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峰 孫宗訓
摘 要:該文介紹了碭山縣果樹黃化病發生的表現癥狀,從土壤、肥料及施用技術、果樹生長特點及栽培技術等方面對引起果樹黃化病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解決果樹黃化病的對策建議,為碭山縣果農解決果樹栽培障礙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果樹;黃化病;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6-0118-03
Causes of Fruit Tree Yellowing Disease in Dangshan County and Its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CAO Xinfeng et al.
(Dangshan Coun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Center, Dangshan 2353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ruit tree chlorosis in Dangshan County, the symptoms of fruit tree chlorosis in Dangshan Coun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of fruit tree chlorosi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fertilizer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fruit tre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he comprehensive countermeasures and ways to control the disease were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fruit growers to solve the obstacles of fruit cultivation in our county.
Key words: Fruit trees; Yellow disease; Cause; Countermeasure
碭山縣水果栽培歷史悠久,栽培面積超過4.67萬hm2,常年水果產量180萬t,是世界上連片種植水果面積最大的縣,其中以碭山梨的種植面積最大,桃樹的種植面積次之,梨、桃果樹的種植面積合計超過4萬hm2,占全縣水果總面積的近90%,還有部分蘋果等其他水果。水果產業已成為碭山縣農業產業的最大支柱產業,為碭山縣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近幾年來,果樹黃化現象發生較多,且呈逐年加重的趨向,全縣各水果產區均有發生,給水果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果農通過多種措施給予治療,但收效甚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果樹黃化的問題。為此,筆者對果樹黃化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廣泛調研,并與有經驗的果農和縣內果樹專家進行了探討交流。本文主要介紹了果樹黃化現象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治療措施,以期為果農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1 果樹黃化的形成原因
1.1 枝葉病害危害 果樹黃化病、腐爛病、干腐病、輪紋病、潰瘍病等枝葉病害可直接使果樹產生黃化現象。染病植株、枝條染病后養分、水分運輸不良,光合作用減弱,造成植株生長不旺,葉片發黃脆弱,有的退綠卷曲,果實直徑短小,品質變差,風味變劣,嚴重影響其商品價值。
1.2 土壤質地引起的缺鐵 這是引起果樹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地塊土壤質地屬于堿性土壤,俗稱“鹽堿地”。鐵離子在堿性土壤中很快被氧化為三價鐵,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造成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鐵元素大大降低而引起缺鐵性黃化。這種果樹黃化現象一般是成片發生,也有個別園片零星發生,特別是在過去的鹽堿地上易于發生。缺鐵性黃化是果樹典型的生理性病害之一。
1.3 施肥不當 果農在全年的施肥中不能做到科學施肥,在肥料品種選擇、施肥時間、施肥部位、施肥方式等諸多環節存在一定的誤區,造成土壤質量降低、果樹根系受害、地下害蟲增多等問題。
1.3.1 施肥時間不合理,特別是基肥施用時間普遍偏晚 碭山地區基肥施用的最佳時間段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這個時候土壤溫度較高,果樹根系正處于第2次生長高峰,土壤中微生物活動旺盛,施入的有機肥能夠在根系停止活動前部分轉化為可利用養分,被根系吸收儲存在樹體中,以利來年春季果樹發芽開花;由于這個時候土壤溫度較高,施肥時碰傷的根能夠及時愈合,甚至能夠生長出部分毛細根,不易造成燒根、漚根,而春季施基肥則與之相反。絕大多數果農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總是根據春季落花后結果情況來決定當年的施肥數量,形成了基肥春施的不良習慣,錯過了基肥的最佳施用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另外,果農在施肥時不能充分考慮各營養元素之間的拮抗和協同作用和果樹各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只憑經驗、習慣施肥,造成各生育期營養元素供應不協調,營養元素之間的浪費和短缺現象嚴重。
1.3.2 施肥方式和部位不恰當 主要是受目前一家一戶的土地管理方式的影響,很多果農擔心自己家施的肥料被鄰居家的果樹吸收,施肥部位離主干太近,施肥較為集中,引起傷根嚴重或產生燒根現象,造成樹體因營養不良而使果樹黃化。
