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文化遺產與紅色旅游資源概念的整合,界定了紅色文化遺產的內涵,梳理了紅色文化遺產的總體格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區域紅色文化傳承的方式,站在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的戰略高度,指出了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的路徑與紅色文化遺產的開發選擇。
關鍵詞:紅色文化遺產;文化旅游;開發路徑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湘南紅色歌謠在文旅融合中的創新實踐性研究”(20C1702)研究成果。
紅色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偉大的革命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志,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對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國紅色旅游的優勢以及方式
發展紅色旅游,是黨中央從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文化基礎的戰略高度出發,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紅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立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
發展紅色旅游是為了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意識和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不少紅色旅游資源所在地經濟落后,因此可以通過完善基礎設施來發展旅游經濟,從而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為地區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紅色旅游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是一種新型的主題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游線路和經典景區,人們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并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部分地區的政府還安排了紅色旅游專項資金,為紅色旅游資源所在地的交通、電力和水供應設施的完善提供支持。另一個有助于發展紅色旅游的方法是為旅游人群提供折扣,折扣可以包含交通、住宿等各個方面。
二、發展紅色旅游的意義
人們認為,發展紅色旅游是一項既能造福黨、造福國家,又能造福人民的重大工程,并且同時具有經濟、文化和政治意義。
首先,紅色旅游可以通過協調傳統文化,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紅色旅游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參觀紅色旅游地可以感受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而對年輕人來說,寓教于樂也是教育形式的進步。紅色旅游有利于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
其次,紅色文化是我國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動力。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文化,也是中國文化體系的一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尋求紅色文化與地方文化旅游的契合點,有助于經濟的發展。紅色旅游能有效地將政治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形成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
最后,發展紅色旅游對旅游業有很大的幫助。長期以來,不少旅游地區的旅游產品一直處于相對較落后的狀態,高檔旅游產品嚴重匱乏。以旅游業為核心的單一旅游產品鏈不能滿足游客的文化和精神層面的多樣化需求,而紅色旅游填補了這一空白。旅游者可以通過紅色旅游學習歷史知識、文化知識,同時陶冶情操、提高品位。
三、紅色旅游開發前的準備
(一)對市場進行評估
從客源來看,紅色旅游市場主要定位于國內。一級市場由居民和周邊地區居民組成,二級市場應該擴大到所屬省份。就游客而言,紅色旅游業應該面向那些需要學習歷史或對歷史感興趣的青少年、小學生,同時還應注意那些對紅色歷史更感興趣的老年人。保留一級市場,努力爭取二級市場的支持,贏得更多市場。
(二)旅游產品設計
在現有的成熟的旅游線路中增加紅色旅游點非常重要,使紅色旅游點成為旅游路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不同旅游主題設計路線。同時,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與協調,努力實現跨地區的行程銜接,從而極大地擴大市場。旅行社應該改革旅游產品組合,準確定位紅色旅游,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游客設計不同的旅游線路,滿足他們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紅色紀念品要精心設計,把紅色文化注入當地的手工藝品和藝術品中,使其深入人心,同時開發紅色旅游的商業價值,可以把紅色景點雕刻成玻璃器皿和貝殼物件,或制作英雄徽章,出版英雄作品等。
(三)進行有效推廣
利用紅色旅游的獨有特色,結合其他旅游形式進行推廣。一是精心準備,積極參加各類紅色旅游合作大會,大力推廣紅色旅游產品,擴大知名度。二是綜合考慮利用媒體優勢,擴大宣傳力度。三是在旅游網站上增設紅色旅游欄目,使得游客及時獲取紅色旅游信息。對于大學生市場,政府和旅游企業可以在高校網站和其他熱門網站開設紅色旅游專欄。四是舉辦旅游文化節,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大學生素質培養相結合,傳播紅色旅游形象。
旅游機構可以與旅游教育學校合作,例如,通過為旅游管理學院的學生提供免費實習基地,讓他們在大學里推廣包含紅色旅游點的旅游線路。另外,旅游企業可以與大學生社團合作,組織開展紅色旅游產品宣傳活動,例如贊助攝影比賽等,以一種有效且經濟的方式提高旅游企業和景區的知名度。
