一步提升論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該文借助甘肅省農村公路建設工程作為案例展開詳細分析。為了進一步落實黨和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發展方針,甘肅省公路快速網、干線網和基礎網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實際通車里程達到22.3萬km。與相鄰6省(區)省會全部實現高速公路連接,全省14個市州政府駐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貫通,67個縣(區)通高速公路。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比重分別達到79%和54%,所有縣(區)政府駐地以二級以上公路貫通,高速及一級公路突破6 000 km,近1.7萬km二級及以上公路連接城鄉,包括自然村組路在內的19.2萬km農村公路四通八達。
同時建立在公路運維監管的基礎上,構建了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階段性管理體制[1],整體的公路養護資金滿足實際標準。另外,全省市的所有縣級行政區均結合實際情況打造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部分鄉鎮也設立了公路管理站,并且結合實際條件構建了村道議事機制。農村公路的養護率高達100%。整體的鄉鎮交通形成了外通內聯、班車到村、通村暢鄉的安全便捷體系。
2.2 農村公路發展的具體思路
首先,要持續推進農村公路等級優化以及路網建設,要進一步實現地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創新,實現城鄉融合,這樣才可以以公路體系為依托,讓城鎮帶動農村實現多功能發展。
其次,農村公路建設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單純地落實公路建設還無法全方位滿足鄉村振興的方針,因此需要通過公路來帶動村莊以及村容建設,落實好鄉鎮和農村的統一規劃管理,進一步構建美麗宜居鄉村,這樣才可以提升村莊的整體形象和社會經濟價值。
最后,通過公路建設來實現農牧區產業發展推進和創新。打造多方聯通的交通網絡,實現城鄉產品以及產業結構的全方位覆蓋,能夠進一步強化產品的流通質量,同時可以拓展流通渠道,避免農牧產品滯銷,能夠有效實現農民增收,對于提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夠進一步發揮農村公路體制本身的社會價值。
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公路建設的誤區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堅持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提升社會發展平衡的主要戰略體系,并且結合具體的情況落實了農村公路建設體系的優化和創新,但是由于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有著一定的差異化特點,因此在落實公路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多的矛盾。總體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農村公路優化方案有待提升
我國當前的大部分農村公路前期設計方案不夠全面。由于設計周期較短,針對本地的地理環境以及社會發展情況調查的不夠充分,方案內容單純地以公路建設為主,未能和農村區域的其他社會領域聯系起來,導致方案中會存在缺漏情況,這會進一步降低公路建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帶動作用。
3.2 招標體系標底較低
受到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在農村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投資渠道較少,導致農村公路工程招標的標底比較低。招標期間低價中標,導致施工隊伍本身的綜合素養存在不完善的情況,部分施工團隊自身的資歷較淺,缺乏施工經驗,在問責以及監督管理過程中質量不高,單純地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會降低公路建設的靈活性和多樣化,會導致安全隱患的存在,也會影響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2]。
3.3 施工規范體系不足
在農村公路改建的過程中,需要以原路路面作為核心基礎,針對部分公路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和優化,要解決原有路面以及工程的病害問題。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受到區域環境以及施工團隊的影響,施工管理存在不規范的現象,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具體的施工內容變動較多,這會大大削減公路建設的標準性以及精準性,會影響公路工程的實際質量。
4?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公路優化策略
4.1 建立立體化的管理體系
由于農村公路體系的建設內容較多,涉及多個領域,同時與整體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也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必須要構建立體化的管理體系,要綜合人力、物力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建立在地方政府引導的基礎上,帶動農村以及鄉鎮的相應機構進行責任劃分,進行分級管理。可以成立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門,相關鄉鎮的基層領導人員需要肩負起自身的監督責任和組織責任。政府以及市交通機構應該組建監督小組,落實好整體工程的立體化監督,打造全過程監督體系,這樣能夠提升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例如:甘肅省在全力構建農村公路立體化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為保障全年村組道路建設任務按期高質量完成,省公路部門堅持旬調度、月檢查、月通報,組織開展大干100天活動。近期,組織14個督導幫扶組對村組道路建設進行現場督導,把好原材料進場、施工工藝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控制,并邀請村民代表等參與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做到建設一條、達標一條、群眾滿意一條。
