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煥珍
【內容摘要】微課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時代發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借由各類視頻作為載體,凸顯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知識點。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微課課程教學模式展開新的探討,以核心知識點構建學生的學習中心。幫助學生了解各類語文知識的串聯關系,最終鼓勵學生完成自我學習能力的發展提高。在初中語文微課教學課堂上教師需準確定位課堂、走向基礎知識,實現知識拓展、打造高效課堂,讓語文課程教學變得更為有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 ?微課教學 ?學生
引言
將微課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上是新時代教學改革的一大重要趨勢,相關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對微課課程產生高度重視。將微課教學內容作為聯系學生與教師的一種有效橋梁,基于核心教學內容產生語文知識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出微課課堂的實際趣味性。讓學生在集中注意力學習過程中完成自我興趣提高,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讓微課課堂教學服務于初中階段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一、利用微課進行語文課堂精準定位
在利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必須結合所教學內容給語文課堂精準定位。對整個教學資源以及教學領域內的各類知識做好整合,幫助學生理清各類知識點的實際聯系,讓語文課堂教學顯得更為高效化①。通過微課堂的教學,教師可以準確地把握課文的精準定位,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課堂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
教師需根據現今課改的實際需求,以更為靈活的方式去看待微課。讓微課課程成為奠基學生發展的一大重要課程,幫助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學習體系上完成升華,讓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顯得更好。例如在教學《太空一日》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本課程教學的一些重點問題通過梳理記載模式將其記錄下來,并使其成為語文課堂的教學重點。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能不能將本篇文章的修飾詞月亮給去掉?并要求學生在課下花兩分鐘進行思考。學生會在教師的問題指導之下進行深入解答,過后教師再通過播放相關的太空視頻讓學生了解課文所抒發的主旨。學生會逐漸理解——“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面來人了!”這句話的隱藏含義。教師需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讓學生在練習發展過程中認識課堂基礎。最終梳理出學生屬于自我的語文知識學習體系,讓學生在微課課堂上集中精力對待整個學習內容。為了更好地對課文內容展開深層次的分析,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現中國展開太空航行的紀錄片,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地感受到,中國科技的力量正是科技的創新,帶領人們邁出了一個一個的腳步,對世界展開了深層次的探索,讓學生們能夠深層次地領略到太空穿梭的趣味性,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內容,領略作者所表達的主題思想,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文學素養。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一步的探索相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互相討論表達自己對太空的向往和理解,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二、利用微課進行語文課堂的基礎知識探索
初中語文微課課堂展開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向基礎的語文學習知識進行進發,進而突破以往的語文學習局限②。教師須在微課課堂上利用有效地指導模式加強學生的字詞學習優勢,讓學生在生字生詞的記憶了解過程中知曉語文課程的長期任務。教師需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一步一步地帶領學生們更好地探究課文內容,不斷地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們可以從基礎知識出發,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賞析。
除了傳統的記憶模式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容易忽略的一些字詞用視頻的模式展示出來。發揮出微課課程教學的獨特優勢,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感覺器官的發展。過后由具體的文章發散為視頻,借助白話文的微課課堂教學情景讓學生對文言文產生深刻了解。這是知識教學的一項重要出發點,它能夠在基礎知識奠基過程中完成學生對于特殊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先在課堂上播放一段安逸舒適的田園風光短片,讓學生感受文章中所表現的清秀風景,接下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也會變得通暢很多。緊接著,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提出相關的問題:陶淵明是如何描寫桃花源的?桃花源里面的居民又是如何生活的?讓每一個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內容,進一步地感受到桃花源里的人擁有樸實的生活,初步的認知田園風光。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通過PPT的形式,對作品進行整體的賞析,全文以武陵漁人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寫了西行捕魚,桃園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為第1段的寫景妙句,色彩絢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讓學生們為之感慨,可以不斷地深入課堂內容,了解到陶淵明筆下的田園景象?!吧接行】?,仿佛若有光”,暗示了要去的地方非同尋常,漁人的搜尋目光非常的急迫,不斷的加快自己的腳步,“土地平闊,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充分的表現了在桃花源當中,有屋舍,土地,良田,美池,桑竹,所見所聞歷歷在目,表達了陶淵明先生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展開交流,想一想自己未來想過哪樣的田園生活,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的學習田園風光的詩。因此,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技術,讓學生們可以快速地掌握知識點,對課文內容加深了解,增強學生們的學習活力,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文學素養。
