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進榮
摘? ?要:通過問題導入式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際學習能力,及時改善初中物理教學問題。
關鍵詞:問題導學式;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1? 問題導學式教學法的引入與現狀
傳統的物理教學過程中,通常是教師通過灌輸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直接控制了教學的發展方向。傳統物理教學重視理論性和結論性,忽略了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后,如何運用到生活中,或是在生活現象中聯想到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大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后,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難以產生探索欲望,也無法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傳統教學模式中,完全忽略了班級中不同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沒有做到因材施教,認知能力較強的學生無法得到知識擴展,認知能力較弱的學生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 1 ]。
由于每個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感受不同,“問題導學式”物理教學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身特點和學習要求的機會,在解決較為基礎的問題上,能解決傳統教學方法中學生個性差異和教學要求之間所存在的矛盾,使課堂教學活動有效率、有質量地進行。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引導學生自學作為側重點,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問題導學作為載體不僅能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還能激勵學生大膽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探究實踐自行解決問題。改變了傳統物理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現狀,更符合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需求。
2? 初中物理問題導學教學法的具體實施策略
2.1? 設置課前問題充分引導
對于知識點復雜并具有較強抽象性的物理學科來說,課前預習環節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課前預習環節能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進入課堂狀態,及時跟上老師的思維走向,避免在一個知識點上花費太多思考時間耽誤聽課效率的局面[ 2 ]。例如在講解機械能、動能、勢能之前,可以提前設置一些問題,如“什么是機械能”“什么是勢能”“哪些因素會影響動能”“動能與勢能之間有哪些關系”,以授課走向提出問題,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預習教師即將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既能給學生指出授課方向,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實現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最優化。
2.2? 課堂上進行引導式提問
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所選擇的教學方式就是先講解、再做題,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沒有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需要聽和記筆記,很少自主動腦思考,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快的捋清教材知識順序,但是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對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和綜合素養都十分不利。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未來發展放在教學首位,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留給學生時間思考,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力在課堂上活動起來,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還能使學生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常情況下,可以先采用一問一答的提問方式,在講到每一節的核心知識點時拋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此外,小組合作討論問題的方法也是非常可行的,每一章物理知識都包含基本知識點和知識難點,例如在講到難點時,可以根據初中生的知識儲備量設置一個或幾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小組內學生的想象力和物理思維發生碰撞,不但能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視野,還能使他們在小組合作中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2.3? 設置課后問題
教師不能只拘泥于課堂上設置問題對學生進行導學,還要重視課堂以外的問題導學。因為課堂時間較為有限,所以學生的課后時間也需要充分利用起來,這種方式能起到學生對知識的鞏固作用,還能在課后發現自己在課堂中存在疑問的知識,方便查缺補漏。例如,在講解“電功率”后,可以為學生們設置一些課后問題,如“通過學習,我們掌握了哪幾種電功率的計算方法”“結合生活實際來看,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運用到電功率”這兩個問題中,第一個問題能引導學生回顧課堂學過的知識,并作出歸納總結,第二個問題能幫助學生們把所學的問題只是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提升,雖然這些問題難度較低,不需要花費學生們太多的課后時間,但是卻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初中物理教學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3 ]。
2.4? 創設生活問題情境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由于初中生的閱歷較淺,認知能力不足,并沒有留意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性,教材則作為知識歸納總結的重要載體,能幫助學生從抽象的概念上看到物理本質,從而深入理解物理知識。例如在“汽化和液化”時,教材中列出了汽化和液化基本性質,學生在學習這些看起來比較清晰的內容時卻時常表現出理解困難的現象,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為學生們創建生活情境,讓學生們借助生活經驗理解知識點。如在生活中,戴眼鏡的同學在吃冒熱氣的食物時,眼鏡會變模糊;天氣寒冷的時候,在室外用嘴呼吸或者說話會冒“白氣”,將物理知識融入到生活場景中,實現生活情境導入[ 4 ]。隨后,教師還需要提出一系列相關問題,要求學生自主思考,以此提升學生物態變化知識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與物理相關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做好問題導入工作,還要為學生創設豐富的生活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同感和探索欲望,理解生活現象,提高學習效果。
2.5? 實施問題評價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必要的引導,肯定學生正確的想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可以在知識難點上多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讓學生在掌握基礎之上不斷提高自己。在教學后,要設計幾個精簡但是能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習題,以此查看學生們對哪些知識上出現的錯誤最多,然后適當整理歸納一些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維,將問題導學式教學法不斷融合到物理教學中,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思維能力,促進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曹會明.初中物理基于“問題導學”模式研究[J].? 新課程(中學). 2019(5).
[2] 劉鍵.初中物理問題導學模式設計探討[J].? 新課程研究. 2019(25).
[3] 馬睿.初中物理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J].? 新智慧. 2020(4).
[4] 楊慧娟.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問題導學”模式設計研究[J].? 新課程(中學).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