四、紅色文化遺產開發的具體方式
(一)紅綠融合發展方式
紅色文化遺產的開發也是一種旅游開發方式。我國革命老區不少都位于丘陵和山區,具有植被覆蓋率高、地貌多樣等特點,旅游資源優勢明顯,而一些紅色文化舊址本身就是風景區,有的還是我國的重點風景名勝區。
(二)紅色文化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這種方式是將地方特色歷史文化與紅色文化遺產相結合,使紅色文化遺產的發展有機地回歸到民族的人文精神上來,真正實現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些紅色文化遺產結合了古代宗族文化遺存,深受市場歡迎。這表明紅色文化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發展方式是非常可行的。
(三)紅色文化與民間文化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這種方式是指將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遺產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有些地方即便是革命根據地,但是因為沒有相關的發展環境,也就無法發展紅色旅游。因此,可將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遺產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打造不同的紅色旅游形式,以豐富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氛圍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吸引大批國內外游客。
(四)紅色表演的發展方式
革命區流傳下來了很多紅色歌曲、話劇、民謠等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有許多成功案例都可以拿來借鑒,可以豐富紅色旅游地的體驗活動形式,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
(五)旅游節的發展方式
這種方式以紅色旅游景觀為內容,以紅色旅游為主題,以紅色文化為內涵,以紅色精神為吸引點,以旅游節慶為媒介,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每一個革命紀念館都可以利用其獨特的紅色文化作為紅色旅游文化節的主題。目前,旅游文化節已在很多城市與文化舞臺完美結合。
五、區域紅色文化遺產開發的措施
要想實現區域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傳統的發展方式,通過區域合作、多元融合,探索開發措施。區域紅色文化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開發、挖掘、整合和創新、保護革命遺址、文物資源和非物質紅色文化資源。
(一)不同城市紅色文化根據地開展合作
一般來說,旅游資源的同質化非常容易導致同質化競爭,但如果經濟主體的旅游資源協同規劃可以集中資源優勢,擴大紅色文化旅游規模,紅色旅游將獲得不一樣的發展效果。以長征紅色旅游資源為例,由于途經省份很多,只有通過跨地區的聯合,才能真正形成紅色旅游區。“紅紅聯合發展”是紅色旅游發展的必由之路,區域合作開發紅色文化遺產的實踐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組合發展方式
發展區域紅色文化旅游必須追求“紅色文化旅游”和“綠色旅游”“民俗旅游”“歷史文化旅游”等的結合,合理設計旅游方式和路線,真正實現紅色文化與悠久歷史的融合,讓游客在感受革命精神的同時,置身于綠色森林之中,同時體會農業文明的精神內涵。
(三)注重紅色文化遺產傳承
在旅游資源多元整合的過程中,區域無形旅游資源的設計與紅色文化傳承是促進區域紅色文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往口頭傳承傳統的紅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應該迅速改變,增加文本記錄等多種方式,在圖像、音視頻等的基礎上,創作和正式出版真實的革命故事。
(四)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
各地政府有責任充分激發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完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為建設生態文明創造良好條件,促進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紅色旅游活動的成功運營與否也與旅游經營者理念、旅游景區的管理水平、當地居民的參與程度等密切相關。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推動紅色旅游按照總體規劃發展。
綜上所述,有關部門應重視紅色旅游的發展,采取高效策略,改進旅游環境,促進紅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紅色旅游的發展能夠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揚民族精神,使游客在參與紅色旅游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紅色革命的歷史,從而推動紅色旅游地的經濟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劉洋,蘭旭,呂少英.紅色文化資源整合與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以京津冀區域為例[J].文化產業,2020(20):80-81.
[2]王浩.提升常州城市文化品質的路徑與策略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4(11):19-22.
[3]陳立長.西北五省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4]吳智釗.區域文化遺產資源旅游開發適宜性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2011.
[5]梅海瀛.開掘紅色遺產,傳承紅色文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17):33.
[6]胡利民,黃涓.論政府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遺產旅游開發中的作用[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9):54-58.
作者簡介:
陳曼倚,碩士,湘南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