三、利用微課進行語文課堂的知識拓展應用
由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很多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上也很難對教材中的一些具體知識點產生深刻了解。他們會對教材的某些知識感到陌生與好奇,而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的一大難點。教師通過微課堂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們不斷地拓展知識內容,增強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好地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單元整合,使學習的課堂變得更加的活靈活現。
在教學此類內容時,教師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順勢穿插一些微課視頻。將微課視頻作為課堂教學的重新引入點,幫助學生跨越這樣一道學習高峰。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由蘇州園林的獨特風景設計出發,讓學生感受到蘇州園林的獨特景色,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技術,通過圖片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們進一步地了解到蘇州園林的生活,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的探究,學生也會由此發現在園林中無論站在哪,都能夠看到完美的畫面。接著,教師再用生動的形式使學生了解亭臺軒榭所擁有的巧妙布局,這樣一來,原本復雜的文章也立馬變得生動起來了,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會變得更強。然后,教師需要從課文內容出發,讓學生們了解到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式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當中,表現出了人類依依賴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獨特的創造能力,教師可以邊講述課文內容,邊向學生們展現留園、拙政園等自然風光,讓學生們能夠對課文內容加以賞析。最后,教師需要從這篇文章的文學特色出發,讓學生們進一步地感受到文章當中的自然風光,通過景色描寫,讓學生們可以模仿文章當中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更好地對課堂內容展開深層次的探究。因此,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展現蘇州園林的自然景觀,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對課文內容進行探究,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利用微課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微課教學過程是極為高效的,教師利用微課只需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展示一系列的課堂教學知識。這也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提問發展機會,學生會自然而然的跟隨微課視頻的引導進入學習空間,他們會成為整個課堂學習的主人。
教師在教學初中語文時應致力于打造一個更為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讓學生針對某些不太了解的知識點進行反復觀看。隨時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讓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例如在教學《觀滄?!愤@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好微課視頻展示文章中的山島、日月,讓學生在音樂以及視頻的烘托之下了解觀滄海的雄渾壯魄。這更是一種美的感受,它能夠顯著提高課程教學效率。緊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們講述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在建安十一年的時候,烏恒攻破了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勾結遼西首領,屢次騷擾邊境,以至于曹操不得不再建安二年毅然決定親自北上征伐,取得了可觀的勝利,這次勝利也堅決了曹操實現中國統一的雄偉壯志,通過創作背景,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們對整篇作品進行賞析,比如說“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了觀滄海的位置,曹操登上了山頂,居高臨海大海的壯闊,盡收到自己的眼下,充分地表達了自己雄偉的氣魄,“日月之情,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作者通過虛寫,運用了想象,將大海的氣勢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把曹操開闊的胸襟暗含成了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通過對詩詞當中的每句話展開深層次的分析,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更好地對課文內容進行探究。最后,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們認真地傾聽,這首詩是如何進行朗誦的,更好地體會曹操的胸懷天下的大志,進一步地領略作者用充滿浪漫主義的激情大筆,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觀。因此,教師通過微課堂的形式,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們對古詩文展開深層次的分析,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更好地開展課文內容的探究。
總結
微課視頻的引入模式讓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更為高效,教師應該利用好語文微課視頻打開學生學習的新型模式。讓學生自主融入特殊的語文學習情景,保持學生學習的較高效率。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過程,在總結好語文課程教學規律的情況之下了解微課視頻的合理使用度。應用有效引導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想象能力。
【注釋】
① 趙世波. 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5):47-48.
② 房芳. 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科技經濟導刊,2017(34):138-138.
(作者單位:陜西省神木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