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菊 張藝瑩 支克蓉



【摘 要】本文分析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現狀,認為構建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為研究生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職責提供制度依循和導向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提出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構建應引入多元評價主體、設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并設計合理的評價組織框架確保評價機制的正常運行。
【關鍵詞】研究生導師 立德樹人 評價機制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黨中央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明確定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導師是立德樹人第一責任人,必須綜合采取強化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意識、造就高素質導師團隊、構建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等措施以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一、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意義
研究生教育處于國民教育體系的頂端,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主體和關鍵力量,不但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成為品德之師,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和使命。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強調要完善評價考核機制,“建立科學、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體系”,而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作為考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有利于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評價觀。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教育評價作為教育發展的“指揮棒”,事關教育的發展方向。在教育評價上突出立德樹人,目的是引導教育回歸根本。以往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不力等情況嚴重影響了研究生導師的立德樹人工作。目前,學界從多視角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進行了廣泛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是,關于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構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作用就是通過建立科學的考核標準、考核內容和考核方法對研究生導師教書育人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為研究生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職責提供制度依循和導向功能。
二是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質研究生導師隊伍。研究生導師與研究生是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教學環境中可以相互促進的對象性關系。以往導師在研究生的培養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偏離了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構建立德樹人評價機制,將立德樹人履職成效作為評價考核研究生導師的核心內容,為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職責建立一套科學、規范、可操作、可考核的評價激勵機制,能更好地解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工作的運轉、監管、考核和評價等問題。立德樹人評價體系,將研究生作為多元評價的一個主體,對導師立德樹人履職進行綜合評價,有利于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也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新時代應大力倡導研究生導師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高素質研究生導師隊伍。
三是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研究生教育面臨不少困難,研究生培養質量呈現下降趨勢。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生源質量、導師隊伍、培養定位和培養過程的質量控制等諸多因素,其中培養定位,即“培養什么樣的研究生”,以及培養過程的質量控制是兩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培養定位具有導向性功能,而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學術道德、學術規范和科研水平的培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對培養過程質量控制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人。新時代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提升質量為主線,加強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推動研究生教育工作進入質量時代。
二、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構建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構建要圍繞立德樹人目標進行綜合評價,引入多元評價主體以保障評價的客觀性,并設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體系。
(一)引入多元評價主體
從整體上看,考核主體是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決策者、執行者與實施者。無論是在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設定、規范、建立、執行,還是在中后期的監督、反饋等環節都需要各主體之間有效配合,減少評價指標信息來源單一、誤導以及隱瞞等情況,使評價機制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導師立德樹人的實際情況,發揮其真正的激勵作用。
(二)建立科學體系
1.評價標準
以事實為基礎,品德為主論,成果為依據,廣泛聽取專家、上級、學生的意見,堅決反對打擊報復、徇私舞弊、剽竊抄襲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2.評價內容
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內容應從教學與育人兩個維度考量。教學方面涉及所培養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以及培養條件優化三個指標。育人方面涉及指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社會責任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和導師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四個指標。
3.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主要有主體考核法、激勵評價法、獎懲考核法與社會監督法等方法(見圖1)。這四種評價方法彼此互補,組合使用可以達到理想的評價效果。主體考核法主要是以考核主體(即研究生、研究生導師、所在院系、所在院系的同事)對考核對象在個人品行、專業素質以及政治素養特別是在實踐中對所指導的研究生的影響為依據而進行考核的方法。激勵評價法與獎懲考核法則側重通過考核指標的設定,通過量化考核的方法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踐行情況進行評價,以分數為基準為立德樹人規范的執行提供最直接的動力。社會監督法則從外部對學校的考核評價機制進行反饋。
三、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運行
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建設是推動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建設,做“四有”好老師、培育“四有”青年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造就一支高素質研究生導師隊伍的迫切需要。建立以多元主體關系框架、評價體系組織框架與運行框架為一體的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是促進教書與育人相協調的有效嘗試與可行路徑,“通過導師與研究生的充分合作與互動,最終實現‘立己達人和‘成人成己的目標”。
(一)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運行邏輯
以滿足導師與學生的評價需求為主線。通過評價,一方面讓研究生導師可以理性而直觀地觀察自己被評價的過程、接收多元主體評價的結果、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提出自己的反饋意見。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明確自身作為直接的評價主體的重要性。
以明確考核對象、制訂考核計劃、實施評價、結果反饋為路線。通過在主體集合中明確所需的考核主體,制訂考核計劃來完成運行的準備工作?;谒O指標量化評價,對研究生導師在育人與教學兩個方面所彰顯的個人品格、專業能力、政治素養選取獎懲考核法、主體考核法、社會監督法或者激勵評價法進行評價。最后通過主體反饋、過程反饋以及綜合整理彌補評價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好下一次評價工作。
以多主體聯動參與為基石。為了使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具有可行性與全面性,圍繞研究生導師的多主體參與是基礎也是根本。改變傳統評價體系無法反映實際、無法科學客觀的缺點,需要擴大主體范圍,提高主體的多元化。
以便利評價與服務型評價為目標。學?;蛘邔W術委員會以得到的數據信息為依據,將不同時期各導師的評價數集成于相關部門。整合管理力量,研究簡化尋找主體以及確定評價過程的時間與資金成本,利用科學技術創新評價體系,構建便利服務型評價平臺,通過線上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
(二)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運行框架
1.多元主體關系框架
在多元主體中,導師本人、研究生以及所在院系為直接關聯主體(見圖2)。直接關聯主體以導師與研究生的關系為核心,所在院系直接負責研究生導師師德師風踐行的指導;間接關聯主體為研究生院和學校學術委員會,集中管理直接聯系主體,以及通過制訂一系列的考核辦法以推動整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的運行。直接關聯主體的職責更多的是參與評價指標體系的制訂與實施反饋,而間接關聯主體則更多地承擔外部的反饋與監督工作。
2.評價體系組織框架
評價體系組織框架主要是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等組成的構建體系。研究生導師評價體系要改變以往片面的以學術為導向的評價制度,將導師對研究生的道德品質教育,以及對研究生日常教學、學術指導和科研成果納入年度崗位考核指標體系中,實現從單一的“學術”評價機制向“學術育人”雙軌評價機制轉變。
(三)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運行流程
將主體與評價體系相結合,才能達到評價機制有效可循環運行的目的。圖3所示的評價機制的運行路徑包括明確考核對象、制訂考核計劃、評價過程以及結果反饋四個環節,每個環節的運行相互依存,整體來說要在主體明確的情況下通過制訂考核評價計劃,設定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在實現內部評價過程優化的基礎上,通過主體、實施過程的反饋,完善評價體系以實現該過程的優化以及可循環。尤其要重視研究生對導師履行職責的評價,加強對研究生導師履職的監督,營造研究生導師自覺認同立德樹人的良好氛圍,運用評價激勵手段,提高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工作的執行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8(Z1).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N].人民日報,2020-10-14(1).
[3]倪國棟,高富寧,王文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內涵、結構與測量量表開發[J].高教論壇,2019(9).
注:2019年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新時代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機制研究”(JGY2019006)
【作者簡介】許素菊(1965— ),女,漢族,湖南永興人,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藝瑩(1995— ),女,漢族,黑龍江大興安嶺人,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支克蓉(1993— ),女,漢族,湖北隨州人,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