1.3.3 肥料品種選擇不對路 多數果農連年使用養殖場的雞鴨糞、銨態氮肥等。銨態氮肥在土壤中分解成銨態氮可加劇土壤鹽堿化。養殖場的雞鴨糞中含有大量的鹽、消石灰、重金屬、蟲卵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促進了土壤鹽漬化(碭山縣土壤本身就為弱堿性),降低土壤活性,加劇了土壤污染,促進土壤中鐵離子固定,增加了地下害蟲的數量,導致果樹根系受害,因營養元素吸收不夠而產生黃化現象。另外,一部分果農為了減少勞動用工和降低生產成本,有機肥使用越來越少甚至多年不施用有機肥,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團粒結構減少,土壤板結通透性降低,菌落失衡,嚴重影響果樹根系活動。
1.4 根部病蟲害危害 金龜子、蠐螬、金針蟲、根結線蟲等地下害蟲,啃食根部皮層或危害根部組織,在害蟲較多,危害較重時,造成樹體營養不良,形成黃化現象,甚至引起植株衰弱、死亡。白絹病、根朽病、白紋羽病、紫紋羽病、冠腐病、根癌病等根部病害的發生,導致根部病變,甚至腐爛死亡,影響養分的吸收,使地上部因營養不良而發生黃化現象。
1.5 連年大量使用除草劑 絕大多數果農為了減少勞動用工,降低生產成本,連年大量使用除草劑,導致土壤板結、透氣性差,土壤污染加劇,根系生長環境變差,毛細根減少,吸收能力降低。同時,在噴施除草劑時,容易產生藥害。
1.6 澇災 多雨季節,果園不能及時排水或土壤持水量過大,果樹根系處于厭氧狀態,抑制其呼吸及活動,使根系不能正常吸收養分,而致使果樹發生黃化現象,嚴重時果樹萎蔫甚至死亡。同時,正常天氣情況下隨水下沉到土壤深處的鹽堿類物質,在果園積水時隨水返回到土壤表層,使土壤鹽堿化程度加重,影響各種養分的吸收,造成果樹黃化。
1.7 采果后修剪過重 此類情況一般發生在設施果樹園,特別是設施桃園。由于采果后重度修剪,造成樹液、養分流失嚴重,同時對根系產生一定的傷害,造成果樹嚴重黃化。
2 果樹黃化的防治措施
綜上所述,有多種原因可引起果樹黃化現象的發生,但多數為果園土肥水管理不善而引起的果樹黃化。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治療果樹黃化,首先要改變種植觀念,科學管理,找準病因,對癥治療。
2.1 果樹自身的黃化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引起的果樹黃化 將黃化的果樹帶根移出田外,進行焚燒,然后將定植穴換土后再定植。定植時一定要選擇健康的苗木。管理中還要注意蚜蟲及小綠葉蟬等刺吸式害蟲的防治,防止病害傳播蔓延。
2.2 土壤中病蟲危害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引起的果樹黃化 要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發現病株及時治療,如是根部病害的可用下列藥劑灌根:50%苯菌靈1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或100倍的藍礬溶液。操作時,先讓病根露出,并加以清洗,然后用藥劑噴根,再把藥液和土混合后掩埋。如是根部蟲害,可使用10%克線丹顆粒45~75kg/hm2或45%毒死蜱500倍液處理根部。
2.3 缺鐵引起的果樹黃化 一是通過葉面噴肥的方法進行,最好是在發芽前期噴1次高濃度的螯合態鐵肥,濃度為15%~20%,然后在生長期每隔7d噴1次,連噴3次,濃度為0.3%~0.5%。秋季落葉前噴施1次,濃度為1%,注意施用濃度應根據生產廠家和有效含量適當調整。選擇鐵肥時一定要選擇大廠名牌的螯合態鐵肥。二是將硫酸亞鐵或螯合態鐵肥與有機肥充分混合后于早春溝狀土施。
2.4 施肥不當引起的果樹黃化 應當科學施肥,秋施基肥、多施基肥,且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少施化學肥料,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施肥要在吸收根外緣進行施肥,相對分散,避免傷根太多或因肥料過于集中而發生“燒”根現象。同時應注意,每年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部位要不斷改變。另外,追肥應實行配方施肥,根據果樹各生育期生長發育的需肥規律施肥。
2.5 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引起的果樹黃化
2.5.1 果園連年生草 既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水防旱,防水土流失,降低夏季土壤溫度,改善果園微生態環境,分散、減輕部分害蟲的危害,又可減少夏季除草用工,降低生產成本。
2.5.2 果園覆蓋 利用作物秸稈、糠殼、鋸末等材料或者刈割的雜草等覆蓋在土壤表面,通過覆蓋代替土壤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抑制土壤水分的蒸發,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溫度,還可抑制雜草生長。
2.6 修剪過重引起的果樹黃化 設施果園在采果后修剪時,摒棄枝枝重剪的“推平頭”修剪方法,采用二次修剪法,能有效減輕因采果后重度修剪引起的果樹黃化現象。另外,修剪后施肥、澆水工作應在新生枝條生長至10cm左右時進行。
2.7 澇災引起的果樹黃化 陰雨季節及時清溝瀝水,降低果園中土壤含水量和田間濕度,盡量避免發生澇災。每年的5月份前后,如遇干旱天氣,及時澆水防旱,澆水防旱宜采用噴灌、滴灌、溝灌的方式進行,以小水勤灌為好,切忌大水漫灌。
農業防治是治療果樹黃化的最佳方法,選擇優良土壤建園,使用健康苗木,起壟栽培,高干稀植,科學施肥,搞好田園衛生,及時排灌,合理負載等農業生產措施,為果樹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使樹體健壯,提高果樹的抗病和抗逆性,減輕果樹各種病蟲害發生危害的幾率,生產出優質果品,提高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文國,尚曉峰,趙強.石灰性土壤果樹黃化病發生的原因及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9,65(06):90-92.
[2]王光州,韓慧韜,車金鑫.不同鐵制劑對石灰性土壤條件下獼猴桃缺鐵黃化的矯治效果[J].果樹學報,2011,28(01):61-65.
[3]熱沙來提·買買提,蘋果黃化病嚴重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0,06:28-29.
[4]劉伯衡,田麗萍,果樹缺鐵性黃化病的成因與矯治[J].石河子農學院學報,1994,12:43-48.
[5]程才,楊其斌,朵寶慶.果樹缺鐵性黃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09,09:47.
[6]曹曉艷,譚博蘇,玉芳,等.果樹黃化病的研究進展[J].北方果樹,2014(02):1-3.
[7]張婧.果樹黃葉病發病原因及防治對策[J].河北果樹,2017(06):47-4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