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心
【摘要】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領域,有多種教學模式,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大膽嘗試不同教學模式,積極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探尋提升教學效率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效率;優化策略
一、前言
隨著高職英語教學經驗的不斷累積,教學思路一直在持續更新,大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本文將從實踐教學、思維領域以及能力發展角度,對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率提出優化策略。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關于學習能力的培養所遇到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也影響了當今各大高校的校園環境。隨著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學生生活在校園里,社會閱歷少,價值判斷力不足,如果負面信息在學校里傳播,學生很容易受到影響。大量負面信息廣泛傳播,學生群體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偽,會產生好奇及偏見,容易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結合高職教育的行業特征與英語的概念理論,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以下不足:
1.英語教學思維理念方向不明確。
在我國的教育思維理念里,一直少不了對知識點的明確掌握,采取題海戰術,知識重復率偏高,不同的題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學生對英語形成刻板印象,認為枯燥無味,海量的高重復率知識點使學生喪失了自信,不愿主動研究學習英語。
2.缺失對學生學習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高職院校中,不少英語教師把英語學習當成一個題庫,只傳授理論知識,英語實踐很少,降低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吸收和應用率,學生缺少自我動手機會,思考能力、學習能力不佳。
3.少有課外英語接觸,局外思維能力一般。
受家庭環境、周圍環境、學習環境的影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文化課上,英語課外閱讀少,缺少英語思維的橫向發展。
4.缺少激勵性評價,英語學習自信不足。
英語的學習不僅需要知識進取,更需要理性思維。考試分數不高的屢屢打擊,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在知識重復率高的影響下,學生沒有了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
三、對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習能力的建議
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調整,對英語教學體系加以完善。
1.清楚英語思維方向,積極確立學習理念。
學習的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所以,提高學生學習思維水平,就是要提高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發現問題、發現不足、發現不足的能力。
(1)結合教材發現問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材,讓學生在社會和生活中積極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和學習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在現代化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依據新時代的教學思維理念,及時對學生進行思維評測和幫助,減少知識重復率對學習的沖擊影響,設定專屬于學生的培養目標,設立規則和步驟,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可控能力,激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減少客觀輸出,多增加主觀意見和討論。在教育上,不單單對學生們要求水平層次,對教師應該有更嚴格的要求和監督。
(2)開展多元活動,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加強思維及自我動手能力。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知識應用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在傳統課堂中,課堂的大部分時間是老師講學生聽。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大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實現能力的提升。
2.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
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主要依賴于長期系統的學習。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在學習中進步,在競爭中成長,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精神。
(1)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引領學生了解英語刊物,編寫小英語報告。將生活與英語學科進行結合,經常閱讀英語相關讀物和了解英語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這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平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圖書室閱讀,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學生管理理念,可以先讓學生群體逐漸減少與網絡世界的接觸,讓學生群體積極參與英語相關活動,培養學生的基礎英語認知能力,并提高學生學習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向和心理變化,提供分類指導。
(2)以學生為主體來管理與指導。學生管理的指導思想逐步向以學生為主導轉變,以培養學生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前提,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對學習感興趣,這樣可以集中精力上課,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在課程結束時,教師應該有效促進學生去思考,培養學生養成整理收集資料的學習習慣,還可以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模仿寫作這樣的培養方式,增加了英語學習的有效投入時間。
3.巧妙鼓勵學生,建立英語學習自信。
每個學生都在學習上有自己的自尊心,但強度不一,這就需要老師在平常測驗和學習中觀察每一位學生,分級管理,在減少學習壓力的同時,增加的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運用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設計能力、探究能力,這是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實現的需要,也是社會全面發展的需要。
4.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標準化。
以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目標的新教學模式著力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目標。首先,幫助學生在學校成功學習,構建促進目標,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所要求的動力機制和成功心理,這對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形成具有深遠意義。例如:在考試試卷上積極給予評語,對分數高的群體及時鼓勵,使其保持優勢,不要掉隊;鼓勵考試分數低的繼續努力。雖然是試卷上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但這在心理建設角度上要遠遠高于老師補課的作用效率,體現了老師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態度。
四、結語
總之,學習能力是建立在優秀的基礎知識體系之上的。高職英語教師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豐富的教學必須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英語學習的高效率要求學生更穩定地學習英語,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這樣才能真正增強學習效果,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綜合素養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伍劍蓉.現代信息技術視野下高職英語教學優化策略[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2):157-160.
[2]陳靜.新世紀下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0(5):199-200.
[3]楊嘉珈.信息技術下高職英語教學微觀生態環境分析及優化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20(19):155-156.
[4]李希平.高職綜合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以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1):114-115.
[5]蔣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現狀及對策分析——以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英語教師,2020(1):34-36.
[6]羅瑤瑤.高職高專醫學英語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對策的探討[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0(13):162.
[7]張怡恬.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與改革策略[J].科技資訊,2020(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