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婷 趙霞
【摘 要】目的:探討術前服用米非司酮對人工流產的療效。方法:選擇我站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4例人工流產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77例,對照組人工流產術前未行任何特殊處理,觀察組人工流產術前服用米非司酮,對比兩組的手術完成情況、人流綜合征、手術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手術完成情況優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的人流綜合征及手術時間明顯較對照組低(P <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術前服用米非司酮可提高人工流產的療效。
【關鍵詞】術前;米非司酮;人工流產;人流綜合征
藥物流產與人工流產均是避孕失敗早期妊娠的補救措施,藥物流產因使用時間較長,患者服藥后會出現陰道出血,若出血較多或有殘留,甚至需行緊急手術進行刮宮,使得其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1]。人工流產成功率較高,且治療時間短,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而人工流產進行常規負壓吸引時,因患者的宮口過緊,需行機械性宮頸擴張,使得患者受到一定損傷,因此為降低人工流產對患者的損傷,術前需對宮頸進行軟化[2],我站將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產術前,提高了人工流產的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站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4例人工流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人工流產手術,術前經白帶常規、尿妊娠試驗、B超等確診為宮內妊娠[3],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者等。隨機分為2組,每組77例,觀察組,年齡21歲~32歲,平均年齡(25.75±2.15)歲,孕周6周~8周,平均孕周(7.25±0.98)周;對照組,年齡22歲~32歲,平均年齡(25.98±2.43)歲,孕周6周~8周,平均孕周(7.32±1.02)周,兩組資料對比發現沒有差距(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人工流產術前未行任何特殊處理,觀察組術前1d下午5時口服3片米非司酮,每片25mg,手術當天6時口服3片25mg米非司酮,服藥后2h~4h進行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的手術完成情況,治療后患者的子宮頸松弛,可順利置入6號~7號擴宮器,患者在術中有輕微腹痛,無嘔吐、惡心、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癥狀,手術在6min內完成為手術順利;擴宮需從4號擴宮器開始逐步進行擴宮,之后經反復擴宮方可探入6號~7號刮宮器,手術時間在10min~20min內完成,術中患者有呻吟、腹痛明顯為手術困難;手術從4號擴宮器開始逐步擴宮,終因患者的宮口緊無法進行手術改其他方法處理為手術失敗[4];(2)對比兩組的人流綜合征(手術結束時患者出現心律不齊、心動過緩、惡心嘔吐、面色蒼白、胸悶大汗、頭暈等癥狀)及手術時間(從測宮腔開始至術畢);(3)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對比手術完成情況
觀察組的手術完成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
2.2 對比人流綜合征及手術時間
觀察組的人流綜合征及手術時間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
2.3 對比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中陰道少量出血者1例,1例體溫輕度升高,發生率為2.60%,對照組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隨著人工流產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是終止早孕的主要方法,人工流產的第一步是宮頸擴張,宮頸由平滑肌、結締組織、彈性纖維、血管組成,有豐富的感覺神經,臨床實際應用中對患者的宮頸進行機械擴張會給患者帶來痛苦,若患者的宮頸口較緊,醫師用力擴張,會引起宮頸裂傷、子宮穿孔、人工流產綜合征等癥狀,因此進行人工流產前需進行宮頸軟化。米非司酮是20世紀80年代的抗孕酮藥物,其可與孕激素激進型競爭性的結合受體,對孕酮的生理活性產生阻斷作用,促進水腫、脫模變性、壞死及出血,引起絨毛滋養細胞的變性及壞死,誘導、促進滋養細胞凋亡,對宮頸進行軟化,促進胚囊排出[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人工流產術前應用米非司酮較為安全。
綜上所述,術前服用米非司酮可提高人工流產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黃妍.人工流產術前服用米非司酮對人工流產療效的觀察[J].智慧健康,2019,5(18):128-129.
[2] 賴運興、夏冬梅、秦新飛.米非司酮聯合康復護理在人工流產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1):196-198.
[3] 馮艷麗,吳麗莉.米非司酮聯合"產后逐瘀"對人工流產后胎物殘留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7):168-170.
[4] 潘麗花,丁德先.米非司酮對人工流產患者術后宮腔殘留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2):61-62.
[5] 張玉霞.米非司酮與復方中藥聯合米非司酮在人工流產后宮腔殘留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6):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