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育革新的大環境下,各個層級的教育也亦步亦趨,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在教學中,提倡創新教學,尋求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推進,互聯網技術得到大面積普及.近些年,互聯網技術也逐漸走進課堂,成為了協助教育者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個可行途徑,目前經過數位優秀的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實踐得出結論,借助互聯網技術是能夠有效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質量;互聯網技術;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4-0027-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簡介:李新偉(1964.11-),男,甘肅省甘谷人,中小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信息潮流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教育革新理念,少不了信息技術的融入,高中數學作為學生的三大主要學科之一,不管是在日常學習中,還是在學生的升學考試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高中生,未來面臨的是萬眾矚目的高考,所以,高中數學教學革新,更應該得到重視.接下來,筆者就如何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作出簡單分析,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進步.
一、現有的高中數學教學情況分析
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情況下,高中生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依然是高考.高中數學教師的業務能力評判標準依然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流考核點,這就導致現有的高中數學教學都是以應試教育為目的的教學方式,這也導致了高中的數學教育者在數學教學中,更加重視考試,研究考試,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為終極目標.高中數學教師大多是有多年任教經驗的資深教師,對于提升學生成績方面,自然有著自己固有的教學方式,同時這套方式目前尚且有效果.因此很少有教師愿意推翻自己已經付諸實踐,且有收效的教學方式.對于信息化的介入,甚至存在抵觸和懷疑的情緒.導致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使用不是很高,更不要考慮成效了.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在不久的將來,要面臨的是自己人生的重大考驗,而這個考驗也是以考試成績為最終評判標準的,所以導致高中學生對現有的應試教育普遍接受程度比較高.高中數學教學中,現有的經過驗證的教學方式就是大量的習題和練習,傳統的練習記憶法,或者是不斷的進行模擬考試.而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主要側重于考點,真正實用且有效的數學學科內容,逐漸被學生忽略,從而導致數學學科變成了一種學生應試的支撐課程.這種教學方式是和數學學科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向有所背離的.在教育革新的大環境下,不管是教學方式還是原有的教學方向,都需要做到全方面的整改,也急需要把數學學科的實用性,專業性和可探索性體現出來.
二、互聯網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
在教育界流行著一句話,想要給別人一杯水,你得先有一桶水,教育者能夠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出口成章的授課,是因為有了大量的知識儲備.但是,人類的腦容量和個體差異決定了人類信息儲備量.同樣的高中數學教師無論有著多少年的執教經驗,自己的數學知識儲備也依然有限,因此能夠傳授給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都是有限的.而互聯網是有著龐大的數據庫和數據儲備的,是人腦無法企及的,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利用互聯網的數學儲備庫,協助學生拓展數學知識儲備.
高中數學已經接觸到數學的更高層次,內容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像高中數學中會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的相關內容,高中數學教師在執教過程中,只能根據現有的數學課本或者資料,帶領學生分析概率事件,計算出事件出現的概率和隨機事件出現的情況,由于需要學生進行思考,想象,所以就會出現個體差異,導致部分學生不能跟上課程節奏,這時候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多方位,全面的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并且以動畫的形式進行多方位的演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多種事件概率和隨機事件的發生時機和發生次數.相較于數學執教者的講解來說,學生接觸到的概率內容多而廣,更加利于學生對概率概念的理解,對概率算法的接納.也達成了學生基礎知識儲備的拓展,協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接納數學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加入了互聯網技術,幫助他們簡化了課堂內容,更加有利于學習和理解,對于數學執教者來說,通過互聯網的介入,降低了講解難度,教學成效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2.借助互聯網教學,幫助學生達成教育資源共享
所謂教育資源,無非就是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而在互聯網設備不斷普及的當下,硬件設備也越來越齊全,最為難得的就是軟件設備.而教育中的軟件設備,其實就是師資力量的配備,在互聯網技術尚不發達的時候,師資力量很難達成共享,最常見的就是區域性的優秀教師交流,優秀教師學習等活動,但是這些都僅限于教育者層面,只有極少部門的學生能夠獲得少量的資源,而優秀的師資力量,大多數集中在城市,甚至是一些重點學校,而借助互聯網,是可以有效的達成師資力量共享的.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特殊的環境中,國家為了保證學生的教育,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式教育模式,就是網絡授課.今年中國實現了兩千萬學生在線聽課的大型網教局面,也是在這種環境下,成就了學生教育資源共享的愿望,相信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思路清晰,邏輯明確,表達順暢,風趣幽默的數學執教者,普遍會受到學生的追捧,但是由于時間、精力、學校、地區的限制,這些優質的高中數學執教者只能教授自己學校的學生.但是在網課模式下,打破了這些限制,優質的數學執教者,只需要通過網絡進行授課,而學生可以是全國各地,任何地方的學生.這些高素質的高中數學執教者,就能幫助到更多的莘莘學子,給他們傳授數學知識,理清課程思路,解決數學學習難的問題.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但學生能夠獲得資源共享,高中數學執教者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互聯網,讓教育圈子變小了.
3.依托互聯網技術,培養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生已經趨于成年,未來,他們除了要面對高考,更要做好專業選擇,完成進一步的學習.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尤為重要,因為不管是在未來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或者是步入社會,學習能力是個人能力提升的必要條件.而高中數學,內容本就更加深入,更加專業,對于一般學生來說,自學難度比較大.在這里就可以適當的借助互聯網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達成自我學習,培養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中數學不管是從理解還是學科專業上都上了一個層次,屬于高等數學的過渡版,涉及到的內容難度,廣度都比較大,學生通過課本上的例題,很難完成自學,這里就可以適當借助互聯網技術,幫助學生完成自學.像高中數學中會學習到的《立體幾何初步》這方面的內容時,感興趣的學生就會自己研究,但是立體圖形放在空間中去學習,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借助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來完成學習的,但是借助互聯網技術,就可以直接把立體圖像在空間中展示,甚至是以動畫的形式展示,讓學生全方位的看到立體圖形的變化,理解空間點,直線,甚至是平面之間的聯系.提升了數學學科的趣味性,引導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起到鋪墊,做好知識和自身能力的儲備.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中,適當的融入互聯網技術,是可以有效的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的,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著手提升,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充學生知識掌握的廣度和深度,達成資源共享,讓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加優質的教學方式,體驗更加經典的名師授課,能夠協助學生完成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最后,也希望通過本文分享,能夠幫助到更多的高中數學執教者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莊孝準.基于數據分析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以“概率統計”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78-79.
[2]徐堅.新課程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在普通高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239-240.
[3]李丹娜.“互聯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Office 365高中數學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20(03):57-59+14.
[4]莫祺,陳錦波.基于“Moodle+微課”高三數學講評課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信息技術,2020(Z1):23-27.
[5]鄒愛友.“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39-40.
[6]張威.互聯網+環境中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以“函數圖象變換”教學為例[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9(20):35-3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