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達 周成城 江登輝 陳凌艷 何天友 鄭郁善



收稿日期:2019-12-10
*基金項目:福建省科技重大項目(2011N5002);福建省科技重點項目(2009N0006)
第一作者:徐文達(1995- ),男,碩士生,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E-mail:2083016624@qq.com
通信作者:鄭郁善( 1960- )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與觀賞園藝。E-mail: zys1960@ 163.com
摘要:觀賞竹以優(yōu)雅的身姿和株型被城市園林廣泛利用。文章以福州西湖公園、茶亭公園、金雞山公園等11個城市公園內(nèi)栽種的觀賞竹為研究對象,調(diào)查了各公園觀賞竹的類別、種植分布和應用形式,總結出福州城市公園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觀賞竹種類,并對其應用形式進行具體分類,為各應用形式推薦最適竹種;在指出目前福州城市公園中應用觀賞竹存在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今后的改進意見和努力方向,以期為城市公園觀賞竹的應用和配置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公園,觀賞竹,應用,福州
DOI: 10.12169/zgcsly.2019.12.10.0001
Application of Ornamental Bamboo in Urban Parks of Fuzhou
Xu Wenda Zhou Chengcheng Jiang denghui Chen Lingyan He Tianyou Zheng Yushan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The ornamental bamboo is widely used in urban gardens because of its graceful posture and plant shap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ecies, planting areas and application forms of ornamental bamboo in 11 urban park such as Fuzhou West Lake Park, Tea Pavilion Park and Jinji Mountain Park in Fuzhou City, summarize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ornamental bamboo species, classifies their application forms and recommends the most appropriate species for each application form. 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weakness i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and proposes the direction and the way to improve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ornamental bamboo in urban park.
Keywords: urban park, ornamental bamboo, application, Fuzhou
竹子自古以來就被無數(shù)文人雅士所鐘愛,在當代城市綠化中亦被廣泛種植應用。中國作為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竹林生長區(qū)域面積最大的國家[1],可利用的竹子種類多,而福建又是中國竹林第一大省,竹類種植面積大、種類多,城市公園中竹類的應用也較為豐富。但是關于福州地區(qū)城市公園中的常用觀賞竹情況尚未有數(shù)據(jù)上的清晰體現(xiàn),本研究從福州11個城市公園的觀賞竹應用情況出發(fā),調(diào)查分析觀賞竹類應用的頻次,總結福州地區(qū)最常用的觀賞竹種類,并對各觀賞竹的配置情況、生長狀況進行調(diào)查,以期彌補福州公園觀賞竹應用數(shù)據(jù)缺失的情況,從而為城市公園觀賞竹的應用提供借鑒。
1 研究概況
