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蕊
【摘要】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媽富隆)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療效及對患者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濃度的影響。方法 12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 按照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 各61例。常規組患者采取媽富隆進行治療, 實驗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控制出血時間與完全止血時間分別為(23.44±12.43)、(58.16±18.65)h;常規組分別為(29.12±13.29)、(59.86±47.96)h。實驗組患者的控制出血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性激素濃度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對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藥物安全有效, 可在臨床應用。
【關鍵詞】 功能性子宮出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更年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21
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卵巢對于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較低, 并且卵泡在進行發育時由于退行性改變導致不能正常排卵而引發的異常子宮出血情況[1], 對該類疾病患者臨床上主張采用止血、減少經量、調節周期、防止子宮內膜發生病變等作為治療宗旨。本次研究分別采用米非司酮與媽富隆對更年期功血患者進行臨床干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擇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至本院進行疾病診療的12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 按照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 各61例。常規組:年齡42~56歲, 平均年齡(47.2±2.9)歲;實驗組:年齡43~55歲, 平均年齡(48.0±2.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常規組采用媽富隆(注冊證號H20090423, 每片藥物包含30 μg的炔雌醇與0.15 mg的去氧孕烯)進行治療。診刮后第7天口服媽富隆, 2片/次;24~48 h止血后將每次給藥劑量減少1/3, 并維持治療3 d, 后再逐漸減少每次給藥劑量, 直到1片/d, 連續治療21 d后停止用藥, 并在撤藥性出血的第5天口服媽富隆1片/次, 連續治療3個月。實驗組采取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633)進行治療, 用藥開始時間與常規組相同, 用藥劑量為10 mg/次, 治療周期與常規組相同。
1. 3 觀察指標 控制出血時間與出血完全停止時間分別為首次給藥至陰道流血明顯減少時間與首次給藥至陰道出血完全停止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控制出血與完全止血時間 實驗組控制出血時間與完全止血時間分別為(23.44±12.43)、(58.16±18.65)h;常規組分別為(29.12±13.29)、(59.86±47.96)h。實驗組患者的控制出血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兩組完全止血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血清性激素FSH、LH、E2濃度 治療前, 實驗組患者的FSH、LH、E2濃度分別為(3.11±2.56)U/L、(5.02±3.63)U/L、(287.06±29.16)pmol/L;常規組患者上述指標值分別為(3.10±2.53)U/L、(4.99±3.68)U/L、(286.96±29.86)pmol/L;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FSH、LH、E2濃度分別為(2.38±1.96)U/L、(3.95±2.89)U/L、(201.49±23.28)pmol/L;常規組患者上述指標值分別為(2.96±2.13)U/L、(4.86±2.69)U/L、(250.13±45.86)pmol/L。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FSH、LH、E2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上述指標值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功能性子宮出血主要指發生在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等部位的軸功能失調情況[2], 主要表現為月經失調異常性子宮出血情況, 其中無排卵型宮血主要是因為患者未出現孕激素分泌情況, 引發子宮內膜無法顯示為分泌期改變情況, 導致子宮無法對螺旋小動脈進行正常收縮與閉合導致陰道持續不斷出血, 最終引發功能性子宮出血癥狀。
媽富隆包括地索高諾酮與炔雌醇, 對孕激素受體具有良好的親和力, 能夠使得患者在無排卵增生期子宮內膜同分泌期改變, 并幫助患者有效快速止血, 并且炔雌醇對未脫落完全的子宮內膜產生良好的修復作用, 幫助患者逐漸恢復周期性月經狀態。米非司酮屬于新型的一類抗孕激素, 相比黃體酮, 其對患者子宮內膜孕酮受體親和力明顯較高, 前者約為后者的5倍[3], 并具有終止早孕、抗著床、促進宮頸成熟、誘導月經等療效;另外, 該類藥物還能夠對患者子宮內膜生理功能與局部血管生成進行干擾, 使得子宮內膜增生情況受到影響, 防止排卵, 控制出血療效顯著[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患者的控制出血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 實驗組的血清性激素濃度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 對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藥物安全有效, 值得推薦采納。
參考文獻
[1] 連海麗. 米非司酮與媽富隆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29):150-151.
[2] 侯向華. 米非司酮與媽富隆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對照研究. 中醫臨床研究, 2011, 3(3):30-31.
[3] 楊雪萍. 米非司酮與媽富隆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比較. 海峽藥學, 2013, 25(7):154-155.
[4] 芮平. 低劑量米非司酮聯合媽富隆對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性激素濃度影響以及治療效果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24):3761-3762.
[收稿日期: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