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琳
摘要: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經濟學的范疇,中國學術界一般認為,加快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深圳的發展,離不開基建的投入。據了解,在十四五,深圳市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完成投資1006億元。深圳市的發展,就是中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深圳;基建;可持續發展
向愛兵. (2020)提出,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經濟學的范疇,中國學術界一般認為,加快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從開始建設成為特區開始,深圳的基建一直支撐著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羅昌仁. (1984)就指出,深圳經濟特區城市建設進包含這方方面面的元素,包括經濟、文化、生活和交通等。在十三五期間,深圳市一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滿足人民要求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個新時代,向愛兵. (2020)提出深圳的基建發展的目標,就是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有效完成精細化,人本化,智慧化,綠色化和全球化的發展為策略導向,著力推動基礎設施發展方式嗎,動力和路徑的轉變。具體來說,深圳的基建是集約型,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同時,通過滿足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等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大目標,提供強有力支撐。
1.深圳基建發展方向
深圳的發展,離不開基建的投入。據了解,在十四五,深圳市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完成投資1006億元。根據傳媒報道,這些基建項目包括社會投資項目34個,總投資2447億元,投資占比60%;政府投資項目61個,總投資1672億元,占比40%。研究人員發現,深圳的基建,是完美闡釋了市場導向的重要性。以社會投資為大頭,更可以有效運用存在與各個經濟環節的資金,對于經濟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2.在這情況下,本文從各個投資類別,分析深圳市的基建投資特點
2.1 通訊業主導的基建結合體
深圳的基建,有兩個重點,第一是高新科技的運用,第二是高新科技的研發。從公開的數據,深圳有力的利用高新科技,作為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的動力。例如,從項目的類型看,通訊類的基建是整個基建的重點。在這情況下,5G網絡、衛星通信、算力設施等信息基礎設施28個,總投資2452億元;集成電路、8K超高清、生物醫藥等創新基礎設施42個,總投資1016億元;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礎設施25個,總投資651億元。另一方面,在高新科技的研發方面,深圳作為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下一步建好創新基礎設施主要還是著力于兩大基礎設施集群,一個是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另一個產業基礎設施集群。深圳接下來要建設的實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首批有12個,總投資達到了472億元。重大基礎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中,包括要高標準建設光明科學城,推進材料基因組、精準醫學影像、國家超算中心二期等基礎設施建設,還要謀劃建設具有標志性、稀缺性的綜合粒子設施,構建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前沿交叉研究高地,加快建設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省級實驗室,并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的落地。
2.2 交通基建的完善
2021年5月28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深圳市2021年重大項目計劃》,根據規劃,2021年深圳重大項目計劃涵蓋了536個重大項目。根據公布的數據,這些項目總投資金額為28264.9億元,同比去年增加了2416億元,計劃總投資金額創下歷史新高。項目數量同比去年增加了49個,增加10.1%。
具體來說,這些項目的重點在于交通網絡的完善。例如,深圳市的重點發展項目就包括地鐵12號線、13號線、14號線、16號線、20號線工程以及6號線支線二期、7號線二期、8號線二期及11號線二期等,此外還包括西麗綜合交通樞紐、前海綜合交通樞紐、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深圳至深汕合作區鐵路等重大工程。另外,深圳市的公路網會進一步得到完善。根據深圳市的計劃,短期內會開展的,包括濱海大道(深圳灣總部基地段)下沉改造、深汕西高速公路惠東支線、布吉南環路(西環路至禾坑路段)、海濱大道福州立交、坪鹽通道、海濱大道一期A段(聽海路-西鄉大道)、寶鵬通道、深圳市東部過境高速公路連接線、深圳灣口岸公共交通樞紐、福田口岸公共交通樞紐等重大工程。這些項目,有助于把深圳進一步打造成為綠色城市,并成為市民滿意度高的城市。
3.總結
深圳市的發展,就是中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由于有效的基建投入,重大科技新型基礎設施不僅是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設;不僅面向科技領域發展需求,也面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建成后,將有力促進科技資源集聚、開放共建共享,提升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深圳科技創新也將進入源頭創新突破和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同時發力,不斷健全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在這情況下,深圳市是完全可以,在構建創新、綠色、普惠、開放、包容、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的考卷上,為國民提供一份讓人滿意的答案。
參考文獻:
[1]向愛兵.推動我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20(08):19-26.
[2]羅昌仁.加快深圳經濟特區城市建設的幾點體會[J].企業管理,1984(08):34-36.
[3]彭鳳超,梁英平.深圳特區職教發展的兩個方向[J].職教論壇,1995(01):22.
項目資助:本研究由深圳市光明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提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