本文在綜合考慮福州市公園分布位置、周邊情況的基礎上選擇了11個位于三環(huán)內(nèi)、可達性較高的公園進行實地調(diào)查,這11個公園分別是西湖公園、左海公園、茶亭公園、黎明湖公園、烏塔公園、金山公園、金牛山公園、金雞山公園、花海公園、國光公園和江濱公園。調(diào)查記錄了各公園內(nèi)觀賞竹的類別、種植分布以及應用形式,并拍攝相關景觀照片;后期對調(diào)查情況進行處理,總結福州城市公園中最常用的觀賞竹種類,并對其應用情況進行評價;最后提出改進建議。
2 結果與分析
2.1 福州城市公園常用觀賞竹種類及種植分布
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福州城市公園中常用竹類植物種類共19種(表1),其中大部分為叢生竹,應用最多的2個品種為茶稈竹和黃金間碧玉竹(表2),種群最大的是黃金間碧玉竹和早園竹。竹類植物應用最多的公園是金山公園,其應用的竹類有10種;黎明湖公園、江濱公園等公園竹類應用較少,僅1~2種;花海公園甚至沒有一種竹類應用。
2.2 竹類植物的應用形式
調(diào)查情況顯示,福州城市公園竹子共有10種應用形式(表3),其中單獨成叢形式應用最為普遍,竹籬、竹和墻的搭配應用次之。根據(jù)各應用形式為其推薦了最適竹種(表4),其中叢生竹最適合單獨成叢、與石和與水搭配種植,散生竹和混生竹適合用作竹籬、竹徑、與墻搭配、與窗搭配和種植箱種植。
1) 竹與墻。竹與墻的搭配自古以來就被廣泛應用,白墻修竹,在中國園林中有“粉墻竹影”的佳號。粉墻竹影指將竹類植物栽植在白粉墻前組合成景的藝術手法,可增加園林空間的層次感,常用于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中[2]。利用竹影白墻不僅營造了意境,也減少了墻體的幾分生硬感,淡雅而又富有文人氣息。此外,植物與建筑角隅的結合往往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無毛翠竹這種低矮、線條柔和的竹類種植在建筑角隅可弱化建筑生硬的線條,同時為枯燥的角落添加一抹綠意和生機,減少墻角的單調(diào)和滯澀,增添層次感。
2) 竹籬。竹籬應用歷史久遠,在中國古典園林中頗為常見。竹籬是常綠綠籬的一種,指利用竹類植物設計成規(guī)則式的屏障,具有設計簡單、管理方便、容易成型等優(yōu)點,并能與其他風景園林要素相協(xié)調(diào),具有軟化建筑線角、豐富景觀、組織和分隔空間的作用[3]。
3) 竹與石。山石一般象征“正直、忠貞、明朗、剛健”,竹子象征“清高、有節(jié)、堅貞”,竹與石搭配種植,既保持了空間的靈動,又能夠創(chuàng)造豐富的意境,增添園林的觀賞價值,石的剛毅和竹的堅韌相得益彰。在景觀園林中竹石搭配,可以營造富有代表性的竹石小景[4],如西湖公園的竹石小品,以枝葉繁密的叢生竹和小型假山石搭配,既豐富了公園景觀,又創(chuàng)造了別樣的意趣。
4) 竹徑?!爸駨酵ㄓ摹笔侵袊诺鋱@林造園的常用手法,竹子四季常青、修長挺拔,種植于園中小徑兩側,可以營造“綠竹入幽境,青蘿拂行衣”的幽靜飄逸和“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深邃曲折意境。竹徑通幽是一種別具風格的竹林景觀,重點在“幽”,而中國園林講究自然含蓄,因此做竹徑的園路宜曲不宜直,宜窄不宜寬,直、寬則缺乏含蓄之美,曲、窄可致意境深遠空間有無限之感[5]。
5) 竹與窗?!秷@冶》對移竹當窗有精辟論述 “移竹當窗,分梨為院,溶溶月色,瑟瑟風聲;靜攏一榻琴書,動涵半輪秋水,清氣覺來幾席,凡塵頓遠襟懷”[6]。倘若連續(xù)設置若干窗口,游人通過一系列窗口欣賞窗外竹景,隨著視點的移動,竹景時隱時現(xiàn)、忽明忽暗,同時畫面亦呈現(xiàn)一定的連續(xù)性,具有明顯的韻律節(jié)奏感[7]。如茶亭公園具有代表性的幾何形窗,透過白窗窺得綠竹幾竿,光影斑駁,富有層次、意趣和聲境美。
6) 竹與水。竹子臨水而植,微風拂過,綠竹輕搖,竹葉瑟瑟伴隨水聲潺潺,水面偶有波紋蕩漾,不僅從視覺上和聽覺上使人賞心悅目,動靜結合更給人無限遐想,無論從寫實還是寫意方面都充分表現(xiàn)了東方園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征,這種細膩的造園手法對現(xiàn)代造園具有深遠的影響[8]。臨水植竹,不僅可以表達“水可凈身,竹可凈心”的境界,而且水中竹影亦是富有韻味的園林景觀[9]。
7) 竹與種植箱。種植箱種植是指在具有蓄水、過濾等功能的模塊化可移動式特定容器中種植植物的一種種植方法[10]。植物種植箱單體規(guī)格一致、組合簡易,可以種植地被植物、大灌木或小喬木等不同規(guī)格的植物[11]。竹子種植于種植箱中相當于一個簡版的盆栽,取小竹幾竿,盡顯枝條伸展,便于移動,無需維護,箱體對竹子鞭根的蔓延能起到有效的阻隔,可放置于硬質(zhì)鋪裝地面上,不失為一種經(jīng)濟型的小型景觀。
8) 單獨成叢。叢生竹無論體量大小、色彩如何,1個或3~5個的竹叢總能湊出不一樣的風景意趣,或飄逸或幽雅,盡顯竹子獨特的風姿韻味。有些枝葉細密的竹類也可以進行修剪造型[12],并達到較好的景觀效果。