4.2 落實好道路建設方案控制
進一步強化農村道路設計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從技術體系和理念意識方面進行細化,同時也要結合不同鄉鎮實際的交通設施和基礎設施設置標準進行調整,例如:當前部分鄉鎮的旅游路線應該滿足三級及以上公路標準,鄉村鄉道應該滿足4級以上標準,路面的寬度需要控制在6 m以上,村到組的公路必須要滿足4級公路標準[3]。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但不應削弱公路本身的價值。同時要結合具體的公路建設需求,落實好材料控制、設備控制、技術體系開發以及管理模式優化。整體的方案經過多方審核之后才可以進行施工。
4.3 強化資金優化力度
在農村公路的建設以及養護過程中,由于受到了日常使用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養護工作較為復雜,因此必須要落實好資金的優化管理。工程所以及市交通局,可以結合實際的鄉鎮公路建設情況,構建專門的資金管理賬戶,并且構建獨立核算體系,要落實好資金流向的跟蹤。上級補助資金必須要成立專門賬戶之后再進行撥款,由相關單位以及鄉鎮的專門賬戶人員進行流向管理。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地落實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進一步發揮有限資金的最大價值。
4.4 構建科學的養護管理方案
結合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來講,需要打造深層次的養護管理方案[4]。通常來講,以定點專員養護為主,要根據每一條農村公路的長短以及使用情況,配備一名或者多名養護人員進行專職養護監督。近年來,甘肅公路部門加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力度,建立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在全省所有鄉鎮設立農村公路管理所,建立了“縣有管護站、鄉有管理所、村有護路員”的管理體系,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有路必養”的目標基本實現,養必到位的步伐持續加快。其次,要以循環養護模式為輔助,要打造專業的養護團隊,統一進行作業,并且利用循環的發展方法實現全鎮公路的階段性養護。另外,進一步提升承包養護模式的應用價值,轄區內的農村公路由沿線村民以及相關機構進行承包管理,要落實好村民的養護認知以及技術體系培訓,及時地按月進行檢查,并且將實際的養護情況記錄下來,落實好養護人員小組的跟蹤和評價[5]。通過設立公路養護公益性崗位,吸納8 000多名貧困戶就業,探索建立了群眾性養護、公益性養護、家庭承包式養護、地企共養等多種養護模式。
4.5 強化施工團隊的管理質量
當前大部分的農村公路建設工程以及后期養護工程會直接承包給當地村委會,因此針對施工建設來講,要從根本上杜絕施工團隊自身專業性能以及綜合素養不良的問題[6],首先,必須要落實好施工團隊的資質審查。其次,要加強施工前期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全程培訓和技術交底,要打造良好的施工團隊競爭機制,并且落實針對性的人員指導,由專家介入,強化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以及技能水平的考核和培訓。落實好基層管理人員知識體系和安全管控技能的宣傳,這樣才能夠提升道路施工主體的綜合素質,增強施工管理和養護的安全性[7]。
5? 結語
建立在黨和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思想基礎上,農村公路在進行發展優化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產業興旺、生活富裕以及生態宜居這3個根本原則。在進行鄉村公路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要以提高落后貧困地區基礎設施配置有效性為目的,進一步打造旅游加農業綜合發展的體系,強化城鎮的布局,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使農村公路建設水平得以提升,并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參考文獻
[1] 楊鵬鵬.農村公路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山西農經,2021(11):180-181.
[2] 司應科.甘肅公路養護產業化發展的對策建議[J].交通財會,2021(6):67-69,75.
[3] 李春輝.如何強化農村公路施工技術的有效管理[J].交通世界,2021(15):138-139.
[4] 陳明.公路路網結構改善提升農產品物流效率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1(9):63-64.
[5] 顧賽男,吳建明.貧困地區農村公路發展探析[J].公路,2021,66(3):253-257.
[6] 艾力西爾·地里木拉提.基于農村公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20.
[7] 鄒巧榮.淮安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問題研究及對策[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