3 觀賞竹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1 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 種類單一。福建省作為中國竹類資源最豐富的省份,福州市公園中觀賞竹的應用種類卻不足20種,甚至有些公園只應用了1~2種,只有茶稈竹和黃金間碧玉竹應用較為頻繁,難以體現(xiàn)福建省的竹種資源優(yōu)勢及竹種的多樣性。雖然福建國家森林公園有竹類專類園存在,但是公園中觀賞竹類的種植應當更加豐富,且更具特色。
2) 管理粗放。由于竹子本身就是管理相對簡單的植物,加上公園管理人員對竹類植物認知不足,對公園中竹類植物的養(yǎng)護尚停留在除草、澆水上,放任生長導致竹枝間滿是枯落物;公園內(nèi)防鞭根蔓延設計的缺失導致竹鞭四處蔓延,生長雜亂無章,如西湖公園管理不當導致枯死竹籬未能得到及時清理。
3) 植物標識設計不足。植物標識系統(tǒng)是否完善直接影響人們對植物的認知狀況[13]。就目前福州公園的調(diào)查情況來看,竹類植物標識系統(tǒng)的設計嚴重缺失,僅在茶亭公園中發(fā)現(xiàn)寥寥一兩個竹類植物二維碼標識牌,該情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們對竹類植物的認知。
3.2 建議
1) 增加應用品種。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大部分竹類植物都可引種栽培[14]。福州城市公園中應當增加觀賞竹的種類,同時增加公園中竹類植物的種植面積和應用形式,在推廣種植當?shù)刂穹N資源的同時可以引進一批觀賞價值較高、較具特色的觀賞竹,如羅漢竹、垂柳竹、銀絲竹等,增加公園中竹種的多樣性。
2) 加強管理。對于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竹子生長雜亂、竹枝間枯枝堆積、枯死等情況,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管理維護,如建立防竹鞭根蔓延系統(tǒng),或及時修剪維護等。另外,公園管理中心對公園管理人員應進行一定的竹類專業(yè)知識培訓,以期提升竹類景觀的打造能力和水平[15]。
3) 改進標識系統(tǒng)。公園竹類觀賞植物標識系統(tǒng)的建立不僅可以滿足公園受眾的求知欲,更能改變竹類植物種類繁多難以辨識的現(xiàn)象。在改進標識系統(tǒng)時應注意標識牌數(shù)量、高度以及不同形式的設置,以及與竹類景觀的結合。
總體而言,福州城市公園觀賞竹應用情況良莠不齊,整體應用水平仍需提升,觀賞竹類高水平、高質(zhì)量的應用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李世東,顏容.中國竹文化淺析[J].生態(tài)文化,2005(6):41-45.
[2]張伏虎.竹在園林設計中的審美效應[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8):4648-4649,4670.
[3]王強.竹類植物專類園規(guī)劃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
[4]孫思策.竹石小品在園林中的營造手法初探[J].大眾文藝,2018(22):144.
[5]莊裕根.竹類植物造景的原則與方法[J].世界竹藤通訊,2008(1):43-47.
[6]朱曉霞.園林中的聲境美[J].園林,2007(4):12-13.
[7]王悠悠.江南古典園林中竹景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18.
[8]臧澄澄.淺析園林造景中竹與水的結合[J].世界竹藤通訊,2015,13(4):37-39.
[9]唐琳茜.竹專類園景觀設計研究[D].長沙: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
[10]柯思征,周昱,張昆,等.容器種植在花園式種植屋面中的應用[J].中國建筑防水,2014(7):24-26.
[11]崔雅芳,張雨辰,蘇治維.組合式植物種植箱在動物園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9(6):121-122.
[12]唐繼臣.園林植物的整形修剪與造型[J].現(xiàn)代園藝,2011(19):31.
[13]徐冰心.大學校園植物標識牌設計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9.
[14]林益明.福建漳州竹類資源分布與開發(fā)利用[J].亞熱帶植物通訊,1999(2):15-19.
[15]朱彩霞.竹類植物在深圳城市公園中的應用[J].熱帶林業(yè),2018,46(2):52